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的「復工計劃」又遭抗議,川普家門口被擺「裹屍袋」

qi哥66 發佈 2020-04-26T09:38:49+00:00

在別人家門前「停棺」,「焚燒」衣物,紙鉑等行為是一種比較極端的「抗議」形式,也是「詛咒」。原來以為只是個別地方的「傳統」,未成想,西方人居然也深諳此道。


在別人家門前「停棺」,「焚燒」衣物,紙鉑等行為是一種比較極端的「抗議」形式,也是「詛咒」。原來以為只是個別地方的「傳統」,未成想,西方人居然也深諳此道。

4月18日,在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等幾個有美國總統私人家產的地方,部分美國民眾舉行了抗議活動,抗議美國政府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消極防禦」,一門心思「恢復生產」,是在「草菅人命」。可能是考慮到「與生命有關」,所以,一些民眾在美國總統的私人酒店,莊園,高爾夫球場的門前停放了「裹屍袋」。意即抗議美國政府因為經濟和選舉需要不顧人民生命的行為。不可否認,亦有「詛咒」意味。

毫無疑問,這些「裹屍袋」是空的,只是具有象徵意義罷了!他們在抗議活動中還舉出了「川普下台」,「彭斯下台」和「美國政府辭職」等標語牌。顯然,這些美國民眾對美國政府的防疫政策相當不滿。不然的話,也不會採取停放「裹屍袋」的這種極端方式。畢竟,具有「詛咒」的性質。這顯然也不同於捶打川普「塑膠像」的方式,因為那僅僅是針對川普個人的「出氣」而已。

在紐約廣場上,有人置放了一個川普的「塑膠像」。置放者的動機沒人知道。但這尊「塑膠像」的存在卻給路過紐約廣場的人們增添了一項額外的「娛樂」節目。有人會湊上去「親一口」,更多的人會對著「塑膠像」來一陣「拳打腳踢」。有的人是在表達「恨意」,但更多的人只是「娛樂」而已!不過,川普倒是不在意,換言之,即使「在意」,他也無權干涉。這就是美國的制度使然。所以,對於部分民眾將「裹屍袋」置放在川普私產門前的行為,川普應該也不會太在意,畢竟已經習以為常了!而關於要求川普下台的「呼籲」,更是毫無實際意義。因為,川普一不會主動辭職,二是趕也趕不走,三是他還想再干四年。

人們曾探討過川普在美國歷史中的地位問題,有人的評價很經典。說:「川普肯定不是一位偉大總統,但他卻肯定是美國歷史上『最有個性』,『最奇葩』的一位總統。」這樣的評價應該說「很精準」。自上台以來,他就沒有離開過人們的視線。人們除了「痛鞭」他的政策外,有時也會被他奇葩的「言談舉止」所吸引。不得不說,他有時會給人「打不死小強」的感覺。

本屆美國政府是2017年1月20日就職的,僅隔一天的1月22日,美國《紐約時報》就登出了民主黨要將其趕下台的報導。自此,川普就再也沒有和「下台」兩個字離開過。因為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被要求下台,因為收緊「移民政策」被要求下台,因為修建美墨邊境隔離牆被要求下台,因為「通話門」問題被彈劾。然而,他現在還是總統。如果再回頭看的話,會發覺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那些「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他居然都干成了。

現在,因為疫情,因為他「不顧人們的死活」而「消極抗疫,積極復工」又被人們要求下台了!川普會因為此次疫情倒下嗎?我們來看看川普「消極抗疫」所帶來後果。截止23日的數據,美國的新冠確診病例是825041例,死亡45340例。無疑,美國的疫情數據「世界領先」。然而,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川普仍然不思如何控制疫情,而是熱衷於「儘快復工」。並因此導致了美國社會的撕裂。

疫情在美國爆發以來,川普從來都沒有孤立的談及疫情,尤其是在制定防疫措施上,總是將經濟和疫情「掛鈎」考慮。總是強調復工,復工,再復工。因此被詬病「不顧人們的死活」,是草菅人命。為此,還引發了美國的社會撕裂。比如,州政府和聯邦政府的對抗,部分民眾對州政府「封閉」抗疫政策的抗議。包括這次「裹屍袋」的停放事件。顯然,美國社會現在已經嚴重撕裂。不過,這種撕裂卻未必會危機川普的總統職位。甚至未必會導致他的連任失敗。因為,儘管川普的防疫政策有「草菅人命」之嫌,但卻也可能會得到相當一部分美國民眾的支持。那是由美國的社會制度,經濟性質和生活方式決定的。

只有「奇葩」的國民才能選出奇葩的總統。域外的吃瓜群眾可能不太理解川普急於復工的原因。但起碼50%以上的美國民眾深有感觸。在域外的吃瓜群眾看來,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要首先顧及人的生命,而不是急於復工。可是,奇葩的美國總統不這樣想,部分奇葩的美國民眾也不這樣想。因為在美國,以消費帶動經濟增長的模式使美國民眾早已沒有了「積蓄」的觀念,失業就意味著他們將無法「養家餬口」。因此有些極端的美國民眾認為:「封閉在家只是躲過一時,以後呢?我感染了,卻未必會死。但這樣下去的話,會憋瘋。」這就是美國人的思維。因此,有美國民眾在社交媒體上說「即便是不病死,也會被餓死」。這也就衍生出了美國民眾在抗議封閉措施時標語牌上的「寧願感染新冠死,也要復工和開放。」這就是奇葩的美國人思維。所以說,不在一個「維度」是不能互相理解的。

不可否認,美國政府之所以冒「不顧人們死活」的大不韙而積極推動復工,既有美國的戰略考量,也有「不得已而為之」的成分。其實,由於前期的失誤,美國的疫情爆發已經不可避免,既然大勢已去,以川普的性格自然會「孤注一擲」。因此,有人將「不顧人們死活」這句話,在美國的現實環境和語境下拆解了!說川普的思維模式是「既然顧不了死,那就顧活的。畢竟,活著的人多。」以底線來說,這種理念顯然是「不道德」的。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實質上的「群體免疫」也許是「一次性」的痛。既然美國人有這樣的理念,那就是美國人自己的事情了。至於川普的命運,至於美國的未來,至於世界格局的變化,疫情過後見分曉。轉載 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