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世界級導演,兩大美女演員,這個家庭如何影響世界影壇百年?

美國電影評論 發佈 2020-03-20T17:46:37+00:00

在世界電影史上,有眾多的演藝家族,形成兩代人,甚至三代人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演員,被傳為佳話的不在少數。

在世界電影史上,有眾多的演藝家族,形成兩代人,甚至三代人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演員,被傳為佳話的不在少數。義大利導演羅伯托·羅西里尼和瑞典女影星英格麗·褒曼所組建起來的家庭,其影響力堪稱十分深遠,而兩者的女兒,女演員伊莎貝拉·羅西里尼與知名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大衛林奇的先後聯姻,加劇了這種影響力,為世界影壇造就了一個演藝家族的神話。

羅伯托·羅西里尼

羅伯托·羅西里尼是世界級電影大師,也是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導演之一。他是新現實主義電影創始人之一,他所倡導的新現實主義影響了20世紀50-60年代法國的新浪潮電影運動,這一運動徹底改變了世界電影的面貌。

羅伯托·羅西里尼1906年出生於義大利羅馬,母親是家庭主婦,父親安吉洛·朱塞佩·羅西里尼是義大利第一家電影院的老闆,羅伯托從出生便沉浸在電影環境中,從小在父親的電影院裡長大,見證了電影成為一種藝術形式最初的歷史演變過程。

1936年,年僅30歲的羅伯托·羅西里尼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1945年由他執導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榮獲第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因此名聲大噪。羅伯托·羅西里尼憑藉《一九五一年的歐洲》(1952)和《羅維雷將軍》(1959)分別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國際獎金獅獎的榮譽。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海報

影片《羅馬,不設防的城市》轟動一時,當時義大利處於納粹統治的鐵蹄之下,部分鏡頭只能在戰爭狀態下偷拍完成,畫面難免模糊而略顯粗糙,但強烈的現場紀實感讓人十分親切,逼真的畫面忠實地記錄了戰爭的殘酷和恐怖,反映了義大利人民在法西斯德國占領時期為保衛國家以及堅持自己的信仰,進行英勇頑強鬥爭的精神。《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流派的開山之作,鮮明的反法西斯主題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廣泛影響。

義大利電影在20世紀初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美國電影之父大衛·格里菲斯就深受義大利電影的影響。羅伯托·羅西里尼執導的新現實主義電影,包括《戰火》(1946)和《德意志零年》(1948),在二戰後讓義大利電影走在世界前列。

羅伯托·羅西里尼的名言是:「我試圖捕捉現實,沒有別的」,對他的電影風格進行了最好的詮釋。雖然此時美國好萊塢電影對經典有自己的理解,但在國際影響力方面,被羅伯托·羅西里尼的新現實主義電影搶走了風頭。

伊利亞卡贊

美國著名導演伊利亞卡贊受到羅伯托·羅西里尼電影風格的影響,擺脫了好萊塢經典電影模式,於1954年拍攝了具有新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品《碼頭風雲》。影片風格寫實冷峻,用紀錄片式的鏡頭將傳統好萊塢奢華貴族角色掃地出門,黑暗粗糙的建築、骯髒的碼頭和帶有汗臭的人物被卡贊帶到鏡頭裡,成為好萊塢劃時代的一部粗狂風格的新現實主義電影。

1948年,瑞典女影星英格麗·褒曼觀看了羅西里尼執導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並主動寫信給他要求與之一起拍片。此時的英格麗·褒曼已經憑藉主演的《卡薩布蘭卡》(1942) 和《煤氣燈下》(1944)成為世界著名女影星,她的合作要求得到羅西里尼的贊同,1949年,英格麗·褒曼離開好萊塢前往義大利拍片。

英格麗·褒曼

抵達義大利後,英格麗·褒曼主演由羅伯托·羅西里尼拍攝的《火山邊緣之戀》而發生私情,導致褒曼懷孕,此時二人均有家室,醜聞傳出後,褒曼的牙醫丈夫彼得·林德斯特羅姆與她離婚,兩人婚姻期間生有女兒皮婭·林德斯特羅姆,褒曼與羅西里尼的婚外情遭到輿論界的強烈批評和譴責。

羅伯托·羅西里尼與英格麗·褒曼

1950年2月,英格麗·褒曼生下了與羅西里尼的第一個孩子羅伯特·英格利·羅西里尼。同年5月,羅伯托·羅西里尼與英格麗·褒曼在墨西哥舉行了婚禮,羅西里尼時年44歲,褒曼35歲。

1952年,英格麗·褒曼為羅西里尼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伊莎貝拉·羅西里尼與伊斯塔·英格麗·羅西里尼。

羅西里尼與褒曼同孩子在一起

幸福的一家沒有能夠持續下去,1957年,時任印度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為了振興本國電影業,邀請羅西里尼前往印度,但羅西里尼與印度劇作家索納利·森羅伊·達斯古塔發生私情,再次上演了一出國際醜聞,無奈尼赫魯將羅西里尼驅逐出境。

1958年,羅西里尼與褒曼離婚,隨後羅西里尼娶了印度編劇為妻,他們的私生子有了合法的身份。同年12月,英格麗·褒曼與從事戲劇演出事業的瑞典人拉爾斯·施密特結婚。

英格麗·褒曼與四個子女在一起,前排左起依次為伊莎貝拉·羅西里尼、羅伯特·英格利·羅西里尼、伊斯塔·英格麗·羅西里尼、皮婭·林德斯特羅姆。

伊莎貝拉·羅西里尼和母親在一起

在與前夫和羅西里尼生的四個孩子當中,女兒伊莎貝拉·羅西里尼繼承了褒曼的天生麗質的基因和表演才華,也遺傳了父親的聰明才智,雙胞胎妹妹伊斯塔走上了文學道路,後成為了一名義大利文學教授,伊莎貝拉走上了演藝之路,1976年出演了電影處女作《花落花開》。

在成為模特和演員之前,伊莎貝拉曾在義大利一家電視台擔任記者,1977年,伊莎貝拉在羅馬採訪導演馬丁·斯科塞斯時與其相識、相戀,實際上,他的導演風格一直深受羅伯托·羅西里尼新現實主義風格的影響。兩人在1979年結婚,1982年離婚,婚姻存續三年多時間 。

馬丁·斯科塞斯與伊莎貝拉·羅西里尼

伊莎貝拉的演藝事業和母親戲路有所不同,她經常扮演一些古怪的角色,並以配角居多。她出演的電影作品多達數十部,她的表演將自己美艷高貴的氣質展露無遺,讓觀眾充分體會到她從父親身上繼承的才氣和遺傳自母親的天使面容,伊莎貝拉最著名的角色是對《藍絲絨》(1986)主角多蘿西·瓦列斯的塑造。

伊莎貝拉飾演的多蘿西·瓦列斯

在塑造多蘿西·瓦列斯角色中,觀眾可以看到伊莎貝拉高超的演技,這一複雜角色對演員具有很大的挑戰性,但伊莎貝拉處理得細膩、逼真,表演駕輕就熟,體現了名門之後所應有的表演實力,多蘿西·瓦列斯角色塑造具有迷人的魅力和神秘感,成為一個著名女性獨特形象標籤。

憑藉多蘿西·瓦列斯的角色塑造,伊莎貝拉獲得了第二屆獨立精神獎最佳女主角獎,在影片拍攝過程中,伊莎貝拉與導演大衛·林奇相戀,兩人隨後訂婚,兩人關係持續了四年之久。

大衛·林奇和伊莎貝拉·羅西里尼

由羅伯托·羅西里尼和英格麗·褒曼組建的家庭,在世界電影史具有強大的影響力。羅西里尼的新現實主義對法國新浪潮電影具有啟蒙作用,他也曾與法國新浪潮導演代表人物讓-呂克·戈達爾合作導演過《帕戈羅格》(1963)。

除了享譽世界的《卡薩布蘭卡》,褒曼曾與大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多次合作,最著名的影片當屬1946年的《美人計》。羅西里尼和英格麗·褒曼合作過六部影片,其中作品《一九五一年的歐洲》體現了兩人熱戀的激情,羅西里尼用簡單有力的風格,刻畫了當時義大利社會的殘酷現實,在世界影壇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羅伯托·羅西里尼和英格麗·褒曼

羅伯托·羅西里尼1977年曾擔任第3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英格麗·褒曼在1973年擔任第2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審團主席,並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和一次女配角獎,她於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4位。

斯科塞斯曾獲坎城、威尼斯電影節和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大衛·林奇曾獲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伊莎貝拉2011年曾受邀出任第6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主席。如此顯赫地位的導演和著名演員集於一個家庭形成的陣容,在世界電影史是絕無僅有和所向披靡的。

羅西里尼和褒曼家庭堪稱是世界電影史的名門望族,雖然女兒伊莎貝拉·羅西里尼的影響力相比父母小許多,但分別與世界知名導演馬丁·西科塞斯和大衛·林奇的感情而家喻戶曉,而二者也以各自鮮明的導演風格影響著世界電影的發展。

伊莎貝拉·羅西里尼

從羅伯托·羅西里尼生長在義大利首家電影院裡開始,到如今仍然活躍在影壇的西科塞斯和林奇兩位大導演,加上兩位著名美女演員的知名度,羅西里尼和褒曼家庭影響影壇長達一個世紀之久。三大世界大師級導演,兩大世界著名美女演員,這樣的演員家族故事有如神話般,讓人難以置信,他們的家族故事為影迷所津津樂道,這個組合在世界電影史都是極其罕見的奇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