鼠年「犯太歲」怎麼辦?不去廟裡祈福,這樣做也能趨吉避凶

文匯網 發佈 2020-01-25T17:51:40+00:00

農曆春節來臨,不少地方的人們都習慣在新年期間,到供奉太歲爺的廟裡,向當年值年太歲祈福求平安,也會向去年的太歲爺,行答謝的祭拜儀式。

農曆春節來臨,不少地方的人們都習慣在新年期間,到供奉太歲爺的廟裡,向當年值年太歲祈福求平安,也會向去年的太歲爺,行答謝的祭拜儀式。

向太歲祈福叫拜太歲(還有壓太歲與供太歲),向太歲行答謝禮叫謝太歲。有些人認為,謝太歲應該在冬至進行,其實如今大多在正月新年的時候才謝。這是因為不理解古時冬至是過年,而現今正月才是過年的原因。

太歲者,是古時候人們信奉的一年裡權力最大的神明,得到玉皇大帝的授權,掌管一年的人間禍福,被尊稱為年中天子。太歲共有60位,庚子鼠年太歲叫虞超大將軍,也叫盧秘大將軍。

太歲的值班期,以一年為限,一年以後,必須交棒給下一年的太歲。因此求福都得在年與年交替的時候進行。就是說,如果冬至是過年,拜太歲與謝太歲就得在冬至進行;如果正月初一才是新年,拜太歲與謝太歲就得在正月進行,而不必把謝太歲提早在冬至進行。

一般來說,必須先向去年的太歲行答謝禮(謝太歲),然後再向今年的太歲祈福求平安(拜太歲)。一些海外地區的華人也相信,捐血、驗血或洗牙皆是能讓個人「主動出血」的行為,能趨吉避凶,預先化解不妥的事情。

今年為了防控疫情,保障信教群眾和場所教職人員的身體健康,不少宗教場所都暫停對外開放。

其實犯太歲或暗犯太歲的人士,除了前往廟宇拜太歲,平時多做善事,也能預先化解。

無論如何,新年都是喜氣洋洋的,祝福大家鼠年吉祥如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