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當蜀漢與曹魏交戰之時,東吳孫權為何不趁勢出兵圖伐中原

行如風189 發佈 2019-12-30T23:05:48+00:00

孫權劇照三國的形成三國之所以叫三國,是因為有北方有曹魏、西部有蜀漢、東邊有東吳,三個政權的並立存在,所以就形成了三國。


三國的形成

三國之所以叫三國,是因為有北方有曹魏、西部有蜀漢、東邊有東吳,三個政權的並立存在,所以就形成了三國。

公元220年一代梟雄曹操殯天而去,他的兒子曹丕繼承了曹操的王位自稱為魏王,和曹操一樣站到了權力的最高峰,作為權力慾望薰心的曹丕,並不滿足這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名義上的稱呼,為了能夠獲得更實質性的權力,索性將那位凌駕在名義上的皇帝漢獻帝給直接廢除了。

這一年曹丕逼迫漢獻帝退位,自己篡位稱帝,隨後改國號大魏,歷經四百年的大漢王朝就此覆滅,曹魏政權正式走上歷史的舞台。

然而作為漢皇后裔的劉備,看到自己一直效忠的漢室就此覆滅,所以心有不甘為了漢室的延續,於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21年在成都登基稱帝,仍用國號為漢史稱蜀漢,蜀漢政權就此成立。而此時就只剩下東吳這一方了,直到公元229年孫權才正式登基稱帝,吳國也才算正式建立。

三國的實力對比

在魏蜀吳這三方中,曹魏政權占領整個北方地區,所以綜合實力最強。東吳集團憑藉長江天塹統領江東已有三世,下轄又有荊州七郡和整個膠州地區,所以東吳次之。而蜀漢政權位居西南一隅,山川阻塞地廣人稀屬於封閉之地,所以綜合實力相對最弱。

公元223年劉備去世,蜀漢政權的主要領導人,諸葛亮為了蜀漢的長治久安,也為了完成劉備匡扶漢室的遺願,不得不選擇走上對外擴張,討伐曹魏的道路。

公元228年諸葛亮發動了準備已久的北伐戰爭,然而就在諸葛亮北伐的第二年,東吳孫權正式稱帝建立吳國,這時的諸葛亮已經展開了第三次北伐戰爭了。

當事情發展到這裡,讓我不經的在想,此時正值蜀漢與曹魏交戰之際,東吳的孫權為何不趁勢攻取雙方的大後方,又為何不趁勢圖伐中原呢?是因為沒有實力還是因為孫權沒有這個野心呢?在我看來最主要的還是軍事實力問題,要想搞清楚點,還得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然後進行分析:

第一、雙方的防禦問題

曹魏占據北方,蜀漢占據西南,公元229年魏蜀雙方正在漢中前線勢均力敵交戰正酣,按說此時應該是東吳出兵的好時機,但我們仔細來分析就會知道,此時時機並不佳,因為雙方對東吳都一定有所防範。

首先我們來看如果說孫權此時選擇去圖伐中原攻取曹魏將會怎樣

以東吳的軍事實力還不足以對曹魏形成威脅。曹魏政權地大物博兵多將廣,雖然此時正在西線與蜀漢交戰,但曹魏並沒有派出全部兵力去對抗諸葛亮,根據當時的情況來看,魏國充其量派出了十萬人馬在抵抗諸葛亮,所以為了防範東吳,魏國肯定留出了足夠的兵力部署在一些戰略要衝之上的。

東吳軍隊最大的優勢就是擅長於水戰和山地戰,如果他越過長江北上,去和擅長於騎兵戰術的魏軍做戰,那無異於是以卵擊石自取滅亡。與其這樣徒勞無功,不如就憑藉著長江這道天然屏障自顧自暇,過自己的太平日子。

諸葛亮的防禦之策

如果說他去攻伐西蜀,這樣更不是明智之舉,從軍事角度來看,諸葛亮在北伐曹魏的時候,對東吳的防禦肯定也是做了部署的,江州一代(今天的重慶地區)肯定也布置了重兵。

儘管東吳有水師精銳,但是他們沿江逆流而上也不是那麼容易,如果走路地也更是不大可能,有道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吳軍是勞師遠征,蜀軍是以逸待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憑藉山川和險要足以抵擋住吳軍的進攻。

所以作為孫權也更不會做這種賠本的買賣,其實諸葛亮在北伐時候,就已經把來自東吳的威脅給考慮進去了的。為了自己後方的穩定,和北伐事業的順利進行,諸葛亮執政以後,很快就和東吳重新建立了外交關係。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的時候,諸葛亮特意派使者前往江東,向孫權表示了道賀。並且還達成了中分天下瓜分曹魏的盟約,所以說在這樣的一種條件下,孫權自然也就不會對蜀漢用兵了。

在任何人看來這份盟約可能只是諸葛亮穩住後方的一個權宜之計,至於有多大的誠信在裡面,誰也不敢說,對於東吳孫權肯定也明白這一點,但是他也知道即使這樣,只要能夠保住自己的勢力不會遭受侵犯也就不錯了,孫權也是想利用魏蜀之間的爭鬥,來維護自己的安穩。所以說為了自己政權的穩定,孫權沒有必要去圖伐他們任何一方。

第二、內部因素

孫權不去圖伐中原,肯定也還有來自東吳內部因素的影響,孫氏一族能夠統領江東三代,離不開當地大家士族們的支持。沒有這些士族們的支持追捧,孫氏一族也是很難統領江東的,他如果要像對外發動戰爭,並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的,他首先要徵得這些人的同意。

所以說孫權要想發動這樣一場難分勝負的戰爭,這些士族們一定會反對的,就像諸葛亮發動北伐戰爭一樣,很多人都並不支持他。

無論是蜀漢還是東吳,戰爭一旦啟動,整個國家就要跟著運轉起來,打仗用的兵馬錢糧器械都要出自本國百姓的全力支持,勢必會勞民傷財。能打贏還好說,如果一旦輸了就等於斷送了整個國家的命脈,這些士族門的利益一定會受到影響,所以他們這些人也是不會同意和支持的。

對於這一點,赤壁大戰的時候就是最好例子,公元208年曹操準備親率八十萬大軍揮師南下統一天下,江東一些文武大臣,大家士族見此狀,就有些按耐不住,很多人都產生了投降的心理,因為他們要維護自己的利益,所以就不會在意誰是江東之主了。

如果沒有了這些人的支持,孫權出兵最終也還是會以失敗告終。所以在孫權看來,憑藉長江這一天然屏障,只要能夠力保江東安然無恙就不錯了,保住了江東也就保住了這些士族的利益,保住了這些士族的利益也就能維護自己在江東的統治地位。

第三、時機的問題

對於江東圖伐中原謀取天下曾經有過兩次機會,第一次就是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交戰之際,要是孫策沒有遇襲,極有可能帶著江東兵馬攻入曹操的後方許昌,這樣以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就落到了孫策手裡了,一直以來孫策就有「小霸王」之稱,這個時候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江東都是有優勢的,因為此時北方地區的勢力還相對比較分散沒能形成統一,攻伐起來相對容易許多。

第二次就是赤壁大戰後,北邊的曹魏經歷慘敗不敢再來,劉備集團在荊州還並未站穩腳跟,孫權就應該採納周瑜的意見,乘勢消滅劉備奪取荊州,然後進攻西川取益州,把長江以南全部統一起來,和曹魏政權形成南北對峙之勢,然後在利用諸葛亮曾經提出的《隆中對》這項戰略理論對曹魏發起進攻,這樣以來就有了逐鹿中原的可能。

這是東吳謀取天下唯一出現過的兩次機會,但是隨著孫策和周瑜的去世,東吳再也沒有謀取天下的機會了。孫權的智謀和才能,也只能守住江東這片基業了,孫策臨終前對孫權說過這樣的一句話:

「論馳騁沙場決勝於兩軍陣前,你不如我。但要論舉賢任能運籌於帷幄,我不如你。」

結語

由此可見孫權並不適合去攻伐天下,相對於孫策他更適合守天下。孫權一直沒有去圖伐天下,主要是有自知之明,也正是因為這點,他才利用江東獨有的優勢,使東吳政權在三國中維持時間最長。

在我看來孫權相對於諸葛亮不惜餘力的去拚命伐魏,他更能沉得住氣,他是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是他能夠維持江東長久的重要策略。

各位讀者朋友你們覺得了?有不同的見解歡迎下方留言,我們共同學習與探討,如果你也喜歡歷史可以關注我,更多的精彩歷史故事,我們下期再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