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寵物現象:施寵者,何人?受寵者,何物?寵物是怎樣煉成的?

原點課堂 發佈 2020-02-26T15:18:47+00:00

寵物是怎樣煉成的寵物時代的來臨,雖然讓我們感到有點始料不及,但卻是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 問100個寵物者為何寵物,回答的理由也不盡一樣,但歸納起來大都集中在以下十個方面。


寵物是怎樣煉成的

寵物時代的來臨,雖然讓我們感到有點始料不及,但卻是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

問100個寵物者為何寵物,回答的理由也不盡一樣,但歸納起來大都集中在以下十個方面。

一、情感寄託。與其把必須要有所寄託的情感寄托在某個人的身上,還不如放在動物身上更可靠。

二、排遣寂寞。工作之餘,身邊無人陪伴,寂寞難耐時,寵物是最好的伴侶。

三、釋放愛心。身邊無人可寵或沒有值得寵愛的人,一腔愛心脹得難受。所以就寵貓寵狗,寵愛之心可在貓狗身上盡情揮灑。

四、尋求安慰。在外受了委屈,或事業不順、情場失意的時候,只有寵物的親昵和友好最為真實,最為親切,一顆失意和沮喪的心會因此得到慰藉。

五、展示自我。展示自我的道具有很多,衣服、飾物、化裝、玩車,而寵物也未嘗不是一種。

六、感受主宰。絕大多數寵物愛好者在單位都是受人主宰的,受人主宰的感覺自然是不好受的。而跟寵物在一起,不僅沒有被主宰的感覺,而且可隨時感受主宰他人的滋味。於是,失衡的內心就會平衡很多。

七、感受忠誠。在功利世俗、人心叵測的物化社會裡,遭受同事暗算、朋友反目、情人背叛、親情疏離如同家常便飯,能做到從一而終、不離不棄的只有寵物,它們不管主人是富還是貧、是美還是丑、是年輕還是衰老,那種無條件的忠誠足以讓人感動終生。

八、感受純情。當純情在人間蒸發之後,我們仍然懷念純情、渴望純情,而能讓我們感受到純情的首推寵物。

九、感受童趣。寵物雖然也有智慧,但畢竟比人單純得多、天真得多,跟寵物在一起,你是它的主人、是它的「媽媽」,而在給它餵食、洗澡、梳妝打扮之外,你又是它的小夥伴。這時你會感受到無窮的童趣,同時你會發現自己原本暮氣橫秋的心態變得年輕了許多。

十、尋求價值認同。寵物有時候具有某種標籤的功能,它是收入狀況和生活質量的標誌。局外人對遛狗人的評價往往是「這人過得還不錯」或「這人活得還瀟洒」。這樣的評價就是一種價值認同。得到這樣的價值認同足以使人信心倍增。


受寵者,何物?

盤點寵物品種,在受寵的動物群落中大致有這樣幾大家族:狗族、貓族、鳥族、水族。它們以各自不同的特點受到不同階層人士的寵愛。

狗族、貓族是比較高貴的動物,價格高,消費也高,只有收入較為豐厚的家庭或丁克族和單身族才有能力寵愛它們。除了費用因素外,貓、狗族和人類的情感更易溝通,更富有親和力,更善解人意,所以,它們更能滿足丁克族和單身族的情感需要。在貓和狗之中,又因其性格特點的不同,分別受到不同性別丁克族和單身族的偏愛。一般而言,狗以其對人類無與倫比的忠誠受到男人和女人的一致青睞。但和貓相比,狗少了一些沉靜和溫順,多了一些調皮和粗野。因而狗只能贏得多數男人的寵愛。多數女人更樂於寵貓,因為貓更能迎合女人的心態。

以鸚鵡、畫眉為代表的鳥族,一般是以悅耳的叫聲贏得人們的寵愛。

但畢竟鳥類和人類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生存空間的不同和生活方式的差異拉大了相互之間的心理距離。人類要博得鳥類的信任是需要百般耐心和時間的,而有這種耐心和時間的人只有夕陽族。夕陽族不僅有百般的耐心和充足的時間,而且更富有慈愛之心,所以鳥類更願意接近老人。老人寵愛鳥類,除了在養鳥、看鳥、聽鳥語的過程中可以驅散內心的寂寞、釋放沉積的愛心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鳥和貓狗比起來,它們的價格不高,食量不大,其他消費也比貓狗低得多。這符合他們的收入狀況和一貫節儉的生活習慣。


在水族中,受到人類普遍寵愛的是魚。

魚的最大優點是觀賞性強,它們對人能起到賞心悅目的作用。水族中,除觀賞性強的魚類受到人類的寵愛外,烏龜、螃蟹等看似醜陋、愚笨的動物也慢慢成為水族中的新寵。尤其是稚童族,他們已開始冷落他們一直鍾愛的小白兔,移情於小龜小蟹。不知是「丑到極致便是美」的原理在起作用,還是小龜小蟹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樂趣,稚童族的愛好很多時候成年人是說不清的。


施寵者,何人?

儘管我們毫不誇張地認為我們已走進寵物時代,但在這個時代里也並非人人都在寵物,寵物者只是在某些階層具有普遍性(它足以從一個社會側面反映這個時代的某些特徵)。稍作觀察,我們不難發現,熱衷寵物者大致是丁克族、單身族、夕陽族、稚童族四大階層的人士。

丁克族之所以是「丁克」,就在於他們崇尚自由,重視自我,因而只要婚姻不要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二人世界裡。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夫婦二人不可能時時刻刻相依相伴,一方不在另一方就難免遭受寂寞的襲擊;再者,即使二人時刻廝守,對衣食無憂的丁克族來說也需要愛情之外的情感釋放和調劑。解決問題辦法自然是有的,TV、VCD等等都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消解寂寞,但它們都是冰冷的機器,沒有靈性,沒有心靈的照應。於是他們選擇了最通人性的動物,貓抑或狗。

單身族分兩類。一類是從不結婚的拒婚者,一類是結了婚又離婚的厭婚者。前者崇尚獨立,嚮往個人空間;後者是曾經渴望婚姻,真正擁有婚姻後,又覺得上了婚姻的當,大失所望之後毅然回歸單身。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他們之所以選擇單身都是因為有一條共同的直接或間接的人生體味:在商品社會裡,包括婚姻關係在內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複雜而微妙,讓人累讓人憂,讓人恐懼讓人抑鬱。害怕與人相處的欺詐,可工作之餘又該與誰為伍呢?動物,還是動物。單身族絕大多數都認為貓狗之類的動物才是最可信賴的精神寄託者,因之,單身族絕大多數都是貓狗等動物的寵愛者。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夕陽族是無可選擇的孤獨者。他們早走過了人生的黃金期,不再追求獨立,也無須刻意張揚個性;他們因無法抗拒的因素脫離工作崗位,不愁吃不愁穿就是無人陪伴太孤單。他們曾渴望寵愛孫子,但這是農村老人才可享受的福氣,城市老人根本沾不上孫子的邊,孫子三四歲進了幼兒園,再大一點上了小學,白天見不著面,晚上要接受父母的作業輔導。無可奈何地,城市裡的「夕陽族」把一腔寵愛之心投向了他們認為更需要關愛的弱小生命。

稚童族是不可小視又往往被忽視的寵物階層,他們是最普遍最熱衷的寵物者,之所以被忽視,只緣於他們所寵之物都是些體積不大、生命脆弱、品種普通、價格低廉的小生靈。

稚童族的寵物特點是斷續性和不確定性。如同對其他事物一樣,他們對寵物的興趣、愛好容易轉移,今天寵魚明天寵兔,這周剛剛買了紫烏龜,下周可能又要買紅螃蟹。他們並不是為排遣寂寞而養寵物,他們對這些小生靈感興趣一是因為好奇,二是因為他們純真的心靈更容易跟動物貼近,他們比成人更容易與動物溝通,他們在與小動物對話中能獲得更多的童趣和快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