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時劉邦曾遭嫂子羞辱,劉邦稱帝後,嫂子一家的結局如何?

歷史永動機 發佈 2020-02-10T09:33:34+00:00

在歷史中,劉邦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傳奇帝王。更指揮軍隊以弱勝強,一舉擊敗西楚霸王,最終奠定勝局,創下不世偉業,成立大漢王朝。當時,百姓大多以農耕為主,人人都以勤勞奮進為榮。

在歷史中,劉邦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傳奇帝王。他眼光獨到,招攬到了如蕭何、韓信、張良等人才。此外,他膽大能幹,頗具戰略眼光,懂得籠絡民心。更指揮軍隊以弱勝強,一舉擊敗西楚霸王,最終奠定勝局,創下不世偉業,成立大漢王朝。不過,他由農民到帝王的經歷雖然傳奇。但在其早年,卻幾乎沒人看好他。因為在別人眼裡,他只是個不折不扣的無賴!

當時,百姓大多以農耕為主,人人都以勤勞奮進為榮。然而在劉太公家,卻出了個好吃懶做的劉邦。他遊手好閒,不事農產,身為一個農民,卻只知交一些狐朋狗友,而對莊稼如何耕種,五穀作物的生長及器具的使用完全不懂。整日就知道坐吃山空,也坐實了他不勞而獲的罵名。

不過,面對父親的唉聲嘆氣及十里八鄉百姓的斥責和憐憫,劉邦卻無動於衷。整日裡,他和狐朋狗友依舊該玩玩,該樂樂。直到吃飯時,才會回家用餐,而當吃完飯後便又不知去向。劉邦哥哥在世時,他對這個不學無術的弟弟雖然痛心,但卻沒有抱怨。即便劉邦帶著朋友來家,他也盡力招待。

但是,大哥的命卻並不好,年紀輕輕就去世了。他這一死,對其家庭來說無疑是場巨大的災難。他有老婆,有孩子,生活本就不闊綽,如今他這一死,簡直是雪上加霜。而更讓劉邦嫂子生氣的則是:劉邦依然天天蹭飯,甚至時常帶著朋友前來用餐。這一兩次可以,天天如此,自己哪能受得了?

為此,每當劉邦到點來蹭飯時,嫂子總會用力的刮著鍋底,以示自己吃完了飯,再無餘糧。不過嫂子天天這般做法,讓劉邦非常不爽。而他親眼在鍋中看到還有飯,但嫂子卻刮著鍋底後,更對嫂子懷恨在心,一記就是許多年。

劉邦功成稱帝後,他將當年的功臣大肆封賞,還對曾經的親戚朋友,也恩賜頗多,卻刻意忘記了嫂子一家。嫂子知道這是怎麼回事,雖然生活依然拮据,卻羞於啟齒。但劉太公心疼自己的兒媳和孫子,便向劉邦主動提起了此事。

本以為劉邦會滿腹怨言,甚至一口拒絕。哪想,在劉太公的交涉下,劉邦竟放下了「恩怨」,將大哥的兒子封為羹頡候,嫂子也享受到了榮華富貴。不過,這個「羹頡」卻並不是什麼好詞,它在古語中,就是「刮鍋底」的意思。劉邦讓他的侄子頂著這個名號,足足被嘲笑了2000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