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前1天,高校通知變成自願返校。學生:太折騰人了!

無憂文案 發佈 2020-05-06T00:20:10+00:00

五一節後,全國有9個省份高校將陸續開學,未來一段時間將會迎來學生返校的高潮。很多同學都表示看不懂,為了返校這件事高校還打起了太極,反正我是通知到了,就看你們自己是怎麼理解了。

五一節後,全國有9個省份高校將陸續開學,未來一段時間將會迎來學生返校的高潮。不過,一些高校返校政策的朝令夕改讓很多學生措手不及。近日,浙江工商大學的返校通知就引發了同學們的熱烈討論。在預定的5月6日返校的前一天下午,浙江工商大學教務處突然發布通知:若無強烈需求返校的同學可以請假在家完成本學期全部學業內容,本學期期末考試將統一安排在下學期進行,學生不返校也不會造成任何不良影響。本來很多同學都已經在返校的路上了,聽到這個消息,學生們一片譁然。

很多同學尤其是外省的同學都表達了對如此變動的不滿,前幾天高校還要求所有學生必須按時返校。同學們都早早做好了準備,很多人都提前將行李、快遞寄到了學校。結果就在返校前一天,高校通知口吻就變了。甚至還有同學已經到了學校才知道自願返校這回事,如果是自願返校為何不早點通知,外省的同學來回車票費也是一大筆錢啊。

當然,高校學生返校安排的混亂還不止這一點,甚至不同學院的返校政策也不一樣。5月5日下午,有部分學院單獨發了通知:未返校學生可自願返校。而其餘學院的同學並沒有接到通知,就紛紛諮詢輔導員,輔導員也被折騰的手忙腳亂。很多同學都調侃,浙江工商大學直接改名浙江聯邦大學得了,不同學院政策都不一樣,真是隔院如隔校。不同學院的通知都不同,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同學們的疑惑,學校到底要不要求學生強制返校?高校的教務處發布的通知中,對學生返校這件事也是避重就輕。沒有提到「自願返校」這個字眼,而是改成了「無強烈返校意願的同學可以請假」。這句話到底怎麼理解?很多同學都表示看不懂,為了返校這件事高校還打起了太極,反正我是通知到了,就看你們自己是怎麼理解了。學生們對此事紛紛向輔導員諮詢,輔導員的回答就清晰多了:

請假肯定批,這不就是自願返校嗎?為什麼高校連這個都不敢說清楚呢?學生返校人數太多高校也有壓力,這也可以理解。但返校政策的朝令夕改確實讓很多同學難以接受,尤其是那些外省的同學,如果能提前明確可自願返校,不少同學可能就不用這麼折騰了。既然已經明確了本學期全部在線教學,圖書館、自習室等公共資源都無法使用,讓學生們回去在宿舍上網課也沒什麼意義。而且,學生回校之後還是封閉式管理,吃飯、洗澡都受約束,遠不如在家上課自由。當然,上學期有掛科的同學最好還是要返校的,不然無法參加補考。

對於浙江工商大學的這種操作,很多同學都表示太折騰人了。第一,高校官方沒有一個統一的信息發布渠道,甚至各個學院都可以單獨發通知,通知內容甚至還不一樣,這非常容易引發學生誤解。第二,不管是強制返校還是自願返校都應該在通知中明確,而不是讓學生們去做閱讀理解。第三,高校在返校政策方面最好不要這樣朝令夕改,給外省返校的同學一定的時間,返校前一天給通知真的是太倉促了。很多同學都已經坐上回校的飛機了,才知道自願返校這回事。其實,大家最反感的其實並不是通知的內容,而且高校在返校政策上前後矛盾的態度。

​學生返校是一件大事,高校重視是應該的。但在制定政策之前,確實要做好充分的調研,尤其是學生的返校意願情況。即便是確實要學生強制返校也沒有問題,將校內的防疫安全工作都做好;如果是自願返校,最好提前一段時間通知,給外省的同學留出一段時間,而不是提前幾個小時才通知。最關鍵的一點:高校需要一個官方的發聲平台,讓學生能清晰理解關鍵內容。不同學院返校要求都不一樣,這在高校中還真的很少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