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歷史文化之魏晉南北朝時期

哈里波醬 發佈 2020-01-12T19:02:22+00:00

玉石的發展起起落落浮浮沉沉,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玉石業開始出現低靡之象,而吃玉之風在王朝的推波助瀾下,形成了一種風氣,在這個朝代,也損失了很多精玉,美玉!

被譽為玉石之國的中國,中國人自古賞玉、愛玉,但並不是在每個時代,玉石都是盛行的,玉石在我國也有處於低谷期的時候,比如魏晉南北朝時期。

玉石的發展起起落落浮浮沉沉,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玉石業開始出現低靡之象,而吃玉之風在王朝的推波助瀾下,形成了一種風氣,在這個朝代,也損失了很多精玉,美玉!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大的分裂時期,是思想極其自由的時期。作為文化組成的玉器,深深打上了追求思想開放的時代烙印。思想欲解放,但遇不上好社會。連年征戰,社會動盪,交通阻隔,經濟遭受破壞,國家財政入不敷出,和田玉開採和輸入極其困難,再加上儒家思想正統地位的動搖,以及道家求仙尋藥煉丹術的盛行,在長達三百六十年的魏晉南北朝歷史中,玉飾品除宇珩流行外,其他皆處於淡化、消退的狀態之中,玉石的功能開始扭曲。


原先樹立的「君子以玉比德」的觀念,這時已經消逝殆盡;原先的「君子必佩玉」的做法,這時也不再提及;原先的言必稱玉的社會風尚,這時也不再有人理會;原先建立的關於玉的一套典章制度,這時已開始廢弛,玉業出現一個低谷時期。但是,這時期的吃玉之風,卻是空前絕後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吃玉盛行


尋覓好玉石,不是佩戴飽眼福,而是吞食飽口福;找尋玉料,不是雕琢一炫耀,而是粉碎以當藥;搜集玉石,不是顯貴以深藏,而是入胃應急去裝腸。《抱朴子》一書,專設了《仙藥篇》,論述玉石有起死回生的驚人的醫療效果,稱「玉亦仙藥,但難得耳」。

「服玉者,壽如玉」,人只要服了玉石,就可以長生不老。魏王就是舉國吃玉的最大帶頭人,因為吃玉需要堅持細嚼慢咽的過程,所以經常延誤上朝時間。上行下效,所有官員都卷人了吃玉的行列,形成了一隻龐大的吃玉隊伍。多少和田好玉,就這樣消失在愚昧者的嘴裡,多少能工巧匠的嫻熟手藝,被愚蠢笨拙的搗玉動作所代替,這是一個損玉毀玉的悲哀時代。


由於王朝的推波助瀾,廣大官員的竭力跟進,社會風氣已經急轉直下,神聖而多功能的玉,此時,已被整成了單一的「命根玉」。曾有「神農嘗百草」,這時出現的現象是「全國嘗百石」,這樣,就歪打正著地驗證了儒家原先提出的「視玉如命」的歷史辯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