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為日軍「軍神」,最後死於自己顯擺,我軍哨兵:誰讓你作死

重溫歷史老照片故事 發佈 2020-05-06T14:51:52+00:00

自古以來,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王侯將相,人的生命都是有盡頭的,在死亡面前,眾生皆平等。小結:你說飯冢國五郎死的不明不白,可他也確實死在了戰場上;你要說他是慷慨就義,可帶了掉漆頭盔,被人當靶子打的死法,確實也很窩囊。

自古以來,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王侯將相,人的生命都是有盡頭的,在死亡面前,眾生皆平等。可是總是有些人,在死亡面前也顯得那麼詼諧、和具有特色。比如在糞池中溺斃的晉景公,自己舉鼎把自己砸死了的秦武王贏盪等等,不勝枚舉。而我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飯冢國五郎,也是因為死因太過奇葩,而被人們所銘記。

飯冢國五郎1887生於日本的群馬縣,是二戰時期的日軍將領,也是侵華戰爭中的儈子手。按理說一名將領,被家喻戶曉的原因應該在於其卓越的軍事才能之上,可這位飯冢國五郎不同,他被家喻戶曉的原因,在於他在戰場上自己把自己給「作「死了。

大家平日裡看抗戰劇的時候,都知道日軍的裝束。而日軍的裝束也可謂是相當有特色,一身土黃土綠的軍服,加上一頂綠油油的鋼盔是標配,素有日軍「軍神」之稱的飯冢國五郎的配置則更加精良。

飯冢被擊斃的時候,已經是日本101聯隊的聯隊長了,手下管理著上千人。按理說,這時的飯冢國五郎只需在大本營里做做策劃、調整兵力布置就好,像是衝鋒陷陣這種事,一般是不用親自身先士卒的。那麼,他究竟是因為什麼被擊斃的呢?

讓我們把時間倒回至1938年9月3日,那時大名鼎鼎的戰地記者小悞行男到達了飯冢的駐地,準備採訪一下他。一番溝通下來,小悞行男不斷地對飯冢進行誇讚,一時間捧得飯冢國五郎飄飄 欲仙,覺得自己下一秒就能團滅了對手一樣。後來,飯冢國五郎為了體現自己的軍事才能和戰爭的嚴峻,還把小悞行男帶到了前線的陣地去。

那時,飯冢國五郎因為連日來的不斷戰鬥,連鬍子都沒有時間修理,皮膚更是曬得又黑又紅,整個人五大三粗的,看起來十分凶神惡煞。恰好又在前沿陣地,於是小悞行男提議說要為飯冢國五郎拍幾張照片當作訪談的封面。為了更好的凸顯飯冢國五郎的氣勢,小悞行男還提議讓他把鋼盔帶上、上衣脫掉。這些建議,飯冢統統都接受、並照做了。

當時飯冢國五郎的部隊駐紮在華中地區,那時正處夏季,鋼盔在長時間的暴曬和偶爾的雨淋的交替作用下,有些地方綠漆剝落,露出了亮晃晃、能反光的鋼底。而飯冢國五郎就戴著反光的在艷陽高照之下上躥下跳,不斷變換著姿勢。這些都還好,但最要命的是,當時我軍和日軍的戰壕離得很近。

所以以我軍哨兵的視角來看,就是光天化日之下,敵軍那邊有一個人宛如一個大燈泡,在陽光下一閃一閃的,上躥下跳格外扎眼!於是,我軍的哨兵就納了悶了,仔細定睛一看,哦原來是個鬼子啊!

可雖然看清楚了,我軍站崗的哨兵也不能做什麼,原來哨兵身上帶的是漢陽造,射擊距離不夠、精度也不夠。

正當哨兵們看著近在眼前的敵人著急的時候,一隊帶著三八大蓋的老兵沿著戰壕走了過來。這可真是剛要洗澡天就下雨了啊,三八大蓋可比漢陽造射擊距離要遠得多,精準度也高了不少。於是哨兵們向老兵說明了情況,借來了三八大蓋,一通秀操作之後,那邊還在當模特的飯冢國五郎就一命嗚呼了。

小結:

你說飯冢國五郎死的不明不白,可他也確實死在了戰場上;你要說他是慷慨就義,可帶了掉漆頭盔,被人當靶子打的死法,確實也很窩囊。不過當我軍得到這一捷報之後,振奮了士氣不說,還為我軍軍中平添了幾分歡聲笑語。畢竟能把自己「作」死的敵人,可不多見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