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90後導演厲害到什麼程度了(4)——尼古拉斯·佩謝

導演幫 發佈 2020-01-16T15:56:36+00:00

今天要介紹的90後導演終於輪到了好萊塢,1990年出生的尼古拉斯·佩謝目前已經完成了三部作品,《母親的雙眼》《刺透》美版《新咒怨》。


在寫完了 「俄羅斯多蘭」、「比利時多蘭」、「西班牙多蘭」之後,多蘭系列終於告一段落。

今天要介紹的90後導演終於輪到了好萊塢,1990年出生的尼古拉斯·佩謝目前已經完成了三部作品,《母親的雙眼》《刺透》美版《新咒怨》。

拼名氣,他比起「俄羅斯多蘭」、「比利時多蘭」可能要稍微差一點,但要比「西班牙多蘭」強一點。處女作《母親的雙眼》入圍了2016年聖丹斯電影節,《刺透》入圍了2018年鹿特丹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新作《新咒怨》剛剛在北美上映。

尼古拉斯·佩謝是類型片愛好者,柯南伯格、大衛·林奇、日式恐怖片的狂熱粉絲。「粉隨偶像」,他的三個作品也都是恐怖片。要知道目前的好萊塢正迎來一個恐怖片的黃金期,拍出《女巫》《燈塔》的羅伯特·艾格斯、《遺傳厄運》《仲夏夜驚魂》的阿里·艾斯特、《逃出絕命鎮》《我們》的喬丹·皮爾,是近幾年好萊塢湧現出的恐怖片新貴,再加上傳統恐怖片領域的溫子仁,說好萊塢恐怖片迎來最好的時候,並不為過。

比起上面四位,現在的尼古拉斯·佩謝在作品成熟度上還略顯稚嫩,但在創意層面上,佩謝有其獨到之處。

一個幸運的影壇新人

在成為電影導演前,尼古拉斯·佩謝是個MV導演,通過拍攝MV積累了豐富的現場工作經驗

佩謝很感謝Borderline Films這家電影公司給了他執導《母親的雙眼》的機會。當初Borderline Films製作了《雙面瑪莎》和《殺手西蒙》兩部小成本獨立電影之後,(在這裡插一嘴,《殺手西蒙》這部電影的兩位主角竟然是後來的導演界未來之星,《戰前童年》《光之聲》的導演布拉迪·科貝特和《大西洋》的導演瑪緹·迪歐普),想繼續尋找有才能的年輕導演,幫助他們完成處女作。

尼古拉斯·佩謝曾以剪輯師的身份參與過電影《詹姆斯·懷特》的製作,這部電影的出品方同樣是Borderline Films,後者就問佩謝有沒有意向拍攝處女作。

如果你看過他的處女作《母親的雙眼》的話,應該會對影片的黑白風格有印象。其實一開始,佩謝對於把處女作拍攝成黑白電影並沒有信心。

2014年,有一部黑白風格的恐怖片《獨自夜歸的女孩》在聖丹斯電影節橫空出世,佩謝覺得觀眾應該可以接受同樣是黑白電影的《母親的雙眼》。

說到起因,佩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一切都源於上世紀50、60年代的好萊塢驚悚片,比如希區柯克的《驚魂記》、查爾斯·勞頓的《獵人之夜》。尤其是希區柯克的《驚魂記》,在《驚魂記》之前,《迷魂記》《西北偏北》均是彩色電影,而《驚魂記》又回到了黑白電影,這讓佩謝深受啟發。

《母親的雙眼》並沒有採取膠片拍攝,因為佩謝不想讓電影看起來像在模仿60年代的電影,他想用當下的方式和技術來製作一部黑白影像的恐怖片,他相信觀眾可以接受這種風格。

他不想把影片拍成血漿滿天飛的風格,他很欣賞60年代電影對於暴力的呈現,雖然暴力並沒有出現在銀幕上,但是觀眾卻感覺到暴力正在銀幕上發生。

《母親的雙眼》的拍攝周期很短,佩謝花了3周時間剪輯,在聖丹斯電影節開幕前把初版送了過去。在聖丹斯電影節首映的四天前,電影才最終完成。

佩謝的第二部作品《刺透》改編自村上龍的同名小說,他還在製作《母親的雙眼》的時候讀到了這部小說,《母親的雙眼》的投資方買下了這部小說的版權。

佩謝一開始的人選是希亞·拉博夫和斯凱·費雷拉,當時希亞·拉博夫額狀態不適合拍戲,斯凱·費雷拉有戲約在身。

現在的男主角克里斯多福·阿波特與佩謝結識於《詹姆斯·懷特》,前者是男主角,後者是該片的剪輯師,而女主角米婭·華希科沃斯卡是臨開拍前三天才敲定的,原定的女主角在開拍前意外受傷。

佩謝給遠在澳大利亞的米婭·華希科沃斯卡打了一通電話,問她願不願意扮演一個提供S&M服務的妓女,米婭欣然接受了這個角色。

雖然米婭只有三天的時間熟悉角色,她給影片帶來了非常不同的氣質。

一個很有想法的恐怖片導演

上文提到了佩謝處女作的影像風格,實際上影片的故事層面同樣異於傳統恐怖片。

影片講述一個移民到美國的葡萄牙三口之家。一天,一個連環殺手殺掉了還是小女孩的女主角的母親,影片到這還是傳統恐怖片的套路,但之後的故事發展卻極為不同。

父親及時趕到,並制服了這個殺手,他並沒有報警,而是用鐵鏈把後者鎖在了穀倉里,而女主角的人物是看著連環殺手,防止他逃跑。

時間一晃,小女孩已經長大成人,他的父親去世了。由於孤獨造成的心理扭曲,這個小女孩成為了一個連環殺手,為了找人陪伴她,接連犯下命案。

從被害者到加害者,身份的轉變增加了影片的劇情張力,而身份轉變的誘因是因為孤獨,一個小女孩在失去了父母之後,不知道該如何與世界進行交流。

影片並沒有把她塑造成一個惡人,而是在邪惡與同情之間達到了一種微妙平衡。她一方面很暴力,去酒吧邀請陌生女孩去她家,當女孩執意要回家的時候,她選擇殺死了後者,原因是對方不想陪她;她另一方面又很可憐,從葡萄牙移民到美國,還不熟悉英語的她,跟周圍格格不入,交不到朋友的她只能跟母親相依為伴,而母親的死,讓她失去了自己唯一的朋友,這也導致了她後來的一系列行為。

如果說《母親的雙眼》是致敬50、60年代驚悚片的話,那麼《刺透》則是在致敬70年代的義大利鉛黃電影。

眾所周知,鉛黃電影中一般都會出現殺人狂,並且大多具有SM傾向,暴力、血腥、色情場面一應俱全。

《刺透》就完全符合鉛黃電影的全部特點,英文片名《Piercing》,「pierce」意思就是刺入,穿透,+ing就是現在分詞的形式,意思是正在刺入。

故事講述一個有施虐傾向的男人計劃在酒店招妓,並將其殺害,卻被妓女反殺的故事。

跟《母親的雙眼》一樣,《刺透》同樣涉及了一次身份的變化,這次是從加害者變成了受害者。

為了能夠殺掉妓女,主角甚至在酒店房間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排練,而因為突髮狀況的發生,他非但沒有殺了妓女,還被妓女反殺。

同樣,影片對於主人公的塑造,延續了處女作的設定。主人公意圖殺死妓女的決定,並不是因為嗜血,而是因為他被心魔蠱惑,影片中甚至出現過他拿冰錐想要戳死自己新生孩子的情節。

導演佩謝並沒有按照鉛黃電影的慣常套路,而是通過一個又一個反轉,把鉛黃電影進行符合現代標準的再創作,加入了黑色幽默的成分。他不屑於那種通過驚嚇而造成的腎上腺素飆升,而是通過解構的方式,宣告恐怖片這個傳統電影類型蘊含的無限可能性。

當然,有想法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要擁有與之匹配的執行力,目前來看,佩謝確實需要在劇本、敘事層面加強一下。

《母親的雙眼》《刺透》在形式感給人眼前一亮,但是敘事總給人不成熟的感覺。他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他曾引用過昆汀·塔倫蒂諾的一句話,「我剛剛摸到如何拍西部片的門道,所以我想通過不斷拍片,我可以越拍越好」。

佩謝說自己想成為像約翰·卡朋特那樣的全能類型片導演,希望他在不斷磨鍊自己中實現這個願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