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遲遲不稱帝重要因素:好叛亂、難安易動、為數眾多的山越人

敘三國 發佈 2020-04-15T04:06:58+00:00

赤壁之戰奠定了三足鼎立之勢,之後發生的夷陵之戰確定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國的基本勢力版圖,雖後來有一些局部性小變動,但是基本大框架未曾發生變化。

赤壁之戰奠定了三足鼎立之勢,之後發生的夷陵之戰確定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國的基本勢力版圖,雖後來有一些局部性小變動,但是基本大框架未曾發生變化。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僅僅過半年之後,公元221年,劉備成都稱帝,但是孫權遲遲不稱帝,直到公元229年,才登基建立東吳政權,為何呢?

有諸多因素造成此結局,其中未能早"安內"為重要因素。東吳具有揚州、荊州、交州、廣州(公元226年分割交州而設置)四州,其中揚州為其統治中心,然而山越人占據揚州人口一半多,且好叛亂、難安易動的他們如放置在東吳心腹之地定時炸彈,若未除掉此心頭大患,則孫權萬萬不敢輕易稱帝。

黃武三年(224)夏天,孫權擔心諸葛亮誤解東吳與曹魏相互往來,於是派遣輔義中郎將張溫出使蜀漢,務必讓他傳達"消除山越禍患之後,便對曹丕大舉進攻。"之意。

時年三十二,以輔義中郎將使蜀。權謂溫曰:"卿不宜遠出,恐諸葛孔明不知吾所以與曹氏通意,故屈卿行。若山越都除,便欲大構於丕。">>> 《三國志·張溫傳》

此話,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局勢之下東吳的處境,未能除掉山越人之患,只能暫屈服於曹魏政權。那麼當時局勢是如何?山越人之患又具體指什麼呢?

局勢

建安二十四年(219),東吳偷襲荊州且斬殺關羽父子,從而孫劉聯盟徹底決裂,成為不共戴天的仇敵;建安二十五年(220),十月曹丕稱帝,此種情況之下,多方權衡之後,孫權違心稱臣於曹魏政權,還歸還于禁等俘虜,以表誠意,於是被曹魏政權封為吳王,不久曹魏還徵召王太子孫登去做人質,但孫權以種種藉口拖延此事。

章武元年(221)七月,稱帝僅僅過三個月的劉備以為關羽報仇名義征討東吳,雖然東吳派遣使者想和解,但劉備一意孤行,結果大敗於東吳年輕的統帥陸遜,幾乎全軍覆沒,次年(222),敗退至白帝城,蜀漢政權受到重創,元氣大傷。

同年(222),曹丕不滿孫權的拖延之計,於是派遣三路軍征討東吳,期間雙方互有勝負,終戰績不理想而曹魏退兵。十二月,孫權派遣太中大夫鄭泉到白帝城拜謁劉備,權衡之下,劉備點頭同意重新與東吳和好。

黃武二年(223)年四月,劉備憂憤而病死,同年,東吳正式與曹魏斷絕關係。黃武三年(224),派遣張溫出使蜀漢,受到蜀漢政權的厚待,還派遣登芝與張溫一同返回東吳,兩國終於重新握手和好。

權與亮書曰:"丁厷掞張,陰化不盡;和合二國,唯有鄧芝。">>> 《三國志·登芝傳》

同年九月,曹丕親自出兵於廣陵,征討東吳,但是東吳早已做好防範,曹丕無功而返,還望著長江慨嘆:"彼有人焉,未可圖也。"

當時,曹魏國土面積大、人口眾多,三國中實力絕對處於領先地位,若一對一單挑,東吳和蜀漢根本不是同一個級別對手,必敗無疑,只有吳蜀聯合才是生存之道。東吳大佬孫權和蜀漢實際經營者諸葛亮心知肚明,於是雙方你情我願之下,形成聯合共抗曹魏。

大體上局勢如此,那麼在再看一下,所謂山越之患吧。

山越人

先秦時期,浙閩地區有東越人、閩越人,兩廣地區有南越人、駱越人。秦統一天下之後,大量遷徙漢人到南方地區與越人雜居;漢武帝時期,又大量遷徙東越人、閩越人到江、淮之間。經過幾百年越人逐步漢化,且常居住在山嶺地區,於是被稱之為山越人。

山越人逃避政府的賦稅、徭役,逐步形成自己的「獨立王國」。絕大部分人「不入平地,不進市邑。」終身生活在閉塞、與世隔絕的地方。他們開墾荒地種植穀物,還自己織布、燒鐵做工具,完全不依賴於外邊,可以自給自足。

以宗族為單位,散居在山野之中,稱其首領為「宗帥」或者「大帥」,民風彪悍。還有大量「逋亡宿惡,咸共逃竄。」即凶神惡煞的逃犯、或者反政府人員逃亡到此地,與山越人雜居,增加其戰鬥力。

俗好武習戰,高尚氣力,其升山赴險,抵突叢棘,若魚之走淵,猿狖之騰木也。>>> 《三國志·諸葛恪傳》

山越人還善於搞"游擊戰",即對己有利則伺機攻擊一下,若不利則消失的無影無蹤,之所以很難一網打擊,討伐山越人是很棘手的問題,以致於成為孫策開闢江東之時所立的兩大軍事目標之一,"平吳會(吳郡和會稽郡),平山越。"

遂從攻橫江、當利,皆拔之。乃渡江擊秣陵,破笮融、薛禮,轉下湖孰、江乘,進入曲阿,劉繇奔走,而策之眾已數萬矣。因謂瑜曰:"吾以此眾取吳會平山越已足。卿還鎮丹楊。"瑜還。>>> 《三國志·周瑜傳》

禍患

從孫策立足江東起,東吳集團事業一直受到山越人的影響。如孫策原來上司袁術,對脫離自己獨立自主的孫策懷恨在心,於是聯絡人祖郎等宗帥,共圖謀消滅孫策;還有在江淮一帶負有盛名的太史慈被山越人擁戴,自稱丹陽太守,割據一方與孫策對立,後來祖郎、太史慈均被孫策招撫並其效力。

建安二年(197),孫策受朝廷徵召與陳瑀、呂布共討,已稱帝的袁術之時,行軍到錢塘江,陳瑀聯絡祖郎、焦已、嚴白虎等山賊襲擊孫策,結果被孫策先發覺,反而大敗於海西,陳瑀逃亡冀州。

之後,陳瑀的堂兄弟廣陵太守陳登,以陳瑀報仇之名,又聯合嚴白虎餘黨。孫策聞知後,準備征討陳登,不幸,在丹徒被許貢門客刺傷,不久身亡。

繼承父兄家業的孫權,表面上已接受江東六郡,其實"深險之地猶未盡從"即山越人所控地區並未接受孫權統治而是獨立,於是孫權首先安排"分部諸將,鎮撫山越,討不從命。"

"鑲外必先安內"的趨勢之下, "鎮撫山越人"成為接管江東的孫權頭號任務。孫權擴展版圖過程中屢次遭受山越之患困擾。

建安八年(203),孫權西征打敗黃祖水軍,準備攻城之時,"山寇復動"而停止征討,派遣將領平山越的反叛。建安十三年(208),斬殺黃祖并吞並江夏之後,因山越人而有"後顧之憂",不敢乘勢深入荊州擴大版圖。

八年,權西伐黃祖,破其舟軍,惟城未克,而山寇復動。還過豫章,使呂范平鄱陽,程普討樂安,太史慈領海昏,韓當、周泰、呂蒙等為劇縣令長。>>>《三國志·吳主傳》

從公元194年,孫策開闢江東起,至公元280年,孫皓亡吳共86年間,東吳集團和山越人的摩擦從未斷過,那麼東吳集團是怎樣鎮撫山越人呢?

鎮撫

孫策過江開闢吳、會稽、丹陽、廬江、豫章等江東五郡,公元200年,分割豫章郡再設置廬陵郡,孫權接受之時,共有六郡。所謂江東是基本流向為從西至東的長江經過鄱陽湖地區九江之時,折向東北方向流往建業(南京)地區,然後又往東流入大海,此河段的南岸地區稱之為"江東",其實廬江郡嚴格意義上講在江西。

三國時期,揚州地區地廣人稀,所以東吳以分割郡縣的方式來加強管理,分得越細越便於鎮撫山越人,至此,東吳滅亡之時,江東六郡已變成十四郡。

十五年,分豫章為鄱陽郡;分長沙為漢昌郡,以魯肅為太守,屯陸口;十年,權使賀齊討上饒,分為建平縣;(十三年春)是歲,使賀齊討黟、歙,分歙為始新、新定、犁陽、休陽縣,以六縣為新都郡。>>>《三國志·吳主傳》

從孫權接管江東起至死,鎮撫山越之舉從未停止過。前期讓將領們兼任郡守或者縣令縣長,便於統籌調動剿滅山越人,後期以圍困之後招降為主。

如公元200年,賀齊平定建安地區山越人反叛;公元203,年平定東冶地區,斬殺山越人六千,精編萬餘人;公元205年,賀齊討伐上饒地區,分割建立建平縣;公元206年,周瑜討伐麻、保二屯山越,俘獲萬餘人;公元213年,賀齊討伐丹陽黟、歙縣山越,斬首七千;公元216年,賀齊和陸遜討伐鄱陽尤突,斬數千人;公元217年,陸遜,討伐丹陽費棧,捕獲精卒數萬人;公元228年,全琮領東安郡太守,數年間得人萬餘人;諸葛恪公元234年至公元237年,得精兵四萬人;公元242年,鍾離牧討伐福建山越,把俘獲的山越人作為兵役的補充。

稱帝

經過二十幾年的不斷鎮撫,東吳政權逐步控制山越人的"深陷之地",東吳內部基本趨於穩定,但未完全征服山越人。黃武四年(225),鄱陽宗帥彭綺反叛,攻破數縣,隨眾多達數萬人,經過政府的征討,黃武六年(227)正月,平定彭琦之亂。

黃武五年(226),曹丕去世,年輕的曹叡繼位;黃武七年(228)春,諸葛亮發動第一次北伐,但馬謖失守街亭,無功而返;同年八月,石亭之戰中東吳大敗曹休,東吳和蜀漢東西相應,夾擊曹魏,從而削弱曹魏的絕對優勢,形成相對穩定的三國對立狀態。

此種,內部基本趨於穩定,外部聯合蜀漢共抗曹魏情況之下,黃龍元年(229)四月,孫權在武昌正式稱帝,六月與前來祝賀的蜀漢衛尉陳震簽署東吳和蜀漢兩國"互不侵犯條約"和平分曹魏九州的協議。

震到武昌,孫權與震升壇歃盟,交分天下:以徐、豫、幽、青屬吳,並、涼、冀、兗屬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 《三國志·陳震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