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蕊的口才鍛鍊之道(值得學習)

口才訓練方法 發佈 2020-03-13T07:13:21+00:00

希拉蕊的口才鍛鍊之道她在讀中學時,就有雄心想當美國首位女總統。2008年,她果然站在了美國總統競選者的行列,被公認為口才最佳的美國總統候選人之一。她就是被稱之為「耶魯才女」的美國國會參議員希拉蕊。最後,她雖然無緣寶座,卻被當選總統提名為美國國務卿。


希拉蕊的口才鍛鍊之道

她在讀中學時,就有雄心想當美國首位女總統。2008年,她果然站在了美國總統競選者的行列,被公認為口才最佳的美國總統候選人之一。她就是被稱之為「耶魯才女」的美國國會參議員希拉蕊。最後,她雖然無緣寶座,卻被當選總統提名為美國國務卿。

  13歲的時候,希拉蕊在老師的帶領下聆聽馬丁.路德.金的一場演講。她深深為馬丁.路德.金的激情所感染,並在老師的介紹下,與這位民權運動領袖握了手,這段經歷使得希拉蕊成為馬丁的崇拜者,也使她認識到了演講的巨大魅力。從此,她就下定決心要做一名口才卓著的政治家。

  怎樣才能使自己有口才呢?希拉蕊經過深入思考認識到:口才的實踐性很強,正如「只有在戰爭中更快學會打仗」一樣,過人的口才,也只有多多實踐,才能更快擁有。於是,她採用了「課堂內外,雙管齊下」的方法來鍛鍊口才。

  課堂內,她抓住老師安排的課堂討論的機會,積極與自己的同學們進行討論。她積極思考,很善於提出一些有爭議性和啟發性的問題,讓同學們樂於和她爭辯、討論。此外,她還專門組織一些興趣相投的同學,組建了一個討論小組,從國家大事到日常生活,從科學技術到音樂藝術,都是他們討論的話題,這樣,在言語的「交鋒」中,她的口才有了很大提高。

  希拉蕊明白:比劍要找高手,弄斧要到班門。只有與比自己水平高的人多討論,才能進步得更快,所以,她不滿足於只是與自己水平相差不大的同學們進行討論。每天下午放學後,她總是樂此不疲地去老師辦公室,談她的種種想法。在老師的引導下,她接觸到了很多新的思想觀念,同時,老師還不斷向她介紹一些有用的書籍,要求她讀完後再一起討論,而希拉蕊也總能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閱讀任務,並積極思考,學習樹,列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及時找老師討論,解疑釋惑。多年以後,希拉蕊在一次採訪中回憶老師時說道:「他是改變自己一生的導師,每次討論完之後,他都會向我提出另一個任務,期望以後好好討論討論它。而每一次的討論不僅提高了我的認識,也使我的口才有了飛速進步。」

  口才助人成功,希拉蕊練就的口才,不斷為她的人生增光添彩,她不僅成功當選國會參議員,協助自己的丈夫柯林頓連任兩屆總統,而且成為美國新一任國務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