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何能駕馭很多比自己厲害的人?

靜說歷史 發佈 2020-03-05T15:30:56+00:00

1、沛縣窮哥們集團秦二世胡亥元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劉邦身邊的哥們集團有蕭何、曹參,偏偏當時沛縣的縣令是個忠於上級的榆木疙瘩,他對秦朝特別忠誠,一看還有人造反,就將蕭何、曹參和他們的家人扔進大獄,幸虧劉邦是個痞子,從不按規矩辦事,直接找人殺了縣令,把鐵哥們從大獄裡救了出來。

韓信曾經評價劉邦"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言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那麼劉邦為何能駕馭很多比自己厲害的人呢?

人要想成大事,靠的不是能力,而是野心;靠的不是小聰明,而是大智慧。劉邦之所以能駕馭韓信、張良、蕭何這樣的人,至少在野心和智慧兩方面,他們肯定是不如劉邦的。

劉邦雖然文不能書,武不能戰,聰明比不過張良,勇敢不如韓信,但他有城府啊!他狡猾啊!他能在該大方的時候大方,在該斷舍離的時候比誰都狠心,該裝糊塗的時候他絕不逞聰明,該逃跑保命的時候,又絕對不會逞匹夫之勇,這些就是劉邦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1、沛縣窮哥們集團

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劉邦身邊的哥們集團有蕭何、曹參,偏偏當時沛縣的縣令是個忠於上級的榆木疙瘩,他對秦朝特別忠誠,一看還有人造反,就將蕭何、曹參和他們的家人扔進大獄,幸虧劉邦是個痞子,從不按規矩辦事,直接找人殺了縣令,把鐵哥們從大獄裡救了出來。於是沛縣就完成了權力重組,劉邦成了小集團的領導。

2、不擇手段招攬人才,能忍辱

識人,是劉邦是一種能力,這體現了劉邦的高情商。

劉邦在沛縣成立自己的班底之後,漸漸的做大做強,他以豐邑為據點,人數發展到三千左右,但後來卻遭到雍齒的反叛,又變成光杆司令了。不過劉邦能高能低,這也是他的一個優點。

劉邦苦苦要求張良留下,張良本打算投奔景駒,看到劉邦對他這麼熱情,決定先留下看看,但心思不定,張良也有野心,但他的野心是輔佐明君的野心,跟劉邦直接想自立門戶不一樣。

張良是儒家的書讀太多了,而劉邦不讀書,不讀書就不會被道義所拘束,所以劉邦比張良、韓信他們更無恥、更沒底線。

張良開始離開劉邦投奔項梁,當時劉邦暗戳戳籠絡人才,手下有酈食其、灌嬰、酈商等人才,隊伍也擴大到好幾萬人。項梁在這個時候死了,張良又回頭找劉邦,覺得劉邦有出息了。

後來項羽又把劉邦調到窮山惡水的巴蜀,張良一看這不對啊,劉邦落魄了,還沒文化,還是換老闆吧,於是又投奔了韓王成。

好景不長韓王成又掛了,巴蜀劉邦卻通過短時間的運作,人員又狀態起來,還滅了項羽分封的三個諸侯王。此時張良又回到劉邦身邊,劉邦再一次接納了他,沒有記仇。

劉邦不記仇嗎?不是,是他知道自己形式不如人,他深諳人性。此時他除了忍辱,別無選擇。而張良也被他的愛才的誠意所打動,「士為知己者死」讀書人都信這一套,這也是劉邦善於籠絡人心的證明。

3、出手大方,深諳人性

人性就是利益,要想別人對你忠誠,知遇之恩只能騙騙張良、陳平等飽讀詩書的人,你要想騙韓信這種,具有投機倒把心理的市井小人,恐怕很難。當然英布、彭越之流更是唯利是圖,樊噲還好些,他是江湖義氣,但也需要給錢,否則人家憑啥跟你玩?

劉邦要地給地,要錢給錢,要王…封韓信為齊王,但是他很不高興,這也為韓信被殺埋下了悲劇的伏筆,你還想當齊王,你還想當皇帝呢?你咋不上天呢?

但是在大局未定之際,劉邦能滿足每一個人的利益要求,而且未曾開口,劉邦就已經把錢和地準備好了,他的手下如何能不死心塌地,誓死效忠呢?項羽失敗在他實在太摳,不如劉邦大方。先給出去,再收回來,這才是劉邦真正的城府所在。

至於劉邦說的那句話——"夫運籌策帷帳之中,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他是半真半假,是自謙,自我貶低,他真的不如嗎?恐怕是籠絡人心,巧舌如簧的口蜜腹劍罷了,能夠坐到皇帝之位,絕非一般人,他的聰明一定超過張良韓信和蕭何他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