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中如何克敵制勝?看看美軍未來空襲作戰的基本方式

《軍事文摘》 發佈 2020-04-27T17:36:06+00:00

近10年來,隨著科學技術與生產工藝的突破性進展及其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空襲兵器種類不斷更新、性能愈加完善。其中,高超聲速系統和無人作戰系統已成為未來空襲兵器最具前景的發展方向。

近10年來,隨著科學技術與生產工藝的突破性進展及其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空襲兵器種類不斷更新、性能愈加完善。其中,高超聲速系統和無人作戰系統已成為未來空襲兵器最具前景的發展方向。目前,世界軍事強國正在積極研發高超聲速滑翔彈頭、高超聲速彈道飛彈和高超聲速巡航飛彈,不斷增加無人飛行器在現代化武器裝備中的比重、拓展其軍事應用領域。鑒於美國已退出《中導條約》,可以預測美軍將加強無人作戰系統及其載體的研發和升級改造,而海基武器平台將成為優先方向。在現代戰爭中,克敵制勝的必要條件是構建基於網絡原則的統一偵察信息環境和梯次配置跨軍種電子戰兵力兵器。

美軍未來空襲作戰的基本方式

上述所提的世界軍事變革局勢促使美空軍探索新的作戰樣式和方法,進一步應用具有前景的新一代武器系統。在統一偵察信息環境內使用航空兵(包括載人及無人航空兵)和飛彈(包括巡航飛彈、中程和短程彈道飛彈、戰役戰術飛彈、高超聲速系統)實施多域戰,將成為新一代戰爭最具前景的作戰樣式。而「一體化密集空襲作戰」(可能的命名方式)將成為這種作戰樣式最主要的作戰方法。一體化密集空襲作戰的本質在於在戰略級多域戰行動中,綜合使用美軍各軍種載人航空兵、無人航空兵及各種不同用途的飛彈系統。要成功實施一體化密集空襲作戰,應在功能和結構上建立4個主要的突擊梯隊,分別為高超聲速系統突擊梯隊、飛彈突擊梯隊、無人機突擊梯隊和空中突擊梯隊。

在空襲實施階段,美軍將首先使用高超聲速系統突擊梯隊和飛彈突擊梯隊落實由美軍領導層提出的「使用高精度武器實施非接觸戰爭」構想。該作戰構想對進攻方提出3項要求:一是避免兵力損失;二是高效完成最為重要的任務;三是任何武裝衝突初期普遍具備的特徵,即通過壓制敵防空系統獲得絕對的制空權。有必要指出,實施非接觸攻擊同樣會壓制防禦方的精神士氣,可渲染面對入侵的無助感和無力感,進而遏制防禦方指揮機構及其所屬部隊的行動。高超聲速系統突擊梯隊和飛彈突擊梯隊結束作戰行動後,接下來的任務由無人機突擊梯隊和空中突擊梯隊完成。通過梯次密集地使用無人機遂行主要任務,以及建立必要條件確保空中突擊梯隊載人航空兵最終擊潰敵人,進攻方的兵力損失會降至最低。為保障完成一體化密集空襲作戰框架下的綜合任務,美軍還將組建其他輔助性作戰單元,包括自組織和自適應的網絡化偵察信息梯隊、按空間分布的電子戰梯隊和空射誘餌梯隊。

高超聲速系統突擊梯隊 構建高超聲速系統突擊梯隊並將其融入空襲作戰體系,是美軍提升作戰能力的優先方向之一。這是因為,高超聲速武器具有特殊的戰技術性能,具有廣闊的軍事應用前景。一方面,高超聲速武器可通過空基、海基(適用於高超聲速巡航飛彈)、陸基(適用於高超聲速彈道飛彈)或天基(適用於滑翔彈頭)高超聲速系統完成發射,極難對其實施跟蹤。另一方面,高超聲速武器可在大氣層(等離子云團)中,以超過馬赫數6的速度和25~140千米的高度進行機動飛行,幾乎任何防空反導系統都對其束手無策(現代戰機最大升限為25千米,而太空飛行器的飛行高度超過140千米)。

該梯隊使用的主要攻擊武器可能是經過改造並適用於空基和海基飛彈系統的高超聲速巡航飛彈。根據毀傷目標的不同,高超聲速巡航飛彈可以使用侵徹戰鬥部、爆破戰鬥部或子母戰鬥部,也不排除會使用核彈頭。從編制數量上分析,在整個高超聲速系統突擊梯隊中,高超聲速巡航飛彈所占比例可達60%,高超聲速彈道飛彈占比為35%,而高超聲速滑翔彈頭可能僅占5%。

高超聲速系統突擊梯隊可用於對下述目標實施高精度打擊——防空系統、軍團和兵團指揮所、遠程警戒雷達、機場(首先是前進機場)、洲際彈道飛彈和中程彈道飛彈的發射裝置,以及軍事政治中心。值得注意的是,美軍在落實「全球打擊」戰役戰略構想框架下,還可能攻擊敵方軍事政治領導人,重要國家機構和軍事指揮機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生產、存儲和運輸設施,飛彈襲擊預警雷達,以及其他重要國防設施。陸基和海基高超聲速彈道飛彈需要藉助載體完成發射,美軍可資利用的設備包括從地面發射裝置或核潛艇發射的多級運載火箭,主要負責打擊分布於敵方縱深地區的目標。

高超聲速滑翔彈頭需要藉助太空飛行器發射,負責攻擊敵方最遠處、最重要、最優先的目標。通過綜合使用不同高超聲速武器系統的空襲能力,可達成如下作戰效果:隱蔽高超聲速武器載體(諸如戰略轟炸機、核潛艇、巡洋艦和驅逐艦)的部署位置;壓縮飛彈飛抵目標時間,使敵方無法及時採取有效反制措施。需要強調的是,美軍可在飛彈射程範圍內,從地球上任何位置密集發射大量高超聲速武器,並保證它們幾乎同時抵達攻擊目標。高超聲速巡航飛彈的攻擊時間不會超過5分鐘。

飛彈突擊梯隊 飛彈突擊梯隊是美軍空襲作戰的傳統構成要素。常規飛彈用於打擊包括戰略縱深在內的全部縱深目標。該梯隊可能編制為巡航飛彈70%(海基80%,空基15%,陸基5%),中程和短程彈道飛彈20%,戰役戰術飛彈10%。飛彈攻擊時間可持續10~15分鐘。根據美國新的核武器政策,美軍使用核飛彈的條件不僅限於國家遭受核攻擊,也包括常規武器攻擊及黑客攻擊。據此判斷,如果美軍決心進一步發動一體化密集空襲作戰,預計將會使用攜帶核戰鬥部的巡航飛彈、中程彈道飛彈和短程彈道飛彈。與此同時,為實現作戰意圖,美軍還將密集使用各類不同用途的常規飛彈。從中期展望來看,美軍在制定飛彈突擊梯隊作戰計劃時,可能會主要使用海基和空基飛彈系統。在攻擊方式上,美軍將從不同方向發射巡航飛彈,確保它們同時飛入敵領空。同時,還存有另外一種可能方式,即飛彈突擊梯隊與無人機突擊梯隊所屬大量無人機一併投向敵國界,用以消滅敵境內的既定目標。需要注意的是,在不久後的將來,美軍空基巡航飛彈射程將得到增加,因而可藉助戰略航空兵實施防區外發射。

海基戰斧巡航飛彈具有多種發射載體,其中包括美海軍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和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裝備宙斯盾作戰指揮系統),以及可以發射海基巡航飛彈的巡航飛彈核潛艇和多用途核潛艇。除轟炸航空兵和海軍兵器外,美軍還可能為部署於歐洲地區的陸基宙斯盾系統裝配遠程巡航飛彈。短程和中程彈道飛彈以及戰役戰術飛彈的作戰使用,需要依託陸基移動式發射裝置和經過現代化改裝的核潛艇。另外,美軍還可能在飛彈突擊梯隊中使用射程達100千米的陸軍多管火箭炮系統。

無人機突擊梯隊 在一體化密集空襲作戰體系結構中,無人機突擊梯隊是相對新穎的要素,它負責壓制敵雷達系統和防空飛彈系統,消滅位於地面和空中的航空兵,破壞指揮和通信系統以及封鎖機場,確保為載人航空兵遂行任務創造必要條件。該梯隊的持續作戰時間可達30~40分鐘。梯隊可編成700餘架無人機,包括多用途攻擊無人機(60%~70%)、殲擊無人機(20%~30%)及偵察和電子戰無人機(10%)。

無人機突擊梯隊主要負責攻擊如下目標:防空設備,位於地面和空中的航空兵,機場,用於探測和目標指示的雷達、中心及台站,指揮和通信系統單元,部隊集結地域及武器裝備存儲基地。需要指出的是,為消滅位於空中的航空兵,美軍將使用由人工智慧控制、具有高速度和高機動性能的無人機。

未來,美軍為保障戰役和戰略無人機可突破250千米縱深,將使用具有前景的戰術無人機擔負如下任務:探測敵雷達、指揮所及其他目標方位,為攻擊無人機提供目標指示信息,為航空殺傷兵器提供雷射制導保障,消滅(可通過直接撞擊)敵極其重要目標,對敵雷達和通信設備實施電子壓制,吸引敵防空火力,運送特種作戰分隊至作戰區域(如機場、指揮所等)。

戰役和戰略無人機主要負責擔負如下任務:消滅敵空中和地面目標;封鎖無人機機場;開展空中交通巡邏;對敵雷達和通信設備實施電子壓制。

空中突擊梯隊 空中突擊梯隊是完成一體化密集空襲作戰的最終要素,它涵蓋絕大多數的戰鬥航空兵。該梯隊的主要兵力用於最終摧毀敵人並達成一體化密集空襲作戰的全部目標。具體來說,空中突擊梯隊負責承擔兩部分作戰任務:一方面,攻擊敵核力量設施和位於地面和空中的航空兵、部隊集結地域、武器裝備存儲基地;另一方面,查明並消滅敵防空設備、工業和供電設施、橋樑、渡口及車站等目標。

空中突擊梯隊由突擊航空兵群(占75%)、殲擊掩護航空兵群(占15%)、偵察與電子戰航空兵群(占10%)構成。梯隊可下轄約1500架戰術航空兵戰機和超過20架戰略航空兵戰機。梯隊持續作戰時間可達40~50分鐘。通過前3個梯隊的依次進攻,美軍可獲得所需的制空權水平。在此基礎之上,美軍將使用獨立戰術航空兵群對敵未受壓制(或者重新部署)的防空系統實施補充攻擊。而空中突擊梯隊所屬殲擊掩護機負責為己方突擊航空兵群實施護航,在飛行航線和攻擊區域對抗敵殲擊航空兵。

戰略航空兵用於發射巡航飛彈和實施炸彈突擊。鑒於現役戰略轟炸機已經老化,美軍正在研製新型B-21突襲轟炸機,預計將於2030年左右開始列裝部隊。屆時,這不僅可保障美軍在按計劃退役B-1和B-52轟炸機的條件下維持所需的戰備水平,而且可以切實提升美軍戰略轟炸機的作戰性能。

在實施一體化密集空襲作戰期間,美軍空中突擊梯隊所屬戰術航空兵將使用搭載於A-10攻擊機的新型高能雷射作戰系統。根據美國軍事領導層規劃,F-35多用途戰鬥機將成為美軍未來主要航空支援飛機,其戰技術性能可保障執行廣泛的作戰任務。可以預測,種類日益豐富的遠程空-地航空殺傷兵器將會進一步增強美軍機載武器的作戰性能。

美軍未來空襲作戰的保障要素

情報保障:自組織和自適應網絡化偵察信息梯隊。在美軍一體化密集空襲作戰的體系構成中,最重要的保障要素應是自組織和自適應的網絡化偵察信息梯隊。員額眾多、結構合理、戰備良好的美國軍隊已獲得偵察無人機、最新型的信息技術和通信設備,具備建立統一偵察信息環境的能力,可為作戰行動提供高效保障。統一偵察信息環境包括:地面、空中、水上和水下態勢感知系統,統一目標指示和武器指控系統,統一作戰區域、武器載體狀態和武器自身狀態監控系統。為保障實施一體化密集空襲作戰所需的偵察情報,美軍將使用北約軍隊全球一體化偵察系統。該系統由美國及其北約盟國的偵察力量構成,是創建自組織和自適應網絡化偵察信息梯隊的信息基石。

依託自組織和自適應網絡化偵察信息梯隊,美軍可在偵察兵力兵器之間、偵察設備與火力設備之間以及火力設備之間搭建起具有高度互操作水平的統一偵察信息環境,並以自動化信息交換模式確保全部空襲力量可以實時共享戰場態勢信息,為及時評估打擊效果提供充分保障。

基於全球信息柵格,美軍可將各個戰區接入統一偵察信息環境。在此基礎上,利用統一的軟體系統,可實現對所獲情報的自動化處理、分析、分發與訪問。通常來說,這種統一軟體系統包含偵察監視網、信息指揮網、殺傷兵器網及導航授時保障子系統。在此情況下,統一信息指揮網基礎設施的組織形式可以作為自組織的網絡化偵察梯隊,能夠以實時狀態自適應於航空兵突擊群作戰任務。

在未來戰爭中,美軍可能通過自組織和自適應的網絡化偵察信息梯隊,實現對一體化密集空襲作戰全部兵力兵器的統一指揮。

電子防護保障:按空間分布電子戰梯隊。按空間分布的電子戰梯隊是一體化密集空襲作戰的重要保障要素,它負責對敵實施無線電電子攻擊、為己方部隊提供無線電電子防護和電子保障。美軍通過落實網絡中心戰構想,可明確電子戰設備在一體化密集空襲作戰中的狀態、作用、地位、任務及使用樣式和方法。美軍可使用的電子戰設備包括基於新物理原理的隱蔽電子壓制設備、致命武器和非致命武器、壓制與毀傷兵器,以及用於反制其他定向能量射線和計算機網絡攻擊的專業設備。

為實施一體化密集空襲作戰,美軍將按空間分布原則,梯次部署戰略、戰役和戰術電子戰兵力兵器。這種空間分布建設原則要求綜合使用空基、陸基和海基電子戰兵力兵器,為參與一體化密集空襲作戰行動的全部兵力兵器提供電子防護保障。依託統一偵察信息環境,美軍可將全部電子戰兵力兵器融入統一的信息空間之中,進而實現對各軍種無線電電子干擾資源的統一指揮,確保依據戰場局勢和攻擊目標實時優化電子戰資源分配方案。

在未來戰爭中,美空軍將建成由主體單元和輔助單元構成的電子戰兵力兵器。其中,主體單元為載人電子戰設備載體(電子戰飛機),負責在敵領空和其周邊空域活動,執行對敵無線電技術偵察和無線電電子干擾,使用雷射制導武器毀傷敵雷達設備,以及對己方航空電子戰兵力兵器實施作戰指揮等任務。輔助單元為無人電子戰設備載體(無人電子戰飛機),負責在主體單元無法抵達的敵領空活動(如殲敵區),執行對敵雷達設備實施無線電技術偵察和無線電電子干擾,以及模擬空襲兵器(即充當誘餌吸引敵防空系統火力——編注)等任務。

在空基電子戰編制中,除每個航空器裝備的機載電子戰系統外,還包括用於對航空兵集群實施整體性防護的專業電子戰飛機,以及安裝在無人機平台上的專業電子戰系統。陸基電子戰兵力兵器負責壓制敵指揮機構無線電通信和地-空、空-空無線電通信。

到2025年—2030年,美軍除傳統無線電電子干擾手段外,還將廣泛使用電磁輻射對敵雷達設備實施功能性壓制,達成破壞損傷敵雷達設備組件的目標。這種功能性毀傷武器用於破壞敵無線電通信線路和指揮系統。美軍為獲得最佳作戰效果,可能會使用功能性毀傷武器攻擊敵極其重要的軍事和國家基礎設施,同時還會使用微波武器攻擊敵經濟生產設施。現階段,美國正在研究基於高功率微波彈藥發展電磁武器的方案,這種微波彈藥需要藉助航空制導炸彈發射。此外,美軍還正在為空基巡航飛彈和空地飛彈研發一種可產生高能電磁輻射的特種戰鬥部。

可以預測,美軍將逐步實現機載無線電電子設備、無線電電子干擾設備及基於其他物理原理的探測系統在功能和結構上的一體化,在此基礎上建立具有前景的統一電子戰系統。

防空保障:空射誘餌梯隊。在一體化密集空襲作戰體系結構中,空射誘餌梯隊具有特殊作用。它能夠通過模擬己方戰機的雷達散射截面特徵,引誘和欺騙敵方雷達探測設備,干擾敵防空系統並消耗其防空飛彈資源,還可以獲得敵防空系統坐標和戰技術性能參數,為消滅敵防空系統提供支撐。該梯隊的作用時間可達40~60分鐘。在整個一體化密集空襲作戰行動中,美軍可使用500餘個空射誘餌。

空射誘餌梯隊的可能編成如下:空靶飛彈(靶用火箭),退役無人機靶標,經過自動飛行改裝的無人靶機,專門研製的假目標。通過積極使用裝備電子戰系統的空射誘餌,美軍可逼真模擬航空兵作戰行動,確保在敵防空系統壓制條件下大幅降低戰機毀傷率。

美軍空射誘餌可通過裝備超高頻、超短波和微波雷達信號模擬系統,模擬包括B-52戰略轟炸機在內的所有亞聲速飛機。空射誘餌指揮系統使用慣性制導和GPS制導,預置飛行任務最多可包含256個飛行節點,並可以由載機操作員更改。利用機載信號發射器,無人機空射誘餌可將敵方無線電信號(中繼)傳輸至雷達天線,隨後準確發送飛機反射雷達脈衝,因而能模擬轟炸機或殲擊機。美軍可使用F-22、F-35、MQ-4、MQ-9等多種機型作為空射誘餌載機。通過梯次使用空射誘餌,美軍可為突擊梯隊遂行主要作戰任務創造良好條件。

結 論

在未來戰爭中,一體化密集空襲作戰是戰略性多域戰行動最具前景的作戰方式之一,它用於在廣泛區域(戰區)對敵實施大規模火力突擊。一體化密集空襲作戰的典型特徵是,全部載人和無人航空兵及各軍種飛彈武器融入統一的梯次配置作戰系統之中,具備完成多樣化作戰任務的能力。不僅如此,新型武器系統(首先是高超聲速系統)可打擊原來只能使用核彈頭攻擊的目標。通過構建自組織和自適應的網絡化偵察信息梯隊,美軍可實現對一體化密集空襲作戰兵力兵器的高效指揮。

版權聲明:本文刊於2020年5期《軍事文摘》雜誌。作者:朱 寧。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轉自《軍事文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