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見佛:勝樂金剛蓮花曼荼羅

怡樂兒 發佈 2020-03-03T02:24:28+00:00

勝樂金剛蓮花曼荼羅,13世紀,黃銅,扎什倫布寺藏 勝樂金剛,也叫上樂金剛,藏名「登巧」,蒙古名「德木齊格」,是藏密無上瑜伽部母續的本尊,與密集金剛、大威德金剛一起構成格魯派無上瑜伽密法法系中三大本尊。是三世諸佛的金剛身、語、意所依,是諸佛功德的總集代表。

這件扎什倫布寺藏勝樂金剛蓮花曼荼羅,以八瓣蓮花為形,以勝樂金剛為主尊,每瓣蓮葉內側有4層尊神,每層8尊,分別代表以勝樂金剛為中心向外擴展的曼荼羅世界的62尊神,工藝相當精湛。 相傳佛祖傳法時,手拈曼荼羅花,下起漫天曼荼羅花雨,世間便寧靜安詳、吉祥如意。在這升起的曼荼羅花中,一對勝樂金剛與明妃相擁而立於八瓣蓮花的中心。

花開現佛,八瓣蓮花打開後,主尊是勝樂金剛和他的明妃金剛亥母雙身像,勝樂金剛的藝術形象複雜,呈站立姿勢,有4面臉,12臂,手持骷髏碗和鉞刀,他擁護著的明妃金剛亥母,1面2臂,左腿與主尊右腿並齊,右腿則盤於主尊腰間。這種姿勢是區別其於他金剛的重要標誌。

主尊周圍環繞四位空行母,護法眷屬。 怎奈小編個兒矮,即使踮起腳來,也難以拍到比較全的蓮底部俯拍圖。

八瓣蓮花葉片內側立體雕塑四排造像,由中心向外,或者說葉片由下往上表達勝樂金剛曼荼羅的修行進程。

第一院為意輪,第二院為口輪,第三院為身輪,第四院為守護空行母,32尊雕塑形成曼荼羅的核心意境。

可閉合的立體蓮花狀曼荼羅,最早發現於十二世紀印度帕拉王朝後期,主尊以勝樂、喜金剛、金剛怖畏等守護尊居多。西藏和明清宮廷也有類似的立體蓮花曼荼羅,應是依照印度樣式製作的。

當花瓣閉合時,頂部的花苞簡單、清新;而當花朵盛開時,灼灼蓮花與底端的蓮花台一上一下完美呼應,中間的花莖強有力地向兩邊蔓延,支撐著上方的八瓣蓮花與主尊人物,也令整建作品的氣場張開,一切都充滿著生命的靈性與力量,落落瀟洒。

曼荼羅是梵文Mandala的音譯,意為「壇城」,源於古印度佛教密宗的修法活動,是傳統修持能量的中心。當時人們為了防止「魔眾」入侵,修密法時就在修法場地修築起或圓或方的土壇,在土壇上修法,並在土壇上繪出他們的圖像,由此構成了後世曼荼羅(壇城)的基本框架。

曼荼羅以立體或平面的方、圓幾何圖形塑繪神像法器,表現諸神的壇場和宮殿,比喻佛教世界的結構。一個曼荼羅幾乎涵蓋萬物:人的軀體、一個寺廟、一座王宮、一座城市、一片大陸、一個念頭、一個幻境⋯⋯是變化多樣的本尊佛及眾佛聚居處的模型縮影。

蓮瓣可自由開啟,上方有裝飾水瓶的傘蓋形扣件,閉合時狀如花蕾。八瓣蓮花曼荼羅造型,不僅暗示曼荼羅在瑜伽修行過程中用於觀想的作用,也暗喻佛教教法清凈無染。

中間為一枝粗壯的主幹,兩側飾卷草紋及花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