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字號」大獎專利助建世界盃球場

柯橋日報 發佈 2020-03-02T13:58:40+00:00

2月16日,在卡達多哈,隨著體育場「馬鞍形」外觀成型,標誌著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主體育場項目主體鋼結構施工完成。



  2月16日,在卡達多哈,隨著體育場「馬鞍形」外觀成型,標誌著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主體育場項目主體鋼結構施工完成。近日,記者從我區浙江精工鋼結構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在該體育場項目主體鋼結構施工建設中,用到了該公司的一項發明專利——「一種基於VB插件的虛擬預拼裝算法及應用」。

  「我們從2015年3月就申請了這項專利,後由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了發明專利證書。」原「精工鋼構」技術中心BIM部經理徐立豐作為該項發明專利發起人,與公司團隊其餘7名成員一道,從2014年開始,歷經一年多的攻堅克難和不懈鑽研後,終於完成了該發明專利的研究成果。最終,該發明專利獲得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的「中國專利優秀獎」。

  據徐立豐介紹,該發明專利屬於虛擬現實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領域,其應用包括「對鋼構件驗收——得到截面中心點局部空間坐標——完成鋼構件的初定位——找到最佳空間位置——複查」等5個步驟,在國內尚屬首次。徐立豐表示,在鋼結構拼裝領域,尤其是一些複雜的鋼結構工程建設項目中,需要事先用實體進行預拼裝調試,而傳統實體預拼裝產生的人工、機械、二次運輸等費用,使得傳統方式所耗費的各項資金費用巨大。而該發明專利,無疑解決了現階段傳統虛擬預拼裝技術的自動化程度低、很難達到項目級應用和缺少可操作性相關流程和指導文件等一系列問題。

  在鋼結構拼裝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無疑是找到「最佳空間位置」。而由於人工操作帶有一定主觀性,和機器運作在做法上不同,以至於不同構件之間的「算法」存在差異。而該項發明專利,通過自主研發的CAD插件,成功解決了鋼構件的最佳空間的定位問題(即一運行該插件,鋼構件自動放置並調整到最佳的空間位置),大幅提升了精度和效率。此外,低能耗、低污染以及綠色環保也是該發明專利的又一優勢所在。

  「該發明專利在縮短施工工期上效果顯著,尤其是針對那些構件體系複雜的結構項目。」「精工鋼構」高級工程師、現BIM部經理王強強,同樣也是該發明專利的參與者,他告訴記者,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為例,其航站樓建築面積約70萬m2,屋蓋造型奇特,結構體系複雜,鋼構件類型多樣,及現場安裝精度要求極高。而在該專利的運用下,通過對鋼構件進行掃描檢測及數字化預拼裝,保證了構件加工質量,保障了現場安裝工期,時間上得到大幅縮減,在行業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這項專利發明,目前已在國內外一些項目工程中得到運用。」王強強表示,除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卡達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主體育場外,諸如瑞豐銀行大樓、港珠澳大橋香港旅檢大樓、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國際機場、哈爾濱萬達茂滑雪樂園鋼結構工程、騰訊北京總部大樓項目等大量國內外重點工程,均有涉及「精工鋼構」該項專利發明,對推動國內鋼結構行業和預製裝配體系建築的發展有著積極作用。

  (全媒體記者 王吉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