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減產?分析2019棉花產量減少原因!等農業信息匯總

農多收 發佈 2019-12-31T06:18:20+00:00

3、新疆棉田滴灌方式下土壤速效磷空間分布規律的研究地下滴灌是在滴灌技術日益完善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一種高效 、節水的灌水技術。近幾年來 ,隨著節水農業在新疆大面積的發展 ,地下滴灌 技術 在新疆棉花上也進行 了一定規模的推 廣 。



1、12月30日尿素日報

2、新疆農藥化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

2019年全區農藥化肥使用量雙雙負增長,農業生產化肥使用量預計不超過175萬噸,較2018年呈下降趨勢;農藥使用量約為8000噸,比2018年減少400餘噸。

近年來,全區農業農村部門大力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先後創建11個化肥減量增效萬畝示範片區,實施面積超過12萬畝,形成了南北疆小麥、玉米、棉花等作物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新模式。

在這一過程中,全區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膜下滴灌等高產高效、生態環保的施肥技術模式。目前,全區已累計推廣膜下滴灌技術3219萬畝,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面積5311萬畝,實現所有地州、縣市主要農作物全覆蓋,全區不合理施肥現象得到明顯改善。

3、新疆棉田滴灌方式下土壤速效磷空間分布規律的研究

地下滴灌(滲灌)是在滴灌技術日益完善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一種高效 、節水的灌水技術。近幾年來 ,隨著節水農業在新疆大面積的發展 ,地下滴灌 技術 在新疆棉花上也進行 了一定規模的推 廣 。

目前,國內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地下滴灌土壤水分運行方面。新疆側重於研究地下滴灌條件下的土壤水鹽運移特點以及可能會對棉田土壤產生的影響。

許多學者研究發現,土壤磷素的空間分布特徵為表層土壤磷素含量高於底層土壤 ,即磷素含量一般隨土壤層次的加深而降低。

4、分析2019棉花產量減少原因。

1.常規「化調」不頂用。棉花蕾期是棉花「搭好豐產架子」的關鍵時期,追求高產的棉農,按照往年常規的管理方式化學調控,結果卻造成棉花偏矮、果枝台數不理想、蓋頂桃沒抓住等局面。

2.臨時「化調」沒經驗。在今年棉花中後期管理中,由於棉花前期生長發育緩慢,後期溫度突然升高,水肥特別充足,棉花生長發育快,沒有及時化調,造成棉花中上部節間拉長,出現棉花中空現象,和棉花頂部「甩辮子」現象,現蕾開花但棉桃不成形,最終打霜變成了「水桃子」。

3.情急下亂用激素。由於棉花前期溫度偏低,棉花生長發育緩慢,棉農著急就噴施各種激素促進棉花生長,但沒有根據棉花生長發育的所需養分的要求和時間段合理利用激素,結果造成棉花葉片肥大、旺長、長葉不現蕾、開花不結果,最終造成貪青晚熟或花而不實的現象出現。

5、棉田出現這些情況,你的地里是不是也有?

棉花苗期的正常長相應是:苗全、苗壯,植株長相敦實,前期寬大於高,後期寬高相近,莖粗節密,紅綠各半;葉片平展,大小適中,葉色青綠。根系發達,主根扎得深、側根分布廣泛。主莖平均日增長量0.3~0.5厘米,株高到現蕾期達20厘米左右。

棉花高產田的特點有「2葉平、4葉橫」的說法,即兩片真葉時,子葉與真葉平著生長,如果子葉和真葉形成兩層樓,即為弱苗;四葉橫是指棉苗長到6片真葉時,頂部兩片小葉不突出,下面4片大葉平伸下垂,全株側面看寬大於高。

來源:中國棉花網,中國棉花協會。中國化肥網,絲路小棉襖,天山植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