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谷歌之後,臉書也敲響了人臉識別警鐘!網友:國內大廠呢

tonews 發佈 2020-02-09T22:09:02+00:00

對此,除了Facebook外,國外一些科技巨頭們紛紛採取了相應措施,比如去年微軟悄然刪除MSCeleb人臉識別資料庫,微軟稱該資料庫是全球最大的公開人臉識別資料庫。

據媒體報導,Facebook已向人工智慧創業公司Clearview AI發送停止和終止函,要求其停止為執法目的而使用用戶圖像來識別其身份。Clearview AI從網際網路上收集數十億張照片,為600多個警察局的身份識別系統提供便利。

Facebook發言人稱:「抓取人們的信息違反了我們的政策,所以要求Clearview停止訪問或使用來自Facebook的信息。」

近年來,人工智慧的發展面臨著諸多爭議。世界上不少國家的科技公司都對這一新興技術抱以謹慎態度,原因是人工智慧對人類隱私危害極大。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網絡上有關人工智慧、人臉識別遭濫用的消息。

對此,除了Facebook外,國外一些科技巨頭們紛紛採取了相應措施,比如去年微軟悄然刪除MS Celeb人臉識別資料庫,微軟稱該資料庫是全球最大的公開人臉識別資料庫。該資料庫於2016年公開,含有約10萬人的1000萬張照片,這些照片未獲得本人許可。還有此前歐盟打算在未來3-5年禁止在公共場所使用人臉識別技術,面對這個近似「一刀切」式的嚴厲監管政策,世界科技巨頭之一谷歌也選擇了支持。

反觀國內,人臉識別遍地開花。國內商湯科技、曠視科技等都是這一行業的新興獨角獸企業。科技大廠們對人工智慧、人臉識別也非常熱衷。比如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全面上線了刷臉支付服務。另一支付巨頭微信也開始布局刷臉支付市場。此外,人臉識別可以說是貫穿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蜂巢快遞刷臉取件、鐵路購票乘車人臉識別、酒店入住也要人臉認證。

不可否認,人臉識別給大眾帶來了便捷。但許多場景的人臉識別設備沒有提供隱私政策或用戶協議,公眾無法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使用。這就導致我國在AI科技上兩極分化,一方面技術遙遙領先,一方面竊取隱私事件數量也是遙遙領先。各大公司仿佛已經要把人臉識別作為一個新的網際網路流量入口模式去經營了,但搶占入口就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濫用,公眾的隱私就自然而然受到侵犯。

有網友稱:低人權優勢必然使得我國AI科技遙領先於全世界。話太過絕對,當前主要問題是,人工智慧技術在發展,相應的法律法規卻來不及制定以約束。所以才會導致遍地開花與到處濫用的現象同時發生。你覺得呢?

註:本文由今日商訊獨家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引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