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過5次謀殺的流浪漢,電影都不敢這麼拍

歷史九點半 發佈 2021-09-28T05:44:33+00:00

1932年7月的一天下午,紐約布朗克斯區昏暗的地下酒吧里,走進一位渾身散發著刺鼻味道的流浪漢。流浪漢名叫麥可·馬洛伊,愛爾蘭裔移民,曾是紐約的一名消防員,1929年經濟大蕭條期間丟了飯碗,從此流浪街頭,終日與酒為伴。

1932年7月的一天下午,紐約布朗克斯區昏暗的地下酒吧里,走進一位渾身散發著刺鼻味道的流浪漢。

這間名為美人魚的酒吧,老闆叫托尼·馬里諾(Tony Marino) 。托尼友好的招呼流浪漢坐下,遞給他一杯酒。流浪漢端起酒便一飲而盡,心滿意足。

不知從何時起,流浪漢成了美人魚酒吧里的常客,托尼同他已是十分熟悉了。

流浪漢名叫麥可·馬洛伊(Michael Malloy),愛爾蘭裔移民,曾是紐約的一名消防員,1929年經濟大蕭條期間丟了飯碗,從此流浪街頭,終日與酒為伴。

馬洛伊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偶爾的零工和收集垃圾換取到的微薄收入,全被他拿來支付酒錢。儘管如此,他在美人魚酒吧的欠帳越積越多。

托尼並沒有催促馬洛伊還帳,相反他對馬洛伊仍舊秉持一貫的友好。他再次遞過一杯酒,微笑著對馬洛伊說:

」嘿,馬洛伊,你今天真是太幸運了。「

」怎麼了,先生?「

」你被選中了酒吧的幸運顧客,將獲得一張超級VIP卡,本酒吧指定酒水終身免費暢飲。」

馬洛伊簡直不敢相信,幸運女神竟如此眷顧他這個渾身惡臭的流浪漢。

」只需要簽署這幾份協議,權益即刻生效。「托尼繼續說道。

馬洛伊早已迷失在酒精中,哪裡還有心境細讀協議內容,況且他自認為孤家寡人一個,沒什麼好騙的,因而拿過筆一揮而就,沒有半點猶豫。

簽完字後,馬洛伊又大口地飲盡杯中酒,貪婪地享受著美酒帶來的刺激。

托尼看著手中的協議,依舊保持微笑,轉頭看了看邊上的兩位客人,一切盡在不言中。

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又一份」死亡協議「誕生了。

然而這一次,托尼面對的」羔羊「,將會是他有限人生中最不可思議的對手,一個逃過5次謀殺的流浪漢,命硬得連編劇都不敢這麼寫。

要問這托尼何許人也?他是美人魚酒吧的老闆,同時還有個隱藏身份:殺手。

上一次殺人,是一年前,殺的是一個流浪女。

那天,托尼將無家可歸的流浪女瑪貝爾·卡森(Mabelle Carson)請到家中,在此之前,他以一個」大善人「的形象取得瑪貝爾信任,幫她購買了一份價值2000美金的人壽保險單,並指定他為受益人。

他虛情假意地邀請瑪貝爾共進晚餐,藉機將她灌醉,而後將她一絲不掛地放到床上。床單和床墊被冰水澆透,格外刺骨。

托尼覺得還不夠萬無一失,隨後他又將躺著瑪貝爾的床移到窗邊,打開窗戶,讓冰刀一般的寒風肆意的刺進瑪貝爾的身體,直至她完全不省人事。

瑪貝爾的死被醫生診斷為支氣管肺炎,托尼順利領到了2000美金。

流浪人大多無親無故,沒人在意他們的死亡。嘗到甜頭後,托尼便積極尋找下一個目標,流浪漢馬洛伊不幸撞上槍口。

這一次,托尼不再單獨行動,他組建了一支4人騙保小分隊,團隊成員除了他本人,還有美人魚酒吧酒保墨菲、24 歲的殯葬業者帕斯夸 (Pasqua)、29歲的水果販子克里斯伯格。

一切準備就緒後,行動開始了。

經過商議,托尼決定不再走老套路,而是用最悄無聲息的謀殺方式,既然馬洛伊嗜酒成癮,索性把他喝死。

具體執行人為墨菲,從馬洛伊走進酒吧開始,墨菲將一刻不離地盯著他的酒杯,只要馬洛伊的酒杯一空,馬上就會被添滿。

托尼是相當了解馬洛伊這個酒蒙子的,只要他杯中有酒,便會一飲而盡,停不下來。這種喝法,哪怕酒量再大也能喝趴,即便直接喝不死,那醉酒後出現意外的概率也會增大,比如出門摔倒磕死,被嘔吐物噎死,睡路邊凍死......

然而托尼一伙人千算萬算,終究還是低估了馬洛伊的酒量,原本身體的酒蟲得不到滿足,整個人還顯得萎靡不振,自打酒水無限量供應後,馬洛伊的皮膚越發紅潤了。

這喝的哪裡是酒水,分明是營養液呀!

計劃第4天,馬洛伊又如往常一樣,跌跌撞撞出現在酒吧。

托尼沒了往日的標誌性微笑,臉扭曲的有些尷尬。他找來其他三位同夥,心有不甘地說:

「還是一槍崩了吧。」

」別急,老闆,辦法總會有的。「酒保墨菲在一旁搭話。

墨菲思索了一會,突然靈光一閃:「真酒喝不死他,那就給他喝假酒。」

墨菲所說的假酒,是把木酒精(即甲醇)混入真酒中,以此矇混過關,只要量適中,馬洛伊便不會察覺,溫水煮青蛙把人耗死,神不知鬼不覺。

眾人都覺得墨菲的主意不錯,於是開始實施。墨菲先是給馬洛伊喝了一些廉價的威士忌,以麻痹他刁鑽的味覺。而後一天接一天的不斷給馬洛伊喝摻著甲醇的威士忌,直到有一天,馬洛伊轟然摔倒在地板上,眾人欣喜若狂。

殯葬業者帕斯夸跪在馬洛伊身旁,將耳朵放在他嘴邊感受呼吸,隨後他又摸了摸馬洛伊的脈搏,注視著他胸口的起伏。馬洛伊的呼吸變得緩慢而吃力,周遭一切仿佛靜止一般。

正當大家以為一切即將結束時,一陣雷鳴般的鼾聲猛地從馬洛伊的胸腔中迸出,抑揚頓挫,似乎充滿了嘲笑。

「崩了,趕緊崩了!」托尼忍不住又要動粗了。

帕斯夸攔住托尼,勸告他沉住氣,若此時動粗,一切都將前功盡棄,托尼的酒水成本也別想撈回來了。

帕斯夸胸有成竹地說道:」病從口入,食物相剋,喝不死,那就吃死他。「

見大家不解,帕斯夸繼續解釋:「聽說生蚝加威士忌能讓人猝死,不如我們將生蚝泡在甲醇里,讓馬洛伊吃下去。」

眾人一聽,覺得不失為個好辦法,紛紛贊同,四散開去準備食材。

又是美好的一天,甲醇生蚝大餐準備完畢,托尼邀請了馬洛伊赴約。馬洛伊酷愛海鮮,見滿桌肥大多汁的生蚝,二話不說,便狼吞虎咽起來。

一隻、兩隻、三隻......十隻......

直到馬洛伊嗦了嗦手指,灌下最後一杯威士忌,打了個飽嗝。

毫無疑問,食物相剋這招對於流浪漢馬洛伊來說,完全不起作用。

托尼等不及了,再這樣下去,保險金拿不到不說,酒吧怕是也要被馬洛伊喝破產了。馬洛伊每多活一天,除了酒水開支外,每個月的保險費也是不小的數目。

托尼親自上陣,他在腐爛的沙丁魚罐頭中混入一些鐵片、地毯釘,夾在麵包中做成三明治,企圖劃破馬洛伊的腸胃。

馬洛伊吃完一個,又要了一個。

托尼又和酒保墨菲一道,先後在馬洛伊的酒中混入少量的松節油、防凍液、老鼠藥,但每次喝到以為不行了,第二天馬洛伊又活蹦亂跳的出現了。

無奈之下,團伙成員召開了緊急會議,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為除掉馬洛伊積極獻言獻策。經過多天商量,眾人一致決定回歸初心,直接效仿托尼謀殺瑪貝爾的方式,將馬洛伊凍死。

入夜,酒吧外漫天飛雪,溫度接近零下26度,喝的酩酊大醉的馬洛伊被托尼等人抬上車,扔到了幾個街區外的公園長椅上。

馬洛伊的大衣被脫去,胸部和頭部被水澆透,在托尼等人離去時,馬洛伊躺在長椅上一動不動。

那一晚,托尼懸著的心總算有了著落,他終於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覺,等待著馬洛伊的死訊。

第二天,托尼心情大好,早早地來到酒吧,可他見墨菲卻是一臉的沮喪。

「出了什麼問題嗎?」

「去地下室看看吧!」

托尼來到酒吧地下室,看到蜷縮著身體呼呼大睡的馬洛伊,不停地撓頭搓臉,努力壓制著憤怒。在他心中,已經崩了馬洛伊幾百次了。

一晃半年過去了,時間來到1933年2月,馬洛伊仍然頑強地活著,而托尼又到了交保費的日子。

看著入不敷出的帳本,越來越扁的荷包,去他的神不知鬼不覺,去他的彬彬有禮和謀略,幾雙惡狼的眼睛裡此刻都能噴出火來,直接把馬洛伊烤熟了。

一向沉默寡言的水果販子克里斯伯格,率先發起衝擊。他找來一個名叫哈利·格林(Harry Green)的計程車司機,支付對方150美金,計劃直接用車撞死馬洛伊。

這天,團伙成員再次把馬洛伊灌醉,帶到幾個街區外,托尼和墨菲將馬洛伊架在道路中間,格林則以每小時50英里的速度撞向馬洛伊,隨著一聲沉悶的撞擊聲,馬洛伊倒在地上鮮血直流,不再動彈。

在確信馬洛伊死亡後,眾人駕車逃離現場。

這是托尼一伙人對馬洛伊發動的第五次謀殺,如果再不死,恐怕連編劇都不敢這麼寫了。

然而現實往往就是這麼匪夷所思,不可能的劇情出現了。

車禍謀殺第五天後,滿身傷痕纏著繃帶的馬洛伊,一瘸一拐地推開了美人魚酒吧的大門。

「嘿,夥計們,快給我來一杯。」

原來,當晚被車撞擊後,馬洛伊被路人送到了醫院急救,雖然身體多處骨折但好在保住了性命。馬洛伊身上的傷還未恢復,就因酒癮發作實在難熬,偷偷從醫院跑了出來。

我想托尼等人當時的表情一定和我們一樣,寫滿了「不可能、不相信」,當然還會有「不妥協」。

於是,大家決定不再玩那些花招,直接使出終極一擊送馬洛伊歸西。

1933年2月21日,托尼四人小隊直接將馬洛伊綁架到墨菲家中,將一根連接煤氣的管子插入馬洛伊的嘴中。

馬洛伊縱使命再硬也是一介凡人,一小時後,他的心臟停止了跳動,第六次謀殺,成功了。

做完這一切後,帕斯夸從朋友那裡弄到一份虛假的死亡證明,註明馬洛伊是因大葉性肺炎去世,而後將馬洛伊草草下葬。

托尼之前給馬洛伊從三家不同的公司分別購買保單,從第一家公司他們順利拿到了800美金,然而當他們準備到第二家公司索要賠償時,被經理的一句話整破防了。

「我可以看看屍體嗎?」

「非常抱歉,先生,馬洛伊的屍體已經下葬了。」

經理覺得事有蹊蹺,於是報了警,一樁籌劃多時的謀殺騙保案就此浮出水面。

1933年,美人魚酒吧老闆托尼、酒保墨菲,殯葬業者帕斯夸、水果販子克里斯伯格因謀殺流浪漢馬洛伊,相繼被執行電刑,其他涉案人等分處不同刑期。

電影是講邏輯的,而現實卻是隨機的,這也造就了現實往往比電影更富戲劇性。馬洛伊,堪稱史上命最硬的流浪漢,他的傳奇經歷使他成為20世紀最富戲劇性的悲劇人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