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的故事

大同小韓 發佈 2020-01-04T05:13:35+00:00

坐落在安第斯山脈海拔3800米之上的「的的咔咔」湖(音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之一,位於秘魯和玻利維亞的交界處。這裡是人類最為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馬鈴薯的故鄉。古印第安人在這裡拉開了人類食用馬鈴薯的序幕。

坐落在安第斯山脈海拔3800米之上的「的的咔咔」湖(音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之一,位於秘魯和玻利維亞的交界處。這裡是人類最為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馬鈴薯的故鄉。古印第安人在這裡拉開了人類食用馬鈴薯的序幕。


在距今大約七千多年前,一支印第安部落為了躲避毒蟲,野獸以及其他部落的襲擊,由東部,也就是亞馬遜河流域沿岸的原始森林,遷徙到高寒的安第斯山脈,在的的咔咔湖區附近安營紮寨,並在這裡發現和開始食用野生馬鈴薯。

的的咔咔湖區附近的平原是個食物匱乏的地方。這裡的物產遠遠不及亞馬遜河流域沿岸的原始森林豐富。在這裡,木薯不能良好的生長,玉米很難正常的結出果實,飢餓迫使他們邊狩獵邊尋找新的食物。

這時,奇蹟出現了,他們尋找到了一種生長在地下,可以吃的食物--野生馬鈴薯的塊莖。安第斯山脈,山麓上面有許多野生的馬鈴薯的品種。古印第安人從此開始,把馬鈴薯當做了主要食物。


馬鈴薯是塊莖類作物,埋在地下的莖部膨大,含有大量的澱粉,可以為食用者提供豐富的營養能源。毫無疑問,這個新的發現挽救了當時處在飢餓囧境的古印第安人。為他們的生存出路點亮了一線生機。

隨著時間的推移,馬鈴薯與古印第安人的關係越來越緊密,在流傳至今的一個古老的傳說中,馬鈴薯被認為是上蒼賜予生活在高寒地區山區的印第安人的禮物。在的的咔咔湖的周邊地區,種植馬鈴薯至今依舊是非常重要的農耕活動之一,在當地土著民的祭祀和慶祝活動中,一個重要的節日就是馬鈴薯節。

在七千多年後的今天,馬鈴薯已經在全球遍地開花了, 我國也一躍成為了世界馬鈴薯第一種植大國。馬鈴薯憑藉著適應性廣、豐產性好、營養豐富、經濟效益高,在我國各個生態區域都有廣泛種植。馬鈴薯的品種也從最初的帶有些許毒素的野生馬鈴薯,一步一步被馴化,選育成為了具有豐產,抗病等特性的優質品種。

小農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金黎平研究員團隊育成的「中薯5號」。金黎平研究員團隊的專家們,在育種期間付出了非常多的汗水。

據悉,風餐露宿,「黑」成為科研團隊標誌。在育種和推廣期間,為了節省時間,金黎平博士和她的團隊成員在固原山區常常帶著乾糧下田,中午在田間地頭簡單吃幾口,坐在地上休息一會就接著干,這一干就干到晚上八九點,回到住地也顧不上休息,而是連夜整理資料。

有報導稱「他們的臉曬得比馬鈴薯還黑。在和農民一起勞動時,很難分清誰是農民、誰是博士」,「金黎平尤其黑出了『水平』」。

下面就來跟小農一起看看團隊辛勤培育出的「中薯5號」到底有多優秀吧!


「中薯5號」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從「中薯3號」天然結實後代中經系統選育而成的,2001年通過北京市審定,2004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2012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

中薯5號為早熟品種,出苗後60天即可收穫。結薯早、結薯集中、膨大快,商品薯率高,薯塊性狀好。炒食口感和風味好,炸片色澤淺。鮮薯乾物質含量19%左右,澱粉含量13%,粗蛋白質含量2%,維生素C含量20毫克/100克鮮薯。

中薯5號突出優點是早熟、豐產、抗晚疫病、生長勢強、既抗旱又耐水肥,適應廣,適合二季作區和一季作晚疫病嚴重區域早熟種植,既適合於平播又可以間套種。

在貴州和四川省等地種植,施肥少、投入低。中薯5號耐瘠薄,已成為黔東南、黔南、成都平原和川西高原的主要栽培品種。

中薯5號休眠期短,適合秋作栽培。中原二作區和西南山區秋作馬鈴薯上市正是全國馬鈴薯市場供應的淡季,品種休眠期長、出苗晚是制約高產的主要因素。中薯5號休眠期比費烏瑞它短15天,適於秋作栽培,現在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河北中南部等地應用,成為當地秋作主栽品種。

中薯5號田間與室內接種鑑定植株抗馬鈴薯晚疫病和PVX、PVY和PLRV等主要病毒病。突破了早熟品種不抗晚疫病的瓶頸,填補了國內空白,且綜合抗性優於國內外同類品種,並為今後的早熟品種晚疫病抗性改良提供了親本。

不僅如此,中薯5號的產量也非常高,甚至高於部分晚熟馬鈴薯品種呢。

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中薯5號最高畝產達5300公斤,比其他品種增產20%以上。2015年河北省察北管理區世界馬鈴薯大會展示田種植國內53個育成品種,中薯5號產量位居第4位,摺合畝產3621.48公斤,在早熟品種中位居第一位。2012和2014兩年浙江蘭溪高產創建千畝實收平均畝產2943.9公斤。

這份「上蒼賜予生活在高寒地區山區的印第安人的禮物」千百年來,經過一代一代的精心選育,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逐漸豐富了世界上越來越多城市居民的菜籃子。為人類帶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