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鼎:台北故宮三寶一塊肉、一棵菜、一口鍋,這鍋有何特殊之處

雜貨鋪01 發佈 2021-10-02T16:10:01+00:00

《毛公鼎》通耳高近53.8厘米, 重34.5公斤, 大口圓腹, 腹深27.8厘米, 口徑47.9厘米, 腹圍145厘米, 腹呈半球狀。

被譽為晚清「海內三寶」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享譽海內外。其中大盂鼎收藏於北京, 大克鼎收藏於上海, 唯獨「海內三寶」中的另外一寶毛公鼎,越過海峽, 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它與「翠玉白菜」「肉形石」並稱為台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三寶。寶鼎越過海峽, 相隔半個世紀, 向世界講述著中華民族悠悠千年的燦爛文明歷史。毛公鼎的命運就像中華民族曾經歷的風雨,那樣波瀾壯闊,又那樣驚心動魄。

一、坎坷身世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在陝西的岐山出土了一件價值連城的文物——毛公鼎。也許寶物面世,本就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所以毛公鼎之後的命運也是「顛沛流離」,它幾易其主,歷經坎坷才物歸華夏。

《毛公鼎》通耳高近53.8厘米, 重34.5公斤, 大口圓腹, 腹深27.8厘米, 口徑47.9厘米, 腹圍145厘米, 腹呈半球狀。整體飾紋以重環紋、弦紋各一周, 十分簡潔有力、古雅樸素。

這也標誌著西周晚期, 青銅器已經從濃重的神秘色彩中擺脫出來, 淡化了宗教意識而增強了生活氣息。毛公鼎內壁鑄銘文32行499字,記載了西周宣王時社會的真實情況,表明了宣王委以毛公重要官職、力求革新圖治的堅定決心。

承載著歷史的毛公鼎必然會讓人們心之所向,毛公鼎最初的擁有者是北京永和齋蘇兆年兄弟,後來又輾轉到了陳介祺手中,陳介祺是清代有名的金石學家,他對珍寶愛之如命,當他聽到蘇氏兄弟手中有這樣一件至寶時,便想出錢購買。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情久久無法實現,因為有來自父親的阻力,他的父親陳偉棠曾擔任過道光年間的禮部尚書,他最為懂得人情世故,當然也深諳人性,人們常說「懷璧其罪」,越是寶物,想得到的人就更多,陳介祺的父親一直不願意兒子購買這個寶物。直到陳父去世,陳介祺才買下毛公鼎,之後幾經輾轉,毛公鼎又到了大收藏家葉恭綽的手上,日本人與英國人得到這個消息,也想搶奪這件至寶。

葉恭綽為了保護至寶,讓侄子葉公超轉移毛公鼎,最後日本人為了得到寶物,對葉公超嚴刑拷打,葉公綽收到消息後,找到一個仿製高手,偽造了一個毛公鼎交給日本人,沒有想到就此矇混過關。之後為了護衛國寶安全,葉恭綽把寶鼎賣給了上海實業家陳詠仁,直到1946年,抗戰勝利後,陳詠仁才將寶鼎捐獻給國家,不過1948年之後,毛公鼎被運往了台灣,成為了台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院之寶。

二、鼎之歷史

人們常常用「一言九鼎」、「定鼎中原」等等成語,卻不知道「鼎」在歷史上的地位與作用。毛公鼎之所以成為鎮館「神器」,是因為它確實擁有無法估量的歷史價值,在2800年前,那個時代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也正是此時,毛公鼎誕生了。

今天我們常常說三星堆是人類的奇蹟,而毛公鼎與三星堆一樣,幾乎是同時代產生的,所有在讚嘆三星堆的同時,毛公鼎也是不得不提的寶貝。

傳說在夏朝,黃河泛濫,大禹治水平定九州,便鑄造了9個大鼎來記錄自己的豐功偉績。假如這個傳說是真的,那麼在鼎上記錄歷史就由來已久,在夏周時期,紙張還沒有出現,人們沒有更好的辦法記錄歷史,便把這些都寫在鼎上。

其實在很多國寶上就曾出現過這種現象,比如陳倉石鼓,就曾記載過秦貴族階級畋獵的情形。鼎在商周之時,又被賦予了新的生命意義,成為了祭祀以及記錄用的禮器,擁有了特殊的含義。

特別是時光流轉,到了周朝,青銅的冶煉技術達到了一個高潮,鼎逐漸成為了記錄國家大事的載體,所以我們在現在還會用到一個詞,叫做「問鼎」,就與周朝的歷史息息相關。

在商周時期,青銅器成為了古代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它是等級森嚴的貴族社會崇尚禮制的特殊產物。甚至規定了不同身份的貴族,也只能用與他們身份對等的器物,這個毛公鼎就產生於周朝,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興朝政,便請叔父毛公為其治理國家,同時處理內外的大小政務。

而這個毛公大公無私,深得周宣王的賞識,便頒布了厚賞給他,毛公心裡感動,於是鑄鼎傳示子孫永遠記住。毛公鼎為何具有如此價值,因為它悠久的歷史,還有對當時歷史複製刻畫的記錄,如果不是這些滿含著歲月滄桑的文字,我們又怎麼能知道那過去的2800年來,到底發生過什麼?

三、鼎內銘文

毛公鼎之所以珍貴,不僅僅在於鼎的本身,還在於鼎內的文字,那32行499個字,每一個字都是不可複製的瑰寶。

毛公鼎是迄今在已發現的中國先秦時代,有銘文出現的青銅器皿中,字數最多的一件, 煌煌巨製,蔚為壯觀。金文書法在經歷了武、成、康、昭四王質樸凝重的初期, 以及穆、恭、懿、孝四王的規整內斂,才發展成後來的金文書法。

此銘文線條瘦勁爽朗, 筆姿優美, 既流暢生動又古樸凝重, 其字姿態生動活潑, 在金文特有的凝重感中增加了靈動的秀氣。鼎內文字多圓轉少方折, 多圓厚少爽利,與早期的金文相比, 多凝練少肥實, 多筆意少描畫。

因為其內容敘事完整,記載詳實,被譽為「抵得一篇《尚書》」,是研究西周末期政治史的重要史料。毛公鼎曾幾易其手,終於還是在有識之士的保護下,回到了華夏子孫手裡,毛公鼎為何會掀起驚風巨浪,正是因為毛公鼎確實具有非凡的價值。

一是因為毛公鼎的年份確實夠悠久,它距今已經超過了兩千八百年的歷史,從兩千多年前走來的毛公鼎,帶著歷史的芬芳,讓人們迷醉不已。

二是因為寶鼎的品相極佳,很多出土的文物,不管有多麼稀有,卻因為年代久遠,損壞也特別嚴重,而毛公鼎卻是保持完整,出土時沒有一絲破損。

三是在毛公鼎的內腹所篆刻的銘文,可以說一個字都是價值連城的,這行銘文一共有32行,499個字,這種文物極其罕見。

一件文物之所以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多半來源於它的不可複製,中華民族瑰寶眾多,毛公鼎也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歷史是如何傳承?

就是在這些文物默默的「訴說」下,逐漸流傳下來,它們也成為了人們銘記歷史的載體,中華民族是一個堅韌而自強的民族,毛公鼎經歷過再多的風雨,它依然是一個民族的記憶,一段時光的剪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