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老家具的,符合這幾點就是寶,別再當柴燒掉了

南康家具手拉手 發佈 2020-02-01T05:54:32+00:00

說起傳統家具,最為人熟知的,就是黃花梨、紫檀、酸枝這些熱帶深色名貴硬木。除了黃花梨來自海南之外,紫檀、酸枝、雞翅木等深色名貴硬木都不是中國出產,需要從國外進口。

說起傳統家具,最為人熟知的,就是黃花梨、紫檀、酸枝這些熱帶深色名貴硬木。

除了黃花梨來自海南之外,紫檀、酸枝、雞翅木等深色名貴硬木都不是中國出產,需要從國外進口。馬未都先生認為,古人沒見過這些進口樹木的全貌,只能看到樹幹,不知道它們固有的樹名,於是根據木材的特徵,給它們另起了現在這些非常文學的名字。

實際上,硬木大量進入中國,是從鄭和下西洋後才開始的。而且,這些硬木家具的使用者主要是統治階級。那麼,普通的中國老百姓,他們的家具用的是什麼木材呢?

如果要概括傳統家具用材,可以用「黃、黑、紅、白」四個字來歸類。黃,指的是黃花梨;黑,指的是紫檀;紅,指的是酸枝、雞翅木、鐵力木等;白,則是指除上述以外的淺色質地的木材,是民間家具的主要用材。

白木家具也被稱為「柴木家具」。意思是說,白木家具所使用的木材,和那些深色的名貴硬木相比,檔次比較低,平常只能當作薪柴,是燒水做飯取暖用的。按製作工藝來區分,白木家具又可分為髹漆和不髹漆兩個大類。不髹漆的以磨光打蠟和揩漆為主;髹漆的可分為紅漆家具和漆器家具兩大類。

按使用的木材種類來區分,白木家具又可分為硬質和軟質兩種。前者主要用於不髹漆的家具,代表木材有榆木和櫸木等;後者的代表木材有松木、杉木、椴木等。

白木家具用材的一個重要法則,是就地取材。北方一定使用核桃木、榆木,南方一定使用銀杏、櫸木,因為這些樹種在當地最多,最容易獲取。當時,跨地域的交流不多,家具和木材的流行具有封閉性。北方人不認得南方的櫸木,看著它和榆木類似,就把它叫做「南榆」;南方人不認得北方的榆木,就稱其為「北櫸」。

家具收藏界說的白木家具,主要是指硬質木料製作的家具。在挑選白木家具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年代。白木家具大多是民間鄉村用器,使用較為頻繁,保存下來的較少。因此,有年份的白木家具收藏價值更高,一般要在清朝以上的,明朝的存世量更少。

2、用材和工藝。白木家具的用材以楠木、核桃木等為上乘,銀杏木和櫸木次之;白木家具主要在民間使用,對造型和外觀的要求肯定不及宮廷家具,評估的標準是工藝要簡潔,打磨要到位。

3、品類。白木家具的品類以書房家具為最佳,書案、條幾、椅凳皆可,品類越奇越好;一般來說,小型的白木家具做工和用料會更好,更適合個人收藏。大型的白木家具在博物館有展示功能,對個人意義不大。

4、完好。白木家具的框架和面板要完整,進行適當修復可以,如果需要大修,則意義不大。

明清時期的白木家具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銅飾件很有欣賞價值。那些面頁、合頁、鉸鏈、拉手、包角、鎖面,大多用白銅或黃銅鑄成,光亮熠熠,造型千姿百態,或花卉、或動物,其上還鐫刻著漂亮的花紋,有著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