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老師講成語故事之四十八:囤積居奇

焦學龍老師 發佈 2020-01-31T23:40:27+00:00

最近,我在今日頭條上注意到,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省市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全力以赴加強疫情防護用品價格監管,嚴肅查處借疫情防控之機囤積居奇、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物價等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的違法行為。

最近,我在今日頭條上注意到,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省市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全力以赴加強疫情防護用品價格監管,嚴肅查處借疫情防控之機囤積居奇、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物價等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的違法行為。目前,已有北京、南昌和濟南各一家藥店,因為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受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罰。

在相關新聞報導中,有一個易錯成語,就是「囤積居奇」。這個成語的正確讀音是什麼?有什麼來歷?下面,我們就請您閱讀下面的故事,追本溯源,深入了解這個成語。

話說戰國末年,衛國濮陽(今河南省滑縣),有一個商人叫呂不韋。他往來於各諸侯國,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積累起千金家產。

有一次,呂不韋到了趙國都城邯鄲,無意中聽說秦國昭襄王的孫子異人在趙國做人質,正羈留在叢台這個地方,而且生活困窘。

呂不韋雖然沒見過異人,但是他往來各國,見識廣博,了解異人的來歷。

原來,公元前267年,秦昭王的太子悼在魏國做人質時,不幸死在了魏國。秦昭王在公元前265年,重新立二兒子安國君為太子。安國君有個非常寵愛的妃子,就立她為正夫人,稱之為華陽夫人。可是華陽夫人沒有兒子。安國君和其他妃子共生了二十多個兒子,有個排行居中的,名叫異人,聰明賢能,異人的母親叫夏姬。夏姬並不受安國君寵愛,異人儘管很聰明,也就沒有得到安國君的青睞。恰逢趙國要求秦昭王送皇子或皇孫去做人質。異人作為秦昭王庶出的孫子,不受重視,就被打發去趙國當人質了。因為秦趙兩國是世代的仇敵,秦國多次攻打趙國,趙國並不禮遇秦國人質,所以,異人在叢台困頓不堪。

呂不韋憑藉自己多年經商賺錢的經驗,敏銳地覺察到如果把異人當作一件奇特的貨物囤積起來,將來可能有機會發大財

不久,呂不韋回到家中,他笑眯眯地問父親: 「耕田的利益有幾倍?」他父親回答說:「十倍。」

呂不韋又問:「如果扶助一個人當上國君,掌握普天之下的土地山河,這樣的利益能有多少倍呢?」他父親笑道:「怎能得到你所說的那種人呢?那是玩笑罷了。但若能這樣,利益便有千千萬萬倍,無法估量了。」

於是,呂不韋立即返回趙國,花錢買通了在叢台監守異人的趙國大夫公孫干,再由公孫干介紹認識了異人。呂不韋私下對異人說:「我準備拿出千金,到秦國勸說秦太子最寵愛的華陽夫人,想法把您救回秦國去!」異人一聽,這當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啊,頓時喜出望外。

很快,呂不韋按計行事,先想辦法讓華陽夫人認異人作嗣子,然後成功地把異人營救回秦國。異人回國後,太子安國君給他改名為子楚。後來,秦昭襄王和太子安國君相繼去世,子楚便即位了,稱莊襄王,並拜呂不韋為相國,封為文信侯。呂不韋也由一個商人,逐步成為當時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莊襄王做國君時間並不長,但是他的大兒子可不得了,就是中國古代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秦始皇嬴政。呂不韋對莊襄王的投資,堪稱他一生最成功的一筆投資,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很有積極意義的。

這個故事記錄在《史記·呂不韋列傳》里。成語「囤積居奇」讀作「tún jī jū qí」, 指商人囤積大量商品,等待高價賣出,牟取暴利,是個貶義詞

錯誤用法:

春節前夕,這家超市積極備貨,囤積居奇,努力為消費者提供價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務。

辨析:「囤積居奇」指商人囤積大量商品,等待高價賣出,牟取暴利,是個貶義詞。此句語境是褒義的,用此成語不合適。

正確用法:

1.上海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許瑾30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上海對相關經營者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擾亂正常市場秩序的行為,一經查實,將依法給予嚴處。

2. 口罩是抗擊此次疫情的重要「防護裝備」。隨著疫情的擴散,過去不起眼的口罩成為「搶手貨」,有些不法分子趁機囤積居奇,想要牟利非法利益。


3. 山東省個體私營企業協會發布倡議書,不制售野生動物產品、不囤積居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