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雕藝術——大石橋果核雕刻

營口大觀 發佈 2021-09-28T07:38:26+00:00

在方寸之間大展拳腳,用細膩心思雕刻精美場景,這就是核雕藝術。猶記得課本中的《核舟記》中寫道「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而在大石橋就有這樣的果核雕刻傳統手工技藝,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在方寸之間大展拳腳,用細膩心思雕刻精美場景,這就是核雕藝術。猶記得課本中的《核舟記》中寫道「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而在大石橋就有這樣的果核雕刻傳統手工技藝,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果核雕刻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一絕,它是一門採集觀賞把玩佩戴收藏於一體的微雕藝術。最早在詩經中就有"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這樣流傳,到明代1368年極為昌盛,人們佩戴這些飾物作為「辟邪」之物,又有製成配件、扇墜、串珠等到清代核雕發展迅速,至今都極受人們的青睞。


大石橋市位於遼東半島中部、渤海岸畔,屬北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交通便捷暢達,是多民族聚居地,文化底蘊豐厚,資源豐富,土地肥沃尤其盛產蘋果、桃、山楂、櫻桃、核桃、棗等,為「大石橋果核雕刻傳統手工技藝」的生長和傳承提供了有利條件。


大石橋果核雕刻傳統手工技藝」是在植物果核上利用其外形特點或起伏的變化,雕鏤出各種人物、走獸、山水、樓、台、亭、閣等圖案。按材料分有桃核、杏核、棗核、松子、核桃等,其中以桃核雕刻為主。


大石橋果核雕刻傳統手工技藝」形成於清中晚期,家族傳承延續至今有六代,近200年的歷史。周氏先祖周述芝與當時被人稱李大鬍子的雕刻老藝人收為徒弟開始學習果核雕刻藝術,後來周家子孫都非常專研雕刻藝術並在當地小有名氣。


第五代傳承人周偉從小就喜歡美術,12歲就跟著父親學果核雕刻,做一些簡單的小物件,至今從未間斷過,創作出很多優秀作品如杏核雕金魚、貔貅、 觀音、金蟾、 狐狸、十二生肖等並經常參加各種展覽,在當地非常有名氣。


大石橋果核雕刻傳統手工技藝」是在繼承了傳統核雕特點造型設計古典美基礎上,亦有現代美,既保存的原生態的創作技法,又有創新的現代元素,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因為核雕飾物有的擺放有的佩戴更增加了它的實用價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