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林鵙鶲,中國一種有毒鳥類,也是世界唯一一種有毒鳥類

純自然攝影師 發佈 2020-01-09T20:00:56+00:00

冠林鵙鶲(英文:Crested Pitohui 音:jú wēng )是一種鳴禽,屬雀形目。體長約30厘米,自然界裡,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脊椎動物中都有有毒的種類。

冠林鵙鶲(英文:Crested Pitohui 音:jú wēng )是一種鳴禽,屬雀形目。體長約30厘米,自然界裡,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脊椎動物中都有有毒的種類。昆蟲中有黃蜂;節肢動物中有蠍子、蜈蚣、蜘蛛;魚類中有河豚、石於、蓑鮋;兩棲動物中有箭毒蛙、蟾蜍;爬行動物中的蛇更是家喻戶曉;甚至哺乳動物中的鼩鼱也有毒牙。那麼在千奇百怪的動物世界中有沒有有毒的鳥呢?長久以來雖然傳說世界上有有毒的鳥,但是一直沒有得到科學的證實。直到1992年才證實了世界上確有有毒鳥類的存在。




中國分布 雲南,江南等地

《左傳》、《史記》、《漢書》中均有鴆的記載。屈原作品裡也出現了鴆鳥,《離騷》中有「吾令鴆為媒兮,鴆告余以不好;雄鴆之鳴逝兮,余猶惡其佻巧」的詩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鴆鳥在山溪中飲水洗浴,河流裡面也就有了毒,飲水的人畜立刻倒地而亡,只有犀牛在河裡洗它的犄角之後才可以解毒。


《南唐書·申漸高傳》中說:南唐皇帝李升顧慮大臣周本威望太高,難以控制,想殺掉他。有一次李升倒了一杯鴆酒賜給周本。周本察覺了皇上的意圖,分出一半酒說奉給皇上以表明君臣一心。李升當即色變,不知如何是好。這時,為帝王演戲奏樂的優人申漸高見此情景走了上來,接過周本的酒說:「請皇上把它賜給我吧」。說畢一飲而盡,將杯揣在懷中走了。李升立即暗地遣人帶著解藥去給申漸高,未等藥到,申漸高已經腦裂而死。


戰國時,楚國的駙馬共出使巴國,途中見到一人挑著一擔下了鴆毒的酒正欲謀財害命。駙馬共請求買下毒酒,但所帶的錢不夠,最後把自己的馬車也一併給了對方。東西到手,他立即把鴆酒倒入江里。這個故事被作為善良仁慈的例子廣為流傳。


在晉代,政府下令嚴禁鴆毒,不准百姓攜帶鴆鳥過江北上。大富豪石崇任南中郎將、荊州刺史時,曾經捕獲了一隻鴆鳥雛,交給後軍將軍王愷養護,司隸校尉傅詆立即向朝廷告發了此事,朝廷下詔寬宥了石崇(可能是這個大富豪行賄了),但命令立即把鴆鳥當眾燒死。東晉昇平二年(358年),大臣王饒竟然公然向朝廷進獻鴆鳥,晉穆帝司馬聃大怒,下令把王饒鞭打二百,並把鴆鳥當中燒死在京城的十字路口示眾。宋代之後鴆毒並沒有被拋棄,直到明清兩代仍然有人使用。

一方面,在仁君賢臣的圍攻之下鴆鳥自然是越殺越少;另一方面,心如蛇蠍的統治者則大力弘揚毒文化,最後這種奇特的鳥類淹沒在了歷史的滾滾長河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