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旅行」在古典維也納被當代藝術撞了一下腰

uni旅圖 發佈 2020-01-14T18:08:46+00:00

巴士線路後面帶有字母A以區別電車和巴士。地鐵U1 為紅色,U2 為紫色,U3 為橙色,U4 為綠色,U6 為棕色,共5 條線路。

維也納,一座與歌劇、新藝術運動建築及帝國歷史有著密切關係的城市。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它就是音樂之都,是一個高貴典雅的藝術宮殿。跨越古典走到現代,這裡擁有了非常多的當代藝術空間。每一個時代都吸引著藝術創作者前仆後繼地到來。

在這座帝國時代輝煌文化和當代藝術中心共同並存的城市,跟著馬來西亞知名音樂創作人黃楚原,感受它的非凡魅力。

藍色多瑙河畔的古典城市

史蒂芬大教堂內部華麗典雅的設計,陽光透過彩繪玻璃整座教堂蒙上一層絢麗的色彩。Dennis Jarvis 攝

維也納如今貴為奧地利的首都,其實早在13 世紀的哈布斯堡王朝時代已經是歐洲的文化和政治中心。19 世紀又是匈奧帝國最輝煌的都城,維也納一直都是多瑙河上的一顆明珠。西方古典音樂最高峰的時代,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勛伯格等鼎鼎大名的作曲家都選擇維也納為發展的基地。深厚的歷史背景為維也納留下了大名鼎鼎的美泉宮(Schloss Schonbrunn)、霍夫堡皇宮(Hofburg)、 史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維也納博物館區等,不但見證了歷史,如今更是遊客們趨之若鶩的旅遊景點。走在維也納的路上,除了空氣中瀰漫的音樂與文化氣息,散發著泥土芳香的綠林也是特色之一。根據公布的統計說明,維也納城市綠化面積高達50%,名列歐洲都市冠軍。

美泉宮是維也納最著名的景點之一,這座巴洛克藝術建築曾是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宮。Steve Collis攝

我在2003 年第一次踏足維也納,完全是以遊客的身份匆匆一周看這個名聞遐邇的城市,感覺上高貴低調而優雅。2016 年在700 個甄選者之中,很榮幸獲得奧地利國家文化部的邀請,到維也納當3 個月的駐村藝術家。有機會在這樣一個文化藝術背景深厚的國度里,發揮無限創意,簡直是藝術家做創作最理想的狀態。在創意與現實之間實現自己的無限想像是最愜意不過的事。這次重返維也納而且要在近郊處的巴洛克古堡住上3 個月,可以有更多時間深入大街小巷感受當地民情、了解這個城市,發覺一些不為人知的特色,更多讓人眼前一亮的聚點。

多瑙河的女神:維也納

維也納Vienna,德語稱為「Wien」,是奧地利共和國首都和維也納州首府。使用德語的維也納是德語圈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柏林。維也納是歐洲著名的都會區之一,擁有許多重要的國際組織,與美國紐約和瑞士日內瓦同為聯合國僅有的駐地城市。每年共承辦超過一百項國際性會議,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國際會議城市之一。

當代音樂打破常規開拓視野

音樂之都維也納作為世界重要的藝術重鎮,每年共有超過15,000 場演出。Steve Collis 攝

維也納作為古典音樂的重鎮的形象是為人所熟知的,在這裡,整座城市長久地浸濡在音樂當中,對於音樂他們有非常深厚的鑑賞能力和更寬闊的視野。當代音樂並不是難以理解的演出,而是想像力可以到達最遠的地方。它和各種形式的藝術創作一樣,是創作者的傳達訊息的語言。打破對音樂的認知,當代音樂給你全新的聽覺和視覺的體驗,格式風格百花齊放。來到這裡想要認識「 打破常規」的當代古典樂,在維也納演奏廳(Konzerthaus)可以欣賞到常駐演奏廳、擅長演奏現代與當代音樂作品的Klangforum Wien 樂團和多元化組合PHACE Ensemble 的演出。PHACE 的演出除了當代室內樂,另外還包括舞蹈、戲劇、電子、裝置藝術等跨專案的演出,除了每一季固定在維也納演奏廳的演出,他們也常常受邀到全世界音樂節上演出,世界各地的音樂盛會上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

Klangforum Wien是常駐維也納演奏廳的樂團,擅長現代和當代作品。Harold Garcia攝

Konzerthaus
地址:Lothringerstrasse 20, A-1030 Wien, Austria
電話:+43 1 242 002
時間:9am-7:45pm(星期一至五),9am-1pm(星期六)

發現音樂的各種姿態

這次我在維也納的3個月總共做了12 場演出,其中有幸與維也納即興管弦樂團合作在藝術家之家Kunstlerhaus 表演。Kunstlerhaus 與1869年由奧地利最古老的藝術家協會建成,定位為當代視覺藝術的國際平台,它是個集聚電影院、劇院、展覽館等為一體的藝術空間。這場以傳統為基礎,再由當代概念出發的演出,不僅提供一個用音樂為語彙而溝通的平台,同時挑戰觀眾的鑑賞能力。最令我感受​​深刻的是維也納人民生活水準與素質之高度,若非世世代代的人文建設,終究無法達到這樣的水準。另外讓我非常難以忘懷的演出地點FLUC。FLUC 這座出人意表的建築就位於Leopoldstadt 圓環廣場中央,由地下停車場改裝而成,當地人似乎對於這樣跟生活息息相關的藝術空間習以為常。當藝術完全融入生活而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已經無需再多的語言去解釋。它更像一個地下樂社,在這裡用最簡單的心情去看待音樂,盡情享受徜徉在音樂中的樂趣。

Kunstlehaus 是維也納很重要的藝術殿堂。Jelena Pantic 攝

看一場精彩演出

出發前不妨先上各演奏廳網站查詢演出時間,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演出,為行程做好安排。當然,若想要隨性一點,也可以到了維也納才隨意地走進任何一個演出場地,現場購票觀賞。

FLUC

地址:Praterstern 5, 1020 Wien, Austria
交通:Metro 1, 2 / Tram 5, 0 / Bus 80A, 82A / Train S1, S2, S3, S7 / Nightbus 25, 26, 29
電話:+43 1 2182824
時間:6pm -4am

Kunstlerhaus

地址:Karlsplatz 5, 1010 Wien, Austria
交通:Metro U4 / Bus 12A / Tram 1, 62
電話:+43 1 5879663
時間:2pm-6pm(星期一至五)/2pm-9pm(星期四)/11am-6pm (星期六)

當代藝術體驗視覺和思考衝擊

MUMOK 位於維也納旅遊密集的中心地帶,不要錯過維也納行動主義作品。Paul Hudson 攝

位於維也納中心位置的MUMOK,全名為「Museum Moderner Kunst」。由奧地利建築師Ortner & Ortner 設計的藝術館,外形就像是一塊巨型黑暗的玄武岩,和周邊的古典建築相比,它顯得龐大且氣勢強大。擁有一萬件現代和當代藝術作品,其中包括安迪沃荷(Andy Warhol)、畢卡索(Pablo Picasso)、約瑟夫• 波依斯(JosephBeuys)、白南准(Nam June Paik)等等著名藝術家的作品。眾所周知的,它擁有了維也納最好的二十世紀藝術收藏量。值得一提的是當代藝術中短暫出現過的維也納行動主義的作品(Viennese Actionism), 亦在MUMOK中展出。像是代表人物赫爾曼• 尼特西(Hermann Nitsch)、君特• 布魯斯(Günter Brus),以激進的表達方式和挑戰社會禁忌的作品,這些衝擊性大、讓人不安和震驚的作品,會讓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1er haus常舉辦各種活動, 設立了一個交流的平台讓藝術和群眾直接對話。圖片由21er Haus 提供

由建築師Karl Schwanzer 以現代主義風格和玻璃建構成的21er Haus,最初是用於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中的奧地利臨時展廳,從1979 年至2001 年間作為20 世紀博物館,存放當代藝術作品,被稱為20er Hau(House 20)。在二十一世紀初空置一段時間後,到了2009-2011 年間由建築師Adolf Krischanitz 重新設計改造,才更名為21er Haus。它是個博物館,同時也是一個可以舉辦電影放映、主題演講、音樂會等的場地,為當地藝術提供了和群眾交流的一個平台。

Travel Tips

機場交通

CAT(City Airport Train)機場快軌是從機場往返市中心(Wien Mitte, Landstra e站)最快的公共運輸方式,只需16分鐘即可直達。可以在網上提前訂票,也可以先上車再買票,可以在市中心車站就辦理行李託運並領取登機牌。

機場巴士(Postbus)行駛於機場與市區多個重要停靠站(如最大的火車站維也納火車西站Westbahnhof、維也納聯合國城UNOCity、市區中心商業地帶Schwedenplatz)之間。行駛時間為30-45分鐘。

交通

市內公共運輸主要包括電車(Strassebahn/Tram)、巴士、地鐵(U-Bahn/Metro)和市郊輕軌(S-Bahn/Train)。巴士線路後面帶有字母A 以區別電車和巴士。地鐵U1 為紅色,U2 為紫色,U3 為橙色,U4 為綠色,U6 為棕色,共5 條線路。輕軌站用「S」符號標示,主要是郊區交通,S7 線是市區往來機場的最便宜方法。

氣候

維也納夏季溫度平均最高溫為26 C,冬季平均最低溫度為-2 C。降水量很小,乾旱期長。一年約有60天是夏天,70 天是冰凍期。

貨幣

歐元(EUR)

簽證

維也納屬於申根區(Schengen)。

本文轉自《暢遊行》2017年5月號原標題《在維也納與當代藝術對話》
Harold Garcia等/圖黃楚原、陳魚簡/文
聲明: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