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逛南鑼 別忘走進隔壁的雨兒胡同來深度了解一下

北京西單傳統文化聯盟 發佈 2021-10-04T14:45:08+00:00

不過,今天要介紹的是,在南鑼鼓巷西北有一條胡同,它相比於南鑼鼓巷的熱鬧繁華更多了一絲寧靜,胡同中飄散著藝術的氣息和紅色烙印。

(圖源網絡)

不知道從何時起,「南鑼」已經成為北京胡同游的一個網紅打卡地點。隨著商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南鑼鼓巷的各種口碑也褒貶不一。

不過,今天要介紹的是,在南鑼鼓巷西北有一條胡同,它相比於南鑼鼓巷的熱鬧繁華更多了一絲寧靜,胡同中飄散著藝術的氣息和紅色烙印。這就是齊白石舊居紀念館的所在地,雨兒胡同。大家在逛南鑼的同時,別忘了走到旁邊,去感受不同的北京味道。

雨兒胡同東起南鑼鼓巷,西至東不壓橋胡同,南鄰蓑衣胡同,北靠帽兒胡同,是一條東西走向的胡同。全長343米。明朝時稱雨籠胡同,清朝稱雨兒胡同,屬鑲黃旗。民國後沿稱雨兒胡同。

(圖源網絡)

雨兒胡同不同於其他胡同。2015年,東城區開始探索胡同「共生院」模式,即咋院內的居民自願選擇去留,引入現代化設施,改善住房條件,使得老式民居和現代化設施相融合,創造出一套適合現代化的居民區。雨兒胡同是首批試點地區之一。通過「共生院」模式,雨兒胡同先後建造修復了齊白石舊居紀念館等,改善周邊居民生活條件的同時也幫助更多的人了解胡同的歷史文化。

(圖源網絡)

感受書畫魅力 齊白石舊居紀念館

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劉錫玲的燕。這三位合稱畫壇三絕。齊白石作為我國最為知名的畫家之一,他的紀念館就隱藏在雨兒胡同之中。紀念館位於雨兒胡同13號院,東鄰南鑼鼓巷。這處宅院原本是清代買辦、北海公園董事會會長董叔平的故居,後來其中的13號院成為齊白石舊居及齊白石紀念館。屬於單體四合院結構。新中國成立後,由周恩來總理特批,文化部購買,作為齊老先生的住處。齊白石原本長期居住在西城區跨車胡同,90壽辰後才搬來這處宅子。但他在此只住了一年左右。沒住多久就搬了回去。後來雨兒胡同13號做了一段時間的北京畫院辦公地點。2012年,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北京畫院對這座建築進行了修復,復原了老人晚年的生活與創作環境。院內有一銅像,為著名雕塑家吳為山創作。銅像成為了紀念館景觀中點睛之筆。「齊白石舊居紀念館」的匾額則是出自於著名畫家王明明。

(圖源網絡)

作為齊白石舊居紀念館,它向遊客們展示了齊白石老先生跌宕起伏的一生,與此同時,館內展出的多張齊白石精品畫作也讓遊客們近距離感受藝術的魅力。

(圖源網絡)

處理八旗事務的機構 清值年旗衙門

清值年旗衙門位於雨兒胡同25-33號。八旗,滿蒙漢共分為二十四旗。但是,值年旗並不屬於二十四旗中的一旗,是清政府為了方便向各旗發出訓令及各旗向政府遞呈公文而專門設立的機構。

據《(光緒)順天府志》記載:「值年旗衙門在地安門外雨兒胡同,南向,前後四層,共房四十楹。值年旗,雍正六年(1728)始設,名當月旗,八旗輪當。乾隆十六年(1751)奉旨改今名,每歲終兵部奏派王大臣等司其事。」

起初是由 24個旗的都統每月輪值,哪個旗的都統當管理者,劃撥的銀兩就在誰手裡。後來這種方式效率低下,不得已改為值年的方式。

(圖源網絡)

清值年旗衙門內有一個清水八字影壁,這是值年旗衙門留下來的最重要物件。

(圖源網絡)

雨兒胡同30號院是清朝值年旗衙門的雜物房。現如今,經過「申請式騰退」創新政策,對四條胡同院落進行騰退改造,將原先的雜物房變成了居民議事協商的多功能廳。30號院開通了「議商暖閣」等服務功能,為社區居民提供了更加優質的社區公共生活體驗。在未來,這種「共生院」理念將會應用於更廣泛的場景。

(圖源網絡 謝雁冰

將軍故居 羅榮桓故居 粟裕故居

(圖源網絡)

順著清值年旗衙門往前走,到了雨兒胡同的31、33號院。這裡原先是一個整四合院,後來分為兩部分,羅榮桓元帥故居在31號,粟裕大將故居在33號,兩院之間有走廊相連。

(圖源網絡)

建國後,粟裕就和家人居住在雨兒胡同33號,直至1984年去世。

(圖源網絡)

1963年12月16日,羅榮桓同志在北京逝世,年僅61歲。

(圖源網絡)

從南鑼步入到雨兒胡同,從喧鬧走入寧靜,這種清爽的寧靜,猶如雨後的北京一樣宜人,令人神往。深秋的北京,引人入勝的美景,林林總總,雨兒胡同的味道,別有一番滋味。

參考文獻:

王樹增.文史 | 粟裕「七戰七捷」是哪七戰,《世界軍事》,2019

京馳行走.藏龍最是平常地——雨兒胡同,知乎,2017-10-17

魏春雷. 齊白石舊居紀念館[J]. 中華書畫家, 2014(2).

環京津網.還記得雨兒胡同嗎?這裡的居民現在住得怎麼樣你想不到,廊坊廣播電視台,2020-08-09

厚德東方.北京瞬間(2547):雨兒胡同清值年旗衙門,新浪博客,2017-10-17



關於雨兒胡同,您有哪些故事?

歡迎在留言區留言~

有興趣的也可以在後台留言「老故事」

進入「西城老故事群」~

獲取更多信息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北京傳統文化聯盟」

.END.往期推薦

什剎海畔這兩座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入選北京第一批革命文物

廣西城兩處國家級文保單位 聽魯迅在京的「吶喊」

李大釗故居、國立蒙藏學院 都曾留下中國革命「播火者」的足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