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漏、串貨、日本「洗澡」:二手奢侈品隱秘生態

零售老闆內參 發佈 2020-03-08T13:34:49+00:00

2月底,二手奢侈品直播電商渠道品牌「妃魚」傳出好消息,已完成數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由五嶽資本和經緯中國共同領投,老股東君聯資本跟投。

來源:零售老闆內參(lslb168),作者:何寒秀,零售老闆內參獨家專稿,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核心導讀

•當前二手奢侈品銷量不降反升?

•二手奢侈品都有哪些經營模式?

•二手奢侈品為什麼大象干不過螞蟻?

疫情就像催化劑,把二手奢侈品這個小眾行業,拉回大眾視野。

2月底,二手奢侈品直播電商渠道品牌「妃魚」傳出好消息,已完成數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由五嶽資本和經緯中國共同領投,老股東君聯資本跟投。

這個時間節點傳出融資好消息,與二手奢侈品在疫情期間依然逆勢增長不無關係。《零售老闆內參》調查採訪了幾家在淘寶經營二手奢侈品的店鋪,對方均表示疫情期間,店鋪銷量有所提升。

付春是一名日本二手奢侈品買手,他的淘寶店鋪受到疫情「影響」,銷量猛增了一番。2月銷售額達千萬。同樣作為二手奢侈品買手的志民,入行稍晚,過年期間的銷售額也十分可觀。「要是貨源充足,店內的銷量一定會暴增。」

誰也沒想到疫情竟成了二手奢侈品行業的強力加速器。對於二手奢侈品在疫情期間的爆發,付春和志民都歸結為有錢人有閒了,看直播的人多了,購買需求被充分激發出來。

多樣的供應鏈

疫情期間不愁客源,可貨源卻把志民給難住了。

志民身在日本,二手奢侈品貨源大部分來自國內。日本的中古市場繁榮,本土二手奢侈品售價要超出其他國家許多。國內市場價格更具優勢。他的做法是,找專業採購公司給店鋪長期供貨。收購後部分運回日本,部分留在中國,通過淘寶直播銷售,兩地發貨。

把貨運到日本有兩個好處,一是消費者對日本二手奢侈品信任度高;二是從國內運往日本之後,同款商品,有價格優勢。他直播間的主打心智就是性價比。

在商品保真的基礎上,帶著二手奢侈品到日本「洗澡」,已經是業內常規操作,甚至不少日本中古店都會來國內收購。除了中國的二手奢侈品,其他國家的二手奢侈品,也會通過流入日本市場,獲得專業認證。

國內疫情擴散後,志民合作的採購公司供貨開始不穩定。「公司里每個員工負責一個地區的收購,過年期間放假,放完假都回不了公司,採購就成了難題。有些顧客有賣包意願,但也不願意接觸快遞人員,都在等疫情過去。」

平時採購公司經常使用「串貨」,置換手上的資源。所謂「串貨」,就是A公司與B公司互換資源銷售,比如A公司拿30萬的貨與B公司30萬的貨交換。互相賣一段時間,賣不出去再換回來或者再找其他公司換貨。

這種原始的物物交換,既可以讓公司看起來款式豐富,還可以讓商品在各個市場合理分配。串貨一般都在線下展會上完成。「疫情擴散後,串貨暫時也串不了了。」

沒有貨源供應,志民只能減少直播場次,不過他表示銷售單量並未因此受到影響。「要是貨源充足,銷量一定會暴增。」

付春暫時沒有貨源煩惱。他的貨源,就是日本中古(二手)店。春節期間,店鋪內的銷量翻了一番。

「春節銷量本身會有個增長,加上公司發展,實際因為疫情的增長不好評估。不過今年春節的銷量比預期要高10%左右。」

付春做的是代購生意,貨源穩定在日本。只要定期排班,安排主播到店內直播即可。

儘管日本的二手奢侈品的價格比國內高,可對於二手奢侈品來說,價格並非決定購買的最重要因素。相比而言,入行時間更長,形成穩定客源的付春更加得心應手。相比於志民3000多元的客單價,付春店鋪內,包的客單價在5000元以上。手錶的價格從上千到上萬元不等。

形形色色的參與者

客源和貨源,是二手奢侈品行業的雞與蛋難題。

小商家,既沒客源也沒貨源,多以寄賣方式入門。所謂的寄賣就是商家主動聯繫到賣主,獲得授權後將包放在店鋪中售賣。如果銷售出去,店鋪獲得佣金。如果銷售不出去,就把商品退還。商家不用壓貨壓款。

獲利方式是收取佣金,一般按照銷售價格的10-20%收取。比如一款包的售出價格為10000元,商家從中收取1000-2000元的佣金費用。「如果銷售出去,這點佣金不算什麼。」

除了商家之外,下游渠道還有撿漏型參與者,賺的是實際銷售價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差價。

小志表示,有些顧客會單純因為不喜歡包的款式,將包寄賣。「由於不了解市場價,出價低於市場價格很多。一個市場價值15000元的包,她開價12000元。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會幹涉寄賣者定價,也不會加價。直播間裡懂行的人拍走,轉手一賣可能就有3000元的利潤。」志民了解到有人靠轉手銷售,也能月收入3萬以上。

這是一個但凡加入中間流通環節,就能在其中分一杯羹的行業。「歐美商家也喜歡購買二手奢侈品,因為國內奢侈品店免費翻新,他們特別喜歡到國外收購有破損的商品,價格非常低,翻新之後就拿到其他國家重新銷售。」

不過,付春覺得在國內市場做寄賣,只能算過渡形式,其中存在大量的不可控因素。

「中國的寄賣環境還不是很成熟,鑑定能力比較弱。有些寄賣的店鋪銷售完商品,把帳期拉長,算是給消費者保障。一旦超出保障期,就默認商品是正品。假貨不管過了多久,消費者都會找上門。短期看,店鋪可以不用接納,也沒金錢損失,長遠看,損失的是口碑,是客源。二手奢侈品的養護也是大問題,包上多一道劃痕,誰的責任不好界定。寄賣的商品要是賣不出去,就賺不到錢。要是銷售得很好,那就沒必要找人寄賣了。」

《零售老闆內參》過去走訪時也發現,杭州市中心的小巷中也存在大量二手奢侈品寄賣店鋪,甚至一條街上,就有兩家店隔街相望。然而走進店鋪的人並不多。

付春的淘寶店,已經走上正軌。既有穩定的客源,也不用擴充貨源而做寄賣生意。而志民的店鋪雖只有6萬多粉絲,但單場直播就能賣出40多條價值不菲的絲巾,還是要用寄賣來擴充貨源。

他覺得任何時候,最大的問題就是缺貨。「本質上來說,二手奢侈品屬於不可再生資源,從長遠來看一定是越來越少的。」付春也表示。

解決整個行業貨源難題的唯一方式,就是讓貨源能在各個地區合理分配,快速流轉。而解決方式之一,在國內叫串貨,日本則有專門的拍賣會。

串貨有點像日本二手奢侈品拍賣會的雛形。日本的中古(二手)店有一個重要的經營指標——商品動銷周期,就是平均一件商品多少時間能賣掉。店內商品超出預設的動銷周期,可以通過拍賣會將這些「滯銷商品」脫手換新。

唯一不同的是,日本二手奢侈品拍賣會只有申請特定資質的日本中古店鋪才能參加。由於參與拍賣的商品都是店鋪的「滯銷款」,競拍者往往能以較低價格拍下商品。不過,在某地區滯銷的商品,也有可能變成另一個地區的爆品。

不管是日本的拍賣會,還是中國的「串貨」,本質上都是促進商品流通。只要流通,就會留出獲利空間。

大象干不過螞蟻

近年來,隨著二手市場的發展,市場入局者眾多,其中不乏巨頭身影。不過,這些二手平台,觸碰的領域,主要還集中在數碼以及服飾類商品上。雖然開始有創業平台開始在二手奢侈品行業高歌猛進,但實際情況仍然是交易十分分散。

資深奢侈品愛好者應慧傑就表示不喜歡找平台回收。她大學畢業,就入了奢侈品的坑。奢侈品在她手裡有進有出,出舊款就是為了回血換新款。為了在二手市場能換個好價錢,她購買新品的原則是眼要尖,選款要大眾。

她不選擇平台的原因是賣不上高價,「平台回收有點兒一刀切的意思。」不同的款式,她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一個殺手包(PRADA 旗下的一款包型)入手價1.2萬左右,國內公價1.6萬,(平台)回收價格1400左右,算下來一折左右。也可以寄賣,但是賣不賣得出去很難說,越到後面越不值錢。一個LV經典款,入手人民幣3000,國內公價6000多,出價1600也有人搶著要。」

多數情況下,她寧願在寄賣市場裡賭一把,也不願意交給平台便宜回收。

「二手商品,在保真的情況下,價格與新舊無關,是不是真皮也不要緊,發票也不重要。關鍵是款式好不好出,還是供需決定的。」

「一個市場價10000元的包,平台上回收7000-8000元就算不錯了,我這兒能夠賣到12000元。我收10%手續費,顧客到手近10000多元。」志民表示。

《零售老闆內參》在採訪中發現,二手奢侈品消費者更願意找專業買手,而非平台上購買。一來是買手資源豐富,享受淘寶的感覺,二來是怕平台售假。也正因為如此,日本的中古店裡,經常能夠看到中國消費者的身影。

平台寄售的抽傭比例也較高,比如紅布林的抽傭比例為20%,志民的寄售抽傭為10%。他表示自己的抽傭比例是比較低的,實際抽傭範圍在10-20%,可見20%已經是佣金高點。加上專業買手的出貨速率高,平台顯然不能算占據優勢。

平台和個體商家一樣,面臨著貨源與客源兩頭的難題,更面臨非標商品與標準化經營之間的悖論。對於靈活定價,穩定客源,流通速度更快的個體商家,即便平台是頭大象,短期內也很難打得過。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姓名為化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