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錫進工作非常出色,為何一直沒有升職?

這個歷史有點料 發佈 2021-09-28T05:26:55+00:00

胡錫進,19060年出生於北京。解放以後,胡克顯轉業至火箭系統,成為一名會計。老胡是大院子弟,生活優渥。

胡錫進,19060年出生於北京。他的父親胡克顯參加過平津戰役、衡寶戰役。解放以後,胡克顯轉業至火箭系統,成為一名會計。老胡是大院子弟,生活優渥。高中畢業後,老胡考入國際關係學院。畢業後,老胡在部隊當教員。1985年,老胡考入北京外國語大學俄語系。學成之後,老胡進入報社,成為一名記者。1997年,胡錫進轉投《環球時報》,並於2005年被提升為《環球時報》總編輯。老胡的能力很強,《環球時報》在他手裡成長為一家主流媒體。奇怪的是,胡錫進工作如此出色,卻一直沒有升職。這是怎麼回事呢?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了解升職需要的幾個條件。一般來說,升職首先需要人脈。俗話說,不跑不送,原地不動;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其次,要想升職,得德才兼備,沒有爭議事項。最後,升職需要一定的運氣,需要恰當的時機。不巧的是,老胡這三條都不符合。

首先,我們看一下老胡的人脈。前面提到,胡錫進的父親是火箭系統的會計。與普通人相比,胡克顯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收入也還不錯。但是,老胡要想升職,胡克顯就幫不上什麼忙。有的人會說,胡錫進是《環球時報》的總編輯,他應該認識一些人。其實,胡錫進加盟《環球時報》的時候,《環球時報》還是一家小報。某種程度上,老胡是創業者,自己把自己推到這個位置。而且,當上《環球時報》總編輯以後,老胡把大量的時間用在自媒體上。他與某些人的接觸時間越來越少。

其次,我們看一下老胡的業務能力和道德水準。老胡是一個優秀的記者。波赫戰爭爆發以後,胡錫進曾經去塞拉耶佛當戰地記者。他帶回大量的一手資料,使國內民眾能夠更加真切地了解波赫戰爭。可以說,作為一個記者,老胡是完全合格的。但是,老胡有時候也犯一些低級錯誤。2003年,胡錫進去巴格達採訪報導。他對著鏡頭說,革命衛隊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事實卻是,某國軍隊幾乎兵不血刃地取得了勝利。老胡失真的報導,讓很多人對他的職業操守有所懷疑。一般來說,上級都喜歡提拔沒有爭議的人,像老胡這種充滿爭議的人物,一般都在備選名單中,很難得到升遷的機會。

最後,我們看一下老胡的運氣。以前,記者被稱為「無冕之王」。媒體行業的從業者都是知識分子,他們有誘人的薪酬,較高的社會地位,許多學生都把當記者作為人生理想。然而,自媒體興起以後,傳統媒體的冬天就來了。對老胡來說,升職的機會已經很少了,通過自媒體掙點錢或許是最好的出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