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界迎來大洗牌,青曲社員工拉橫幅集體維權,要求公司支付工資

華子愛喫娛 發佈 2021-09-28T08:18:06+00:00

如今他們不僅在天津開設了分店,濟南分店也已經破土動工。作為民營相聲團體,德雲社能取得今天的成績,確實讓很多人發自內心的佩服。

如今說到相聲界誰最火,我想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近些年在郭德綱的帶領下,德雲社確實發展迅猛。如今他們不僅在天津開設了分店,濟南分店也已經破土動工。

作為民營相聲團體,德雲社能取得今天的成績,確實讓很多人發自內心的佩服。如今他們的影響力,早已遠超一些官方相聲團體。

當然在相聲圈,除了獨占鰲頭的德雲社,近些年也出現了不少後起之秀。比如我們熟知的位於西安的青曲社和相聲新勢力。

其中尤其對青曲社來說,近些年來在眾多主流相聲大咖的大力支持下,也得到了迅猛發展。

但長期以來,因經營模式以及相聲創作思路的問題,他們與德雲社一直分歧較大,其中不乏一些小摩擦。

但大家一致認為這兩家是最有可能長期存活下去,能夠擔起相聲傳承這面大旗的相聲社團。一個堅持走市場化路線,一切以觀眾需求為服務宗旨。觀眾喜歡聽什麼,我們就說什麼。

另外一個是在主流相聲界的支持下,堅持走傳統路線。他們通常並不會刻意迎合觀眾,反而是想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

但自打疫情以來,相聲界似乎再次迎來了大洗牌,因為很多中小劇場不堪重負,紛紛倒下。由此大家也看到了「當大浪退去以後,才看清楚誰沒穿褲子」。

這不就在9.25日,有媒體報導稱:

青曲社相聲江湖大雁塔店門口有人群聚集,原來是青曲社員工拉橫幅集體維權,要求公司支付工資。

其中他們的橫幅上赫然寫著「苗阜等人歸還員工血汗錢」的字樣,格外引人關注。

據知情人士透露,從8月份開始公司以共患難為由讓全體員工克服困難,強制休假不發工資,後續無故辭退多位員工。其中很多員工經常加班,沒有加班費。

其中一些員工的社保都不能按事前約定繳納,此前承諾錄用後繳納五險, 現在卻變為滿一年後繳納!

很多網友看完之後紛紛表示不可思議,曾經作為主流相聲界標杆的青曲社,怎麼也走到了這番地步。

況且此前苗阜曾在疫情期間,高調宣稱:

員工在家好好練功,工資照發,有他撐著沒問題。有他一口吃的,就有大家一口吃的。

另外他還一直宣稱自己是國內首家「公私合營」的藝術團體,並在疫情期間承擔了合作方西安曲藝團一半的工資。

這在當時,很多人認為青曲社資金實力雄厚,確實很有實力的。但如今再看確實有些打臉!

當然也不排除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維權員工不一定是青曲社的員工,可能是合作方的員工。

因為目前很多相聲劇場都是採用加盟的方式合作,對方僅使用冠名權和演員,其他工作人員都與總公司無關。

比如前幾日相聲新勢力洛陽分店,就發生了拖欠演員工資和管理費的問題。其中相聲新勢力通過官方微博表示:已經解除與對方的合作,並啟動法律程序索要欠款。

所以說,此次相聲江湖店發生的一幕,或許並非是青曲社的員工。但也決不能說這與青曲社一點關係也沒有,畢竟雙方是合作關係。

通過這起事件,也可以看出如今說相聲賺錢確實太難了。就拿相聲界最火的郭德綱來說,如今也忙著各種廣告代言,比如近期一直備受爭議的網路遊戲,他都代言。

對此網友調侃道:老郭缺錢缺瘋了嗎?毒害青少年的網路遊戲他都敢代言!

作為郭德綱來說,他曾吃過廣告代言的虧,也曾表示要徹底告別這塊業務。

但如今為何又要接廣告了呢?我想答案當然是很明顯的,那就是德雲社運營確實也遇到了困難。

為此有人不禁感嘆:相聲真的一直都是虛假繁榮嗎?如今想活著都很難!

首先來說,長期以來看似紅紅火火的相聲市場實則是虛火罷了。因為如今相聲明星越來越多,粉絲越來越多。但是相聲作品的質量卻是越來越低,幾乎沒有什麼經典的作品問世。

其次來說,作為相聲演員真正實現財務自由的少之又少!就拿最賺錢的德雲社來說,真正發家致富的又有幾人呢?幾百人的演出團隊,大多數人依然奔波在溫飽線上。

當然導致目前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還是缺少經典作品和高水平的相聲演員。現如今相聲似乎逐漸演變成一種符號,幫助演員打造成偶像的符號。很多觀眾去現場根本不是去聽相聲的,反之是去看臉的。

所以說,只有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地創作才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傳承與發展。自欺欺人的炒作只是掩耳盜鈴,最後難逃關門大吉的宿命!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