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雯麗《立春》| 光芒不僅在金色大廳里,更在平凡的生活中

清茶醉了 發佈 2020-02-05T01:00:24+00:00

立春代表希望和生機,理想和人都蠢蠢欲動,總想著發生點什麼,又可以談論顧長衛的電影《立春》了。她一心想調往北京 ,進入北京歌劇院甚至去巴黎歌劇院當領唱,並高調宣揚此事 。

立春了,疫情籠罩下的冬天,終於過去了。

立春代表希望和生機,理想和人都蠢蠢欲動,總想著發生點什麼,又可以談論顧長衛的電影《立春》了。

《立春》是顧長衛「」理想主義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電影。

有人說這是顧文衛和蔣雯麗這對CP 最好的電影,也有人說,這個時代有多壞,這部國產片就有多好。

電影講述的是小城市5個的普通人在現實和理想中掙扎撕裂的故事,一部理想主義的消亡史。


80年代末,北方某小城市師範學院的大齡音樂女教師王彩玲(蔣雯麗飾演),上天給了她唱歌劇的天賦,卻也給了她一副醜陋的相貌,和一份不甘於平庸的自傲與清高。


她一心想調往北京 ,進入北京歌劇院甚至去巴黎歌劇院當領唱,並高調宣揚此事 。鋼鐵工人周瑜迷上了在廣播里獻聲的王,以拜師的名義對她展開追求,王彩鈴去愛上了6次敗北美院的黃四寶(李光潔飾演)。


然而黃四寶只當王是知音和哥們,在第6次美院考試失利後,王彩鈴占有了酒醉的黃四寶,黃四寶公然和王彩玲決裂, 王彩玲自殺未遂,卻再一次拒絕了周瑜的追求。


在王再次陷入孤獨時,認識了迷戀芭蕾、被人視作異類的胡老師。 胡老師的假結婚計劃被王彩玲拒絕後,不惜以猥褻罪以求得理想與世俗的和解,這點深深震撼了王彩玲,以至於王彩玲願意以犧牲北京戶口的代價幫助高貝貝圓夢 ,卻發現這是場騙局 。


經歷了這一切,王彩玲最終和世俗生活言和,成了菜市場的一個屠婦,領養了一個女孩並取名叫小凡,王彩玲和小凡在天安門暮鼓晨鐘中, 遐想她在巴黎的J金色大廳,穿著華服,唱著她的詠唱調。

看完後有傷感,有溫情,為什麼要拍《立春》,最後一幕出現了一句文案:

謹以此情此景獻給王彩玲。這個王彩玲就像你,我。

每年的春天一來,心裡總是蠢蠢欲動。總覺得會有什麼故事發生,但等整個春天已過什麼都沒發生。

我想,這部電影是一份慈悲,一份懂得,一份慰藉。


每個人都可以是理想主義者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人人皆有自卑情結,所以每個人都不甘於平庸,都以為自己在某方面有天賦,然後不可救藥地成為一個理想主義者 。

王彩玲,周瑜,黃四寶,胡金泉,高貝貝,甚至酒吧里那個服務生,他們都不甘於平庸,有著自己的理想, 成為鄰居眼裡最慘的人、老媽眼裡的豬,成為這個城市的笑話和異類 。

王彩玲齙牙,貌丑, 歌劇卻唱的渾厚悠揚,黃四寶質疑說:那麼美的聲音,會是從這麼丑的人嘴裡唱出來的

她的理想就是想弄一個北京戶口以進入歌劇院,甚至唱到巴黎歌劇院的金色大廳。她清高自傲、虛榮,不流於世俗,常掛在嘴邊的是 :中央歌劇院正調我啦,他們請我去看《托斯卡》。

這個事先張揚調往北京的計劃, 一切看起來,就像是這個城市的笑話,但這在王彩玲看來何嘗不是自己感動自己,給自己加持點不一樣的光芒呢。

6次美術學院敗北的黃四寶,他的理想是成為像梵谷一樣的大畫家,並逃離這座城市, 他對王彩玲說:我一看見有人提著包要離開這座城市,別管他去哪兒,我都很羨慕。」


鋼鐵廠工人周瑜,偶然在廣播里聽到王彩玲的聲音之後想拜她為師, 最後動了追求她的念頭,他的理想是主持人,朗誦普希金的詩是他的愛好。

舞蹈老師胡金泉痴迷芭蕾舞 , 他的理想是自由自在地跳芭蕾,侍奉他老媽,因為不結婚,跳「 下流」的芭蕾像跟魚刺一樣扎在人心坎兒 。


高貝貝,練了五年聲樂,她的理想就是贏得比賽,唱出來,最後不惜編造癌症謊言,打苦情牌。

電影里的每個人都是倔強的理想主義者,有的是真正的赤子之心如胡老師,有的只是不甘於平庸如王彩玲、黃四寶 。

理想主義者的代價,努力有沒有邊界?

理想是美好的,自帶光芒的,但現在是殘酷的。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 是自有代價的。

尼采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王彩玲為了她的理想,熬成一個大齡單身,是美女鄰居老師眼裡最慘的人。

王彩玲自欺欺人地說:我不想在這城市發生愛情。 最後她愛上了黃四寶,為黃四寶做人體模特。


並趁黃四寶酒醉,與他生米煮成熟飯,卻公然被黃四寶嫌棄、羞辱。壞了名聲後,自殺未遂後被周瑜追求,也是寧願仙桃一口,不願意爛杏一筐,不願意向世俗生活低頭。

為了她的理想, 省吃儉用存下3萬元,一次次擠火車灰頭土臉地往返於北京買戶口。
為了想留在北京,一次次扔掉自尊,到北京文藝團去試唱,被團長拒絕後說:你就當我在賣唱。 在團長離開辦公室後,王彩玲像條小狗一樣跟著走了出去,口裡依舊唱著歌劇:上帝啊,上帝啊,為何對我這樣殘酷無情


黃四寶呢,為了逃離這個城市, 為了美院考試不停改戶口, 屢戰屢敗,蹉跎到28歲成為老媽口中的豬。


而最讓人心痛的是舞蹈老師胡金泉,為了保留一份對芭蕾的赤子之心,拔掉人們喉嚨中的那根魚刺,不惜用最極端的方式與現實和解, 只有在獄中,他才能踏實地踮起足尖跳他最愛的芭蕾。


還有高貝貝練習了五年聲樂,卻不得不裝癌症打苦情牌,最後才能贏得青歌賽第二名。


高貝貝說:出名太難了,咱們又是小地方的,沒點特殊手段根本出不去。

天賦所限, 小城市裡的俗世眼光,父母的期待……無一不在訴說理想的縹緲 , 夢的無望,如尼采所言: 理想主義者是不可求藥的。

他們甚至都不知道哪裡才是努力的邊界。

他們一腔孤勇, 一直在現實和理想中掙扎撕裂。少數人能成功,而絕大多數人只能慢慢看著理想的消亡,與生活和解。

一個人的光芒不僅在聖殿里,更在平凡的生活中

哲學家周國平說:一個人如果在14歲時不是理想主義者,他一定庸俗得可怕;如果在40歲時仍是理想主義者,又未免幼稚得可笑。

王彩玲也是在經歷愛情崩塌,胡老師的坐牢後,逐步發現世俗生活的溫馨與美好。

電影中充滿隱喻的一個鏡頭, 是王彩玲回家過新年,在新年的鞭炮聲中,王彩玲笑著對著媽媽

說了一句:媽,給您拜年了。


這一聲拜年,其實宣告王彩玲與曾經的不甘於平庸和解,逐步回歸俗世生活。

王彩玲放下了理想,以放棄北京戶口的代價,資助並陪高貝貝去北京,青歌賽圓夢。

王彩玲跨進了婚介所,以求在這個城市裡擁有一段婚姻。


她看見了徹底從藝術青年脫胎換骨的黃四寶,和隔壁美女老師的短暫友情也破裂了。


也許這點幻滅感,讓她動了去收養兒童的想法。

她收養了一個兔唇的孩子,把她取名叫做小凡,因為她懂得了平凡人的幸福。

她離開師範學院,成了一個在菜市場賣羊肉的屠婦,在販羊的卡車上風塵僕僕。


一切都恍如隔世。

但是回歸俗世生活的王彩玲,丟棄了曾經的自欺欺人,丟棄了故作的高傲,擁有了真實、溫潤的笑容 ,她癱瘓的老爸看到逗著小凡繞口令的王彩玲, 流下了眼淚。


電影最後溫情的一幕是王彩玲帶著小凡在天安門,在鐘聲中,遐想王彩玲穿著華服在巴黎的金色大廳唱著她的詠唱調。


其實上帝沒有那麼殘酷無情,王彩玲們的光芒不僅在金色大廳里,更在平凡的生活中。

周國平曾說:真正活明白的人,是接受自己的平凡,與自己握手言和。接受並不是妥協,而是認清了:平凡人有平凡人的偉大,不必刻意追求他人眼中的不凡。

我想這就是立春吧,風真的就不一樣了,它好像在一夜間變得溫潤潮濕起來。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

清茶醉了| 體胖多跑步,人丑多讀書踐行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