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黑天鵝,馬雲劉強東物流之爭勝負已分?

東哥解讀電商 發佈 2020-02-04T09:55:55+00:00

先來看一組數據,春節期間,京東超市相關品類供應充足,糧油成交額同比增長15倍,其中食用油成交額同比增長556%,米麵雜糧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20倍,方便速食類成交額同比超10倍,牛奶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300%,飲用水成交額同比增長200%。

文| 張奡、李偉龍

來源| Dolphin海豚智庫(ID:haitunzhiku )


初一搶口罩,初二搶大米,初三搶酒精,初四搶護目鏡,初五搶紫外線燈,初六搶手套,初七搶雙黃連。這不是一個段子,而是一部分人春節線上搶購的真實寫照。

馬雲曾說,京東將來會成為悲劇,中國十年之後,每天將有3億個包裹,你得聘請100萬人,那100萬人就搞死你了,你再管試試?

京東的員工數已經達到了18萬人之多,但從2020年疫情籠罩下的這個春節來看,京東不僅沒死在物流,反而妥妥贏在物流,京東物流估值預期將達到300億美金。同樣在春節受益的還有每日優鮮,蘇寧家樂福等。他們的特點都很明顯,自有供應鏈和物流。

京東快遞小哥露臉新聞聯播

► 疫情期間自營和自建供應鏈物流的價值

這次春節期間,什麼電商公司最有競爭力?答案就是那些自營且自建供應鏈物流的。因為疫情期間,人們需要儘量減少出門,自有供應鏈物流倉儲的電商公司競爭優勢充分體現出來。

先來看一組數據,春節期間,京東超市相關品類供應充足,糧油成交額同比增長15倍,其中食用油成交額同比增長556%,米麵雜糧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20倍,方便速食類成交額同比超10倍,牛奶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300%,飲用水成交額同比增長200%。這是如何做到的?

據了解,京東物流可在全國300個城市,上千個核心區縣下單收貨。京東快遞仍將在全國近150個城市持續開展攬收及派件。其中京東物流還通過大數據預測和分析,儲備了近8億件商品,包含生鮮食品、春節禮品、日用百貨、家電3C等等。購買京東自營商品的消費者,大年初一上午下單,下午就能收貨。最重要的是下沉到了縣級市場。

春節期間,誰都不敢輕易出門,快遞公司還都停業了,尤其是縣城,本來送貨就不方便,這時候有個能當日達、次日達的,甚至能送到縣城的快遞公司對百姓來說,簡直就是猴子請來的救兵。

我們回顧多年前馬雲說的那番話,「沒有一家公司能夠管理100萬快遞員」,可以看出馬雲確實說的有道理。

為什麼馬雲說京東這種物流方式會弄死自己?

1. 不擴張,成本太高,必死;擴張了,人員規模太大,管理風險。

2. 資金被用於搭建物流供應鏈,資金無法高效周轉。

但是有道理歸有道理,不等於所有人都適用。如果京東聽了並採用,也就沒有今天的京東了。

為什麼?首先阿里擅長做什麼?整合!阿里的絕大部分業務都是平台化的,商家數量龐大且分散,又有自主選擇物流服務的權利,所以自建物流費力不討好。不如做個物流整合系統「菜鳥」。除了電商,阿里的護城河優勢有什麼?支付寶。當年支付寶的占有率和便捷性也是阿里其護城河之一,現在叫做螞蟻金服了。

與如此強大的競爭對手正面剛是沒有勝算的,唯有走差異化路線。京東60%的產品都是自營,所以除了電商賣貨,京東的優勢還有什麼?那就是服務,送貨速度是服務體驗的重要一環,京東自營的當日達、次日達就是護城河,競爭力。而這些競爭優勢就需要自建物流得到。

所以當年劉強東做物流供應鏈,就是京東由弱轉強的關鍵節點。當時很多看衰的人認為快遞的成本壓力太大了,那是腦袋太軸了,只看花錢,不看賺錢。多餘的運力是可以用來給社會服務的。亞馬遜的AWS本來也是自用,後來提供給其他企業一起使用,才有了亞馬遜的盈利,京東物流難道不懂開放給其他企業用嗎?事實證明京東是懂的,京東物流獨立後,也開放了,而且效果顯著。京東物流開放兩年多來,外部收入翻了8倍以上,總體占比已近40%。

現在京東不僅做電商,本身還是一個超強的物流公司,京東物流也拿出來單獨上市了,最新消息稱京東物流將預計2020年下半年上市,估值預期達到300億美金。這就是協同競爭的優勢。

根據京東物流官方信息,截止至1月28日晚間,京東宣布捐贈的100萬隻口罩已經全部送到災區。另外,京東物流還承擔著近400多家機構的捐贈運輸要求,累計運行物資已近70噸。可以說,京東物流為武漢疫情做出了突出貢獻。

所以說馬雲自己當年不做,是因為有優勢做整合,放話出來嚇跑了一眾人,這不禁讓人想起了局座的戰略忽悠局,能唬一個是一個。如果京東聽之信之,就沒有今天的京東。

► 兵貴神速,貓超東超誰更強?

天貓超市在春節期間表現的也不錯,送貨速度也很快,在消費者角度,貓超和東超看起來差不多,但其實兩家的基因大不一樣。天貓超市和京東自營都是屬於「自營」,自營的意思是商品和服務都是由平台自己運營、負責的。但是天貓和京東的自營又略有區別。

首先天貓超市是不會自己向供應商採購商品的,天貓超市採用的是代銷的模式,從貨權上來說,天貓超市不擁有貨權。從商家角度來看,天貓超市提供的是一個銷售的平台同時提供有倉儲、物流等配套服務,商家只要負責貨物入倉即可。

京東自營對於貨物歸屬則不同。京東會先把貨從供應商手上買下來,這樣貨權就屬於京東了。京東自營的全國庫房有9個主倉,供應商跟京東總部聯繫就可以解決所有入倉問題。天貓超市入倉,每個倉庫需要跟分開的片區管理區聯繫,確認。從商家的角度看,入倉京東效率更高,商家工作量更小。

配送方面也不一樣,天貓的快遞都不是自己的,阿里最多就是個股東,人家的兵話語權總歸有限,顯然自養團隊的京東快遞管理起來更高效,因此京東下沉到縣級市場高速又全面。春節期間百姓還能叫到的快遞也多是京東和順豐,即使由於突發事件貨運量大增導致送貨速度較平時下降,但相較其他快遞根本送不動來說,已經足以占領用戶心智和增加市場占有率了。因為最需要,最稀缺的時候,用戶才能記住你的好,這是雪中送炭。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自營和自營也有區別,從供應鏈角度來看,京東的效率快多了。所以春節期間,一旦貓超的東西賣完了,天貓也就沒貨了。進多少貨,看商家,而商家要看廠家。而京東可以通過歷年大數據統一預測,入倉效率也快。兵法說兵貴神速,打仗的時候,各個環節都講究一個快字,武俠小說里也說,唯快不破,這個道理運用在長期商業競爭上看,商家覺得誰家入倉效率高,消費體覺得送貨體驗度在誰家好,就會用腳投票。

► 電商新變局或已來臨

通過重新思考B2C自營和自建物流的價值後,我們可以看到今年的電商會產生一個新的變局。能夠在危機中抓住機遇的只能是有倉儲,有快遞,自運營的電商企業。

春節前電商還在價格戰,補貼這種沒新意的套路中循環,隨後疫情來臨,各電商就開始拼實力,供應鏈、倉儲、快遞、數字化程度等。數字化就是這些傳統線下零售企業與線上結合,數字化整合也是一個過程,阿里的新零售,蘇寧的智慧零售,京東的無界零售都說的這個過程。

前腳收購家樂福並數字化的蘇寧這次就用上了,所以整體來看,蘇寧還是挺有遠見的。在春節期間利用蘇寧小店和家樂福的優勢輻射周圍三公里進行1小時配送。截至1月30日,已提供蔬菜5000噸、豬肉560噸、水果2200噸、雞蛋400噸。此外,家樂福還銷售了23萬瓶消毒液和8萬袋口罩。蘇寧菜場在南京、鎮江開通提貨點接近220家。

作為阿里新零售的代表盒馬鮮生蔬菜的供應量比平時最高峰的單日還增加了50%,一天要賣幾十萬份蔬菜,銷售數據肯定好看,不過這次盒馬運力明顯跟不上,阿里這次在物流上明顯後力不足。

值得一提的還有前置層,例如自有前置倉的每日優鮮在除夕至初四,平台實收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21%。通過這次疫情的考驗,我們可以看到,幾家歡喜幾家憂。傳統線下企業受影響頗大,而提前擁抱了數字化的商超不僅受到影響有限,反而趁機一舉拿下消費者心智,自有供應鏈和物流的電商和堅守崗位的物流公司都將在危機中迎來新的機會,甚至迎來轉機,改變以往不利的戰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