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貴族運動」高爾夫球,最少需要花多少錢?

談球說愛 發佈 2020-05-08T06:21:32+00:00

儘管在全球的普及度與親民度上,高爾夫球項目較之二三十年前提高了不少,可是,對大部分中國的老百姓而言,這依然是一項遙不可及的貴族運動。在國內,到底打一年高爾夫球要花多少錢?

在大片綠茵的高爾夫球場裡駕車馳騁,約上三五球友在參與高爾夫這一項戶外運動的同時,順便利用追逐下一個球洞的間隙或者運動後的茶聚飯局時間交流業務或者人生感悟,是很多老闆在閒暇時間的最大愛好。

儘管在全球的普及度與親民度上,高爾夫球項目較之二三十年前提高了不少,可是,對大部分中國的老百姓而言,這依然是一項遙不可及的貴族運動。在國內,到底打一年高爾夫球要花多少錢?相信沒有參與過高爾夫球的體育迷球迷給出的答案不盡相同。本期文章,不妨就隨筆者一起好好地盤算一下這項運動的入門成本。

從大方面來拆分,高爾夫球運動的花費大類可拆分為四項:裝備費、場地費、交通費、其他雜項。

沒有球桿,何談揮桿?一套包含木桿、鐵桿、挖起杆以及推桿四件套在內的入門球桿,是高爾夫球最基本的配備。較之羽毛球、網球這些幾百塊大概就能買到不錯的入門裝備的運動,打高爾夫的裝備門檻確實是要稍微高一些,配備的價格往往在3000元起步。

球桿有了之後,就是穿著的衣褲與鞋。作為一項紳士運動,穿著體面的服裝進入球場或者會所是必不可少的工程。一套下來,姑且保底算2000元。

無論是迷你版本的九洞制、還是完整版本的十八洞制,高爾夫球場都需要巨大的占地面積,外加往上鋪上草皮並進行保養管理。

以筆者所在的深圳市為例,深圳目前有25個高爾夫球場,共計3140公頃。面積最大的觀瀾湖高爾夫球場約1360公頃,面積最小的是名商高爾夫球場約有45公頃。平均下來,一個高爾夫球場占地的面積就高達125公頃。

作為類比,一個足球場的面積不過0.7公頃。在場地配置上的高要求&高成本,是導致高爾夫球運動門檻貴族化必然因素。所以,場地費部分的支出,往往是高爾夫球運動開銷成本的大頭。

大部分高爾夫球場都實行會員制,會員打球需要先行購買價格不菲的會籍,會籍的價格視乎球會的質量而定,一般十萬起步到百萬不等。當然,高爾夫球場往往也會接受來自散客的預訂,這一部分才是我們重點的討論範圍。

高低端球場價格不同,在接待散客的球場打一場高爾夫,加上了球費、果嶺費、球車費等雜項包括在內,單場的價格一般在500元到3000元。以一年30場的入門的最低標準來算,這部分的開銷最少也會達到15000元。

當然,沒有任何人會傻到連球桿都不會揮就去實地場進行毫無體驗的花銷。在場地部分的價格,還得加上室內練習場的費用。室內練習場的費用倒是比較親民,往往跟室內羽毛球場差得不太多,我們暫且估算個1000元。

由於場地占地面積過於巨大的問題,高爾夫球場大多只能沿城市的外環向外建設,這也就導致了參與這項活動的交通支出水漲船高。自駕去一次市郊區的球會,保底往返100公里,乘以每年30次起步,那就是數千公里的油費。姑且以百公里耗油12升左右的中檔車來計算,乘上每升6塊錢的95汽油,在不考慮汽車折舊、堵車消耗、過路費、停車費的情況下,成本就達到了3000+元開外。這筆錢對於中產以上階層來說,確實不算什麼。只是,平民老百姓家庭一年花在體育項目上的合計支出,估計也超不過參與高爾夫球運動的一年油費。

最後一項,雜項。高爾夫球運動中,最為常見的額外雜項有如下兩項。

首先,高爾夫球的技術入門絕不容易,請教練帶著上手這一項運動,幾乎是早期必不可少的支出,暫且保底估算5000元。其次,高爾夫球場是一項小費文化盛行的體育運動,在長達3-4小時的一輪球局結束之後,參與者給予為自己提供服務了數小時的球童等工作人員提供小費往往是表示禮貌與紳士風範的常態,18洞100元每一局的最低小費支出,幾乎已是業內約定俗成的共識。按一年30場來算,3000元的小費沒跑。

最後,我們把所有費用加起來,得出32000元的數字。不知道這一個入門高爾夫球的保底開銷值,與您內心原先的預估值出入大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