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憑什麼把網易做起來的

東郊學堂 發佈 2019-12-30T15:52:21+00:00

但從投資的角度,如果只看這些評論,很難想像丁磊是怎麼將網易做成一家市值人民幣2000多億、每年利潤幾十億的企業。後來SP這波潮水褪去的時候,就可以看到 Tom.com和新浪等仍在裸泳,而網易早已上岸。

最近關於被網易與一離職員工糾紛的新聞和討論刷屏。對於網易和丁磊,我沒有義務和興趣去為他辯護。但從投資的角度,如果只看這些評論,很難想像丁磊是怎麼將網易做成一家市值人民幣2000多億、每年利潤幾十億的企業。

是的,網上關於丁磊的段子,絕大部分都是真的。陌陌IPO前夕遭遇網易阻礙時,和我關係很近的幾個人,對於丁磊的評價,我也完全贊同。在我看來,這些的確是事實,是事實的一部分,反映了丁磊的一些個性、缺點。

幾年前,一位經常聽我們調侃丁磊的朋友,問我,「按你們這麼說,丁磊憑什麼把網易做起來的?」 我說了幾個外面很少流傳的段子。

上網有些年頭的網民,估計對SP簡訊業務還有印象。10幾年前的SP產業,可以說挽救了中國網際網路產業,也直接幫網易實現盈利。無線事業部也一度成為網易人數最多大部門。但是在2003年,該業務仍然如火如荼的時候,我親耳聽他說,「SP一靠坑蒙拐騙,二靠移動公司割肉,做不長久。」 後來SP這波潮水褪去的時候,就可以看到 Tom.com和新浪(收購迅龍)等仍在裸泳,而網易早已上岸。

簡訊SP之後,有一段時間網絡聲訊業務也很火。一次會議,丁磊問,「你們知道為什麼網易和搜狐的聲訊業務都這麼差嗎?」 大家以為他要批評這個業務部門。他卻自己回答說:「有一次我去矽谷,和張朝陽同一架飛機。我們討論聲訊業務,我說,上面都是咿咿呀呀的內容,這業務怎麼能做長久啊。」 他認為,搜狐這業務沒做大,也是受他的影響。

丁磊對那些鏈條複雜或者7寸捏在別人手裡的業務都不太感興趣。比如廣告業務,他老是抱怨,為什麼要養那麼多業務員?為什麼還要給會扣?別人來我這刊登廣告,難道不是因為我這裡效果好,給他們帶去了收入嗎?為什麼求著他們啊?

當年手機還在WAP上網的時期,何小鵬找丁磊,說要做一個手機上網的瀏覽器,丁磊認為這些業務都是移動公司的魚肉,沒有前途,拒絕投資,但仍然借了50萬給小鵬創業,還將當時我所在部門的辦公室,讓出一個角落給他。後來何小鵬業務有點起色,獲得其機構投資後,問丁磊是否願意將50萬轉作股份,丁磊堅持拿回現金。再後來,何小鵬的業務幾十億美元賣給了阿里巴巴。那業務叫UCWeb。(部分細節和數字,可能不準確。)

所以,丁磊最喜歡的業務就是,直接面對用戶收費、可低成本大規模複製、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虛擬服務,比如遊戲、郵箱、空間等。網際網路企業「來不及考慮怎麼賺錢」的時代,丁磊已經開始為「網路遊戲是網際網路的常青樹」而行動,即便2001年遭遇網際網路寒冬以及網易被納斯達克停牌、再遭遇摘牌危機的時候,他仍然對網路遊戲痴心不改。但那個年代,56K的貓撥號上網,都還是個奢侈品。也是那個年代,開始買入網易。

丁磊雖然高屋建瓴地理解到網路遊戲的重要性,但是丁磊既不親自寫代碼,也不會畫圖。幫他執行策略的人,叫詹鍾暉(叮噹),也是網易曾經的COO。叮噹在2011年帶領一幫遊戲的骨幹離職後,大家都擔心網易何去何從,我自此也並不再持有網易的股票。匪夷所思是,網易的遊戲業務似乎沒受任何影響,還成就了《倩女幽魂》等新遊戲。所以,你不得不相信,有一些東西,是通過丁磊本身傳承的。

從結果上來看,網易遊戲的壽命在業界是最長的,背後主要依靠玩法的持續更新,以及遊戲平衡性的維持。遊戲的平衡性,與經營策略息息相關。簡單說,如果團隊對短期目標追求過多的話,那麼就有動力加大遊戲的促銷,讓短期業績數字好看(自己提成也多),但是很快會透支遊戲的壽命。丁磊經常被批「一股獨大」,但往好的方面理解就是,他的確很用心地把網易當做自己的百年家業來經營,而這些理念又能灌輸到產品上。

網上一些段子,描述丁磊如何不懂分級管理,經常直接越過部門主管,指揮程式設計師幹活。這也是他的一個問題。在丁磊看來,所謂的管理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只有具體幹活的人,才貢獻價值。但這樣的文化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埋頭幹活的人,時常能被丁磊委以重任。因此,直接向丁磊匯報的人很多(這些人同時還得向自己的主管匯報),所以,一些主管離職,對業務的影響不大。

但是丁磊對於離職甚至還帶走一幫程式設計師的人,還是心存怨恨的。一些員工因為入職時間早,通過兌現期權獲得優厚的收入,在丁磊看來,某些人的能力是無法與其回報所匹配。即便是這些人辭職,可能也令他費解,你能力平庸,拿這麼好的待遇,還背叛我們?

可相對於某公司通過權力機關將無辜的前員工關押200多天,我印象中,丁磊在證據確鑿、對方承認錯誤的前提下,兩次放過了涉嫌犯罪的前員工(應該也有其他人的勸阻)。一次是某遊戲市場負責人,通過自己親戚註冊外部關聯公司,成為市場採購的供應商,從而輸送利益;另外一次是某銷售負責人,將公司的一塊資源,直接劃給了自己的關聯公司去經營。

丁磊和其他企業家一樣,如果要羅列其優點和缺點,都能分別寫幾頁。我們研究一家企業,以及企業背後的人,需要清楚哪些缺點是致命,哪些優點能成為核心競爭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