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特加酒:蘇聯打贏二戰的秘密武器,戰後卻忘了為它樹立紀念碑

劍起紅休 發佈 2020-02-27T17:21:58+00:00

二戰中,蘇聯是抗擊法西斯德國最為重要的作戰力量。不好意思,放錯圖了,應該是下面這張。史達林在看到這份方案後,直接把「首長」改為「一線部隊」,從那時起,蘇聯紅軍就和伏特加結下了不解之緣。

二戰中,蘇聯是抗擊法西斯德國最為重要的作戰力量。在衛國戰爭中,蘇聯人民付出了沉重的犧牲。在戰爭勝利後,蘇聯建立了很多關於衛國戰爭的紀念碑。

比如說「T-34」坦克紀念碑、「米格」-3殲擊機紀念碑、「喀秋莎」火箭炮紀念碑。不過在筆者看來,他們還漏掉了一個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伏特加酒紀念碑

不好意思,放錯圖了,應該是下面這張。


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伏特加在蘇聯衛國戰爭中曾經和飛機坦克大炮一樣,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蘇聯最早是在1941年7月開始為軍隊供應伏特加的。根據負責蘇聯物資供應的米高揚打給史達林的報告來看,7月20日蘇聯軍隊食品物資供應委員會就開始向部隊發放伏特加了。

接著,米高揚提出了一份方案:「從1941年9月1日起,按照每人每天100克的標準為蘇聯軍隊的首長發放烈度為40度的伏特加酒。」


史達林在看到這份方案後,直接把「首長」改為「一線部隊」,從那時起,蘇聯紅軍就和伏特加結下了不解之緣。

1942年5月11日,史達林對伏特加的發放政策做了一些調整:對打勝仗的一線部隊,每人每天定量增為200克;對負責進攻的一線部隊每人每天依舊供應100克;而在戰場上表現不佳的部隊,那就只能在法定節假日才能一飽口福了。


基層官兵對這樣的規定並不滿意,因為大家的嘴都太饞了。為了讓大家都能喝到伏特加,米高揚又向史達林打了一份報告:建議為野戰部隊中的四分之三按照每人每天100克供應,其餘四分之一按每人每天50克供應。

1942年11月12日,這個更為普惠的伏特加供應方案正式通過。從那之後,不僅參與進攻的一線作戰部隊可以喝到伏特加,就連偵察兵、炮兵也能分到100克。

當然,一些兵種的飲酒還是受到限制的,比如說飛行員。按照規定,他們只能在任務結束返回地面以後才能飲酒。在起飛前喝酒是絕對禁止的,畢竟醉駕開飛機十分危險。

由於物資緊缺,為了加大伏特加的供應力度,史達林甚至專門下令要求部隊必須把不少於50%的空酒瓶和不少於80%的木桶送還伏特加酒廠。


根據蘇聯國防委員會的文件顯示,蘇聯衛國戰爭中,僅僅在1942年12月一個月的時間裡,蘇聯軍隊就喝掉了569.1萬升伏特加。

蘇聯之所以不遺餘力地為前線部隊供應伏特加,主要還是為了提高部隊的戰鬥力。

在戰爭中,士氣是一個相當關鍵的東西。蘇聯大兵在緊張的大戰之前悶上一口,立馬就能熱血上涌,把害怕什麼的負面興趣全部拋到腦後,瞬間戰意爆表。

左手伏特加,右手波波沙,腿斷往前爬,頭掉還抖兩下。」正是對伏特加神奇效果的生動寫照。


蘇聯人忘記給伏特加酒樹立紀念碑固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伏特加酒為戰爭勝利起到的巨大作用還是不容抹殺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