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產業新路子——山西百媚嬌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開拓紅棗產業新方向

興縣新聞網 發佈 2020-05-27T11:45:55+00:00

近些年,興縣的紅棗產業受到巨大衝擊,紅棗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列,為了保護好紅棗產業,興縣從政府到企業都在絞盡腦汁、千方百計思考和探索新路徑。

近些年,興縣的紅棗產業受到巨大衝擊,紅棗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列,為了保護好紅棗產業,興縣從政府到企業都在絞盡腦汁、千方百計思考和探索新路徑。位於興縣紅棗產業重鎮高家村鎮呂家灣村的山西百媚嬌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經過大量的探索與實踐,在紅棗飼料方面開拓出了新路子。

創新經營機制,優化發展模式

公司以現代企業制度為平台,創新經營機制,採用「公司+合
作社+農戶」的模式。通過回收爛在地里的殘次紅棗,利用菌酶協
同發酵技術,將殘次紅棗加工成優質飼料資源,替代玉米比例可
達到20-30%,使殘次紅棗變廢為寶。實現了農民增收與企業增效的有機結合,貧困農戶和企業的利益連結機制更加緊密,帶動了農戶種植的紅棗積極性,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該模式得到了農戶的一致認可。

回收農民的棗

發展訂單農業、增加農民收入


針對農戶紅棗銷售難的情況,公司創新發展思路,在全縣盛
產紅棗的羅峪口、瓦塘等6個鄉鎮,設立6個定點收購點,與農
戶簽訂紅棗、玉米等原料種植合同,高於市場價0. 05元的價格包銷殘次紅棗、玉米1500萬斤。2020年發展訂單20000餘畝,涉及農戶962戶,其中貧困650戶,戶均收入可達3000餘元。這樣既保證了紅棗產業的有序發展,又實現了農民穩步增收。

安排勞動力就業,增加貧困戶

公司在發展壯大的同時,積極為企業所在地農民提供生產、
收購、銷售就業崗位。2020年安排勞動力21人就業,其中貧困勞動力6人,每人年平均收入可達45000元。
推廣土地流轉經營模式,帶動農戶增收

針對我縣農村老弱病殘農戶無力管理自家棗樹,又不想放棄
的現狀,公司紅棗林地流轉,自建紅棗種植基地,在保證原料的
同時,增加農民收入。目前,已流轉紅棗林地1000畝,涉及農戶650戶,戶均收入可達2000元,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互惠雙贏。

「當初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紅棗中的營養豐富,把賣不出去的殘次紅棗加工成飼料,在不失營養的同時,又減低了原料成本,沒想到,這一試就發現這條路子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山西百媚嬌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趙雅欣說到。

現在其紅棗飼料已打進中陽、離石、柳林、孝義、東勝等地市場,深受廣大養殖戶的歡迎。在2019年銷售紅棗飼料500餘噸,銷售收入達200餘萬元,今年第一季度銷售紅棗飼料1000餘噸,銷售收入達400餘萬元,實現了開門紅。並且其接下來打算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創新經營方式,擴大經營範圍,在發展紅棗飼料加工的基礎上,公司自建畜禽養殖示範基地,使用自產紅棗飼料餵養,生產健康綠色肉蛋奶,建立產品可追湖體系,擴大市場影響力。

專業化的實驗室

紅棗飼料餵養出的雞蛋


其次與山西農科院畜牧研究所合作,加大紅棗的研發力度,推出紅棗飼料系列產品,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充分挖掘紅棗飼料的優勢,不斷提升紅棗飼料品質,逐步向精細化、多元化、品牌化、專業化發展。


圖文:韓浪

來源:興縣新聞網

編輯:馬志偉

責編:馬志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