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海棠、碧玉蓮、白鳳菊,謎之相似的番杏科「三胞胎」

園藝印象 發佈 2020-06-04T19:11:37+00:00

其中番杏科多肉植物鹿角海棠、碧玉蓮和白鳳菊,就是名副其實的多肉三胞胎,不僅外形相似而且連生長習性也基本相同,就算是資深的多肉愛好者也很難一眼就分清楚!

數以萬計的多肉植物,不乏許多外形極其相似的品種,它們就像人類的雙胞胎,既有許多相似之處,又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其中番杏科多肉植物鹿角海棠、碧玉蓮和白鳳菊,就是名副其實的多肉三胞胎,不僅外形相似而且連生長習性也基本相同,就算是資深的多肉愛好者也很難一眼就分清楚!

番杏科三胞胎之——鹿角海棠:

  • 鹿角海棠也叫熏波菊,莖纖細,肉質葉稜角分明,相互對生,形似鹿角而得名,大部分時間葉色為粉綠色,葉片表面帶有淡淡的薄粉,幼苗期多直立生長,爆盆後也可垂盆或匍匐生長形成叢生的狀態。
  • 鹿角海棠養成老樁後隨著莖的木質程度越來越高,枝條會慢慢變成灰白色,底部的葉片越來越少,根莖部枝幹越來越粗壯。
  • 它的休眠期不明顯,花期可開出好看的雛菊狀花朵,花朵以淡黃色為主,觀賞性較好。
  • 鹿角海棠對濕度要求較高,乾旱缺水的狀態下葉片容易起皺,澆水過勤則容易徒長、爛莖,澆水後不宜暴曬,否則葉片易留下裂紋,繁殖以扦插為主,春秋兩季皆可進行。

番杏科三胞胎之——碧玉蓮:

  • 碧玉蓮也叫碧魚蓮,莖纖細偏紫紅色,相對柔軟,爆盆後可變為蔓生或垂盆匍匐生長。肉質葉肥厚,交互對生,色澤翠綠,葉片表面同樣帶有薄粉,不同是葉緣帶有半透明的紋路,這也是三者之間最明顯的區別。葉片從側面看頗有幾分像愛心,相對於鹿角海棠以及白鳳菊要圓潤、精緻一些。
  • 碧玉蓮花期一般在冬末至初春,花朵多為玫紅或紫紅色,花型亦為雛菊狀小花。
  • 不同的是碧玉蓮夏季高溫時期是休眠的,莖會慢慢枯黃,葉色同步變黃,此階段需要嚴格控水,將其安置於涼爽通風處度夏。一般順利度夏以後,天氣轉涼後是可以重新開始生長的,繁殖也可以扦插為主。

番杏科三胞胎之——白鳳菊:

  • 白鳳菊也叫姬鹿角,它屬於番杏科、覆盆花屬肉質植物,一度被認為是迷你版的鹿角海棠,以至於很多花友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 白鳳菊外形與鹿角海棠頗有幾分相似,但葉片如同砍刀型,邊緣帶有明顯的小鋸齒和紅紅的葉尖,葉間距也略寬,株型較直立,鬆散。
  • 它的花期主要集中在春末夏初,花朵為淡紫色,並帶有嫩黃的花蕊,花朵頗有幾分像勳章菊,觀賞性在三者之間是最佳的。
  • 白鳳菊與碧玉蓮一樣,夏季高溫時期也是休眠的,需要注意遮蔭、通風並節制澆水,冬季環境溫度不低於5℃左右即可順利過冬。繁殖也可以扦插為主,15-30℃左右的環境溫度下皆可進行。

總結一下三者之間最明顯的差異:

鹿角海棠:葉片帶有棱形結構,花朵淡黃色,休眠期不明顯。

碧玉蓮:葉片邊緣帶有半透明紋路,葉色偏綠,莖蔓生,夏季休眠,花朵為玫紅或紫紅色。

白鳳菊:葉片邊緣帶有明顯的小鋸齒以及紅紅的葉尖,葉片白粉較厚,形態如同砍刀狀,夏季休眠,花朵為粉紅色。

多肉「三胞胎」,看似很難區分,但其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都攜帶著番杏科母本的特性,其原生地都來自遙遠的南非,但依然保留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對栽培基質都不挑剔,都可耐半陰,都喜通風良好、日照充足的環境,都是開花很好看的多肉品種。只要細心觀察,多肉的世界確實有幾分奇妙!#2020智慧生活##生活福利社#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果您也像我一樣喜歡養花,歡迎關注,大家一起來養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