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張飛的「武藝」是哪位高人教出來的?

朝文社 發佈 2020-04-26T05:36:34+00:00

亂世稱雄,豪傑並起,在爭霸戰中最重要的資本應當是人才,只有錢沒有用,有地盤也會得而復失,唯有人才是「硬核」。

作者:我方專欄作家南門太守

漢末,天下由治世步入亂世。亂世稱雄,豪傑並起,在爭霸戰中最重要的資本應當是人才,只有錢沒有用,有地盤也會得而復失,唯有人才是「硬核」。

劉備出身於早已沒落的皇族,經過300年的演變,劉備這一支已經完全平民化,由於父親死得早,劉備一家過得還不如普通人。劉備比不了自出生後就帶光環的袁紹,也比不了大財主、大官僚出身的曹操,劉備創業,完全是白手起家。

劉備最終取得了可比肩曹操的成就,劉備的成功,除個人奮鬥外,也是團隊力量的成功。劉備早年結識關羽、張飛,三人不離不棄,共同打拚,才走到了最後。關羽、張飛是當時公認的「虎臣」、「萬人敵」,是令對手絕不敢小視的一流人物,劉備能當上皇帝,與關、張二人的輔佐密不可分。

劉備早年有幸與關羽、張飛二人相識,這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人們早就認識了這件事的重要性,所以編出了「桃園三結義」的歷史故事。「結義」雖是虛構,但劉備與關羽、張飛確實親如兄弟,《三國志·關羽傳》記載:「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三國志·張飛傳》記載:「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三國志·劉曄傳》則說:「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

按民間視角,關羽、張飛過人之處在於「武藝」高強,所謂「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再難對付的敵人,關、張二人出馬必能搞定,就連不可戰勝的呂布,一遇到張飛也犯怵。對於關羽、張飛「武藝」的來歷,史書沒有這方面的記載,所謂「武藝」其實也只是小說和民間故事裡的說法,那時作戰,靠的是平時的訓練、陣法以及謀略,根本不是主將間的「單挑」。

即便在小說和民間故事裡,對於關羽、張飛「武藝」的來歷也語焉不詳。在《三國演義》里,張飛出場時曾自我介紹:「某姓張,名飛,字翼德。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關羽的自我介紹是:「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

一般來說,武功高強的人除天生體格好、肯勤學苦練外,還要有高人指點,但誰是關羽、張飛的「師傅」,這一點似乎也沒人能說得清。其實根本無法說清,儘管曹操手下的謀士劉曄曾誇讚「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但關羽、張飛之所以被稱為漢末三國的一流猛將,是因為他們在軍事訓練和軍事指揮方面表現突出,而不是個人「武藝」多麼高強。

在史書里,關羽和張飛的出身較為模糊,至於說張飛是「屠夫」,這一點並沒有史料作為依據。不過,按照史書記載來推測,關羽、張飛均應出身於社會底層,沒有受過良好教育,更沒有機會接受軍校的培養,他們又是怎樣成為出色將領的呢?如果放在劉備身上,這一點倒也好解釋,劉備家裡雖不富裕,但他有一個偉大的母親,母親用省吃儉用的錢供劉備到盧植老師開辦的私學學習,盧植不僅是優秀的學者,也是一位軍事家,是漢靈帝後來任命的3位對付黃巾軍的統帥之一,劉備受到盧植老師軍事方面的「真傳」,是有可能的。

關羽、張飛認識劉備時,劉備已從盧老師的私學畢業了。那麼,關羽、張飛有沒有可能也遇到過類似的高人給予指點呢?不能說完全沒有這樣的可能性,但這樣的可能性是極低的。在漢代,像盧老師那樣文武兼修的人物是可遇不可求的,漢代文人主要學習的是經學,兵學不僅冷門,而且為朝廷法律所禁止,一個普通老百姓,不好好種地,不看四書五經,而是整天琢磨兵法,要造反嗎?那麼關羽、張飛又是通過什麼能麼成為一代名將的呢?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實踐。實踐是最好的課堂,在實踐中不斷摸爬滾打,哪怕總是遇到失敗,只要沒徹底被打爬下,總有修成正果的一天。

關羽、張飛追隨劉備後,很快參加了盧老師率領的軍隊,開始了作戰生涯。一開始,劉備只是一名司馬,按漢代軍制,司馬手下有約1000人,相當於一名團長,關羽、張飛大約是營長、連長這個級別的基層軍官。級別不高,打仗不用考慮戰略這樣的大問題,但在與士兵同甘共苦中也最能了解軍隊的真實情況,衝鋒陷陣在最危險的地方,也最能鍛鍊膽商和勇氣。

關羽、張飛比較幸運,沒有像大多數人那樣犧牲在戰場上。隨著劉備事業一天天展露起色,二人的軍職也逐漸上升,成為中郎將、偏將軍這樣的高級將領。這時,他們有了獨立統兵的機會,劉備不在身邊時,就需要他們自己做決策了。一開始,二人的角色轉變不太成功,比如張飛,劉備當豫州刺史時南下與袁術作戰,將留守後方的任務交給張飛,張飛還不太熟悉如何統領一支隊伍,由於處置失當,造成部下大規模反叛,丟了下邳城,讓劉備有家難回。

類似的挫折還有不少,劉備一生13次逃亡、4次「棄妻子」,關羽、張飛跟著沒少打敗仗,但他們三人難能可貴之處在於有一種「不勝不休」的精神,他們從不承認失敗,一次次失敗,又一次次重新振起。「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無疑是最好的課堂,從失敗中總結出來的經驗無疑是最寶貴的。

赤壁之戰後,劉備有了真正意義上屬於自己的地盤,這時關羽、張飛已經是將軍一級的軍官了,負責鎮守一方,這時候他們已經成長為出色的軍事將領,不再輕易犯錯了。關羽獨自鎮守荊州的前半段,張飛獨自率兵進軍益州,任務完成得都較為出色。張飛後來還獨自指揮了巴西郡之戰,對陣的是名將張郃,張飛指揮得當,把張郃打得落荒而去,這一仗顯示出張飛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

所謂「武藝」,只是小說里的描寫,過硬的軍事才能才是關羽、張飛成為名將的資本。讓一名普通老百姓成長為出色的軍事將領,靠的是幾十年里打的不計其數的仗,靠的是實踐,這大概就是「亂世出英雄」所揭示出來的秘密吧。

參考資料:《三國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