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劫持我的歹徒,是我爸多好:豆瓣9.1分,父親的角色力多重要

壹點靈 發佈 2021-10-02T20:05:26+00:00

大家好,我是小點,壹點靈的點。八年前,一部大熱綜藝橫空出世,名叫《爸爸去哪兒》。後來又出了另一檔親子綜藝,叫做《媽媽是超人》。這兩部綜藝的名起得真是絕了,完全就是對常見家庭結構的形象詮釋——爸爸不知去向、媽媽大包大攬。

大家好,我是小點,壹點靈的點。

八年前,一部大熱綜藝橫空出世,名叫《爸爸去哪兒》。後來又出了另一檔親子綜藝,叫做《媽媽是超人》。

這兩部綜藝的名起得真是絕了,完全就是對常見家庭結構的形象詮釋——爸爸不知去向、媽媽大包大攬。

由於太過司空見慣,不細究的話,大家好像也並不會覺得「爸爸存在感低」有什麼問題。

其實不然,除了供養家庭,父親在育兒過程當中有專屬於自己的不可替代的角色力。

今天我們就通過經典影片《完美的世界》來看一看:「有爸爸」和「沒爸爸」,差別到底有多大?

媽媽的庇護所,安全得像牢籠

菲利普是一個8歲的小男孩,沒有爸爸,由媽媽照顧,上面還有兩個姐姐。

萬聖節前夜,同齡的小朋友都扮成各種鬼怪造型,去挨家挨戶要糖果了,因為宗教信仰,媽媽不允許,菲利普只能乖乖呆在家裡。

喧鬧的節日氛圍被隔絕在外,菲利普無奈而落寞地站在窗前,任外面的小夥伴隔著玻璃沖他「發射飛彈」。此時,他不僅要忍受被束縛的苦悶,還要飽嘗被排拒的失落。

而另一邊,故事的另一個主人公,成年男子海瑞斯正在越獄。他鑿開通道、爬出窗戶、劫下了一輛車,逐漸向菲利普所在社區靠近。

兩個人的畫面交替呈現,對照明顯:一個被困,一個逃離;一個怯懦,一個勇猛。

陰差陽錯,年齡不同、狀態也截然不同的兩人相遇。

逃犯海瑞斯劫持了菲利普,把他當做人質。在外人看來凶多吉少的菲利普竟因禍得福。

代理爸爸,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海瑞斯並沒有把菲利普當作人質對待,而是將他作為逃亡之旅中的同伴,一起偷車、一起獲取日用品、一起在深夜裡聊天,他們宛若一對父子倆,共擔風險、共享成果、共度時光。

整日和媽媽、姐姐待在一起的菲利普,第一次擁有了如此不同的新朋友——孔武有力,膽大包天。

菲利普反而對劫持者產生了信任。

海瑞斯偷車後,他們倆被車主追趕,為了順利逃脫,情急之下這隻「小白兔」竟然狠狠地咬了車主扒在車窗上的手。

海瑞斯雖然是逃犯,對小男孩卻引導與鼓勵。

菲利普漸漸長成了小小男子漢,內心的小野獸在一次次意外中被激活,擁有了面對危險的勇氣和智慧。

他的思想也逐漸突破了媽媽定下的層層規則,擁有了廣闊的疆界。

媽媽不准他參與關於萬聖節的任何活動:包括裝扮成鬼怪和加入「不給糖就搗蛋」的行列。

而海瑞斯聽說這樣的準則後,覺得荒謬,向菲利普真誠發問:別管你媽媽,別管耶和華,你想玩「不給糖就搗蛋」嗎?

菲利普默默點頭。

這個相識沒幾天的男人將他的個人意志從母親和信仰的層層束縛中解放出來。

菲利普主動湊過去和海瑞斯拉手,這也是自認識以來,小男孩第一次主動親近這個看起來並不很善良的叔叔,因為他內心隱秘的願望被海瑞斯看見了,禁錮他能量的某個封印仿佛在瞬間被解除了。

這個男人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暢快和溫暖。

母職向內,父職向外

縱觀全片,劇情的大框架其實就是菲利普的成長之旅,具體來說,是脫離安全區的意外之旅,也是他逃離媽媽懷抱、拉著海瑞斯的手共同奔赴的一場奇異之旅。

這恰好揭示了父職不同於母職的關鍵點:母職是向內的呵護,父職是對外的擴展。

通常在母親的想像中,外面的世界是危險的,所以更傾向於把孩子摟在懷中,這當然能幫助孩子免受一些外界侵害,但也有其弊端。

比如,長期處於封閉之中,導致社會性功能發展受阻。

長此以往,他就比其他人更難交到朋友,在集體當中也更容易成為被排斥和孤立的那個人。

再比如,躲在媽媽打造的安全區中雖可以獲得暫時性的舒適,卻也會因此缺少處於未知環境時解決問題的信心、能力和經驗,之後走入社會可能會顯得過於天真、幼稚、無能、缺乏稜角。

而父職正好能夠予以恰到好處的彌補。

父親的主要職責是,把孩子從媽媽的懷抱中拉出來,帶他走出家門,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父親的想像中,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很多瑰麗的風景,還能從中獲取資源,並不全是洪水猛獸。

父親幫助孩子消除或減弱對外部世界的恐懼,讓TA能夠敞開胸懷、帶著濃烈的好奇心去探索未知,由此而獲得的成功經驗,又能幫助TA構築繼續向外探索的信心。

當然,光是擁有好奇心是遠遠不夠的,未知當中必有艱險。這就需要父親幫助孩子培養搏擊風浪、化險為夷的勇氣和能力。

影片中,海瑞斯教菲利普開車、看地圖、用槍,這都是實實在在的生存技能,也是菲利普在媽媽構築的溫馨港灣中可能永遠都學不到的東西。

海瑞斯和小男孩的互動遊戲也特別值得一提:過柵欄時,他把菲利普舉到半空後再穩穩放到地上;在農夫家裡用餐後,他又和農夫兒子玩起了後空翻——由他緊緊抓住小孩的手腕,小孩以此為支點讓整個身體360度旋轉一圈,中間會有一個頭朝地的「心跳瞬間」。

這兩個動作具備以下三個共同點:1、接近危險;2、失去控制;3、恢復安全。

擔任過英國精神分析協會主席的內科醫生麥克·巴林特稱其為「震撼時刻」。

這當然是屬於孩子的震撼時刻,在這個過程中,他既可以感受到爸爸的強大自信和有力可靠,也可以獲得一種跨越危險的自由感。

常常體驗「震撼時刻」的小孩會擁有一種「我有能力探索危險」的感覺,面對挑戰不容易怯懦退縮,可以放心大膽地勇往直前。

而這樣的互動方式通常很難由母親陪小孩一起完成,一來體能受限,二來母親很難做到那麼「沒心沒肺」,別說陪著玩,光是看著小孩被拋來拋去,就已經夠擔驚受怕的了。

父職的另一個重要體現是——規訓,也就是立規矩,這裡的規矩是客觀層面的,而不是某個人的想當然,普適性也更廣,不局限於家庭,可適用於此後的社會生活。

海瑞斯帶著菲利普玩了一次「不給糖就搗蛋」之後,又很認真地告訴菲利普:你知道嗎?在美國,你有權利吃棉花糖、坐過山車。

很顯然,他的視野大於菲利普的媽媽,他引領小男孩把視線從家庭轉移到了社會當中,讓他去遵循的也不再是媽媽定的小範圍內的規則,而是適用於全社會的法律——「Hey,boy,這是你身為美國公民的權利。」

在撫育孩子的過程中,媽媽通常會心腸軟一些,小孩生活上的需求都儘量滿足。比如,他不愛吃什麼,不給他做就成了,而爸爸則更能夠表現出鐵石心腸的一面:「怎麼這麼挑食啊?你說不吃就不吃嗎?吃青菜有利於身體健康不知道嗎?」

身邊很多新手媽媽都一致覺得,爸爸更能管得住小孩。原因很簡單,A總是忍不住向自己妥協,B的態度總會更強硬堅決,小孩當然會傾向於服從B的管束。

最後補充一點,是電影裡沒怎麼充分體現的一個「爸爸力」。所謂三角結構最穩定。當媽媽和孩子有矛盾的時候,作為第三方的爸爸可以成為母子之間的潤滑劑和調解員。

海瑞斯更多的是幫助菲利普成為一個自由且獨立的「反叛者」,但現實當中,爸爸可以多做一步,那就是——圓回來,引導孩子理解和認可媽媽,讓媽媽重新得到孩子的尊敬。

爸爸請歸位
幾年前有一部電視劇叫做《我愛男保姆》,由小說改編,原小說名為《出租爸爸》,劇情不複雜,基本可歸結為熱心善良的男主角以保姆之名給爸爸缺位的千家萬戶送溫暖的故事。

「天降爸爸」的題材能引發多少共鳴,現實中爸爸力的缺失就有多嚴重。

小菲利普出身於單親家庭,男保姆的客戶也都是單親家庭,然而很多家庭儘管父母雙全,爸爸卻並沒能很好地擔起自己的職責。

「爸爸去哪兒了?」

一直以來,關於好爸爸的定義有很多誤區,諸如爸爸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有超強的賺錢能力。

可事實上,成功男士和好爸爸是兩回事。「父親」是一個獨立的社會角色,成為一個好爸爸需要學習,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

並且,成為好爸爸離不開媽媽的協助。一個稱職爸爸的背後一般都站著一個肯放權的媽媽。

當妻子幻想自己無所不能時,自然少了丈夫成長的機會。

一個健康的家庭里,所有成員一定是各司其職的,C位輪流站。

《完美的世界》結尾,海瑞斯被射殺,傷心欲絕的菲利普使出全身力氣將他拉起來抱在懷裡,習慣了做亡命之徒的海瑞斯看到自己的生命擁有了如此溫馨的收捎,內心應該倍感慰藉吧~

- THE END -

  • 作者:包法利小姐
  • 圖片來源:上圖標示電影
  • 壹點靈,關注個人心理成長,溫暖而有力地愛著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