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張家口這些百年滄桑之美的古村落,您不知道的有幾個?

自駕游那些事兒 發佈 2020-01-28T14:13:48+00:00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舉國上下高度重視, 全民全力眾志成城防控 !220多間房屋是由沿街6個東西並進的院落組成,每進院落都有一座雕梁畫柱的門樓,且多個院落相互貫通,並形成一個整體。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舉國上下高度重視,

全民全力眾志成城防控 !


必須減少出門,但可在家一飽眼福。

相信總會有雲開霧散的那一天,

到時我們還將雲遊四海!


在喧囂的城市生活太久,

這時候您需要一片凈土,

為您洗去內心的塵垢。

不用走很遠,不用花很多錢。


在張家口就有這樣的古老村莊,

它們歷史悠久、古樸典雅。

今天,我們一起去那裡

感受百年的歷史滄桑吧。


1.雞鳴驛村

始建於明代初期,

是迄今我國規模最大、

功能最齊全、

格局保存完整的古代驛站。



雞鳴驛正門西城樓

因《大話西遊》而聞名。


位置:懷來縣雞鳴驛鄉


2.南留莊村

獨特的「穿心堡」空間布局,

堡內至今仍保存著

明代規劃的「豐」字型布局面貌。



最著名也最獨特的要數「門家九連環」宅院。

220多間房屋是由沿街6個東西並進的院落組成,

每進院落都有一座雕梁畫柱的門樓,

且多個院落相互貫通,

並形成一個整體。


位置:蔚縣南留莊鎮


3.北方城村

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

是一個平地修築的城堡村落。



保存有明清

到民國時期所興建的住宅、

戲樓、廟宇、碾坊、堡門等古建築。


位置:蔚縣湧泉莊鄉


4.北官堡村


古蹟斑駁的村堡門樓十分高大,

距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了。

在城門正面,

有一大塊很厚的鐵鏽皮兒。

原來,

這就是蔚縣的一項特色的民俗活動

——「打樹花」的傑作。



簡言之,

打樹花就是把熔煉後的鐵水

拋灑到高大的古堡門上。

在漆黑的夜空,那熾熱的鐵水,

被拋在空中,沖向城牆,

經過撞擊後再向四周散去,

這就是壯觀震撼的民俗打樹花儀式。


位置:蔚縣暖泉鎮


5.西古堡村

被譽為「河北民俗文化第一村」,

向西兩公里即是河北與山西的省界線。

古堡建於明代嘉靖年間,

擴建、續建於明末清初。



此地集「古民宅、古寺院、

古城堡、古戲樓」四大文化奇觀為一體,

是古蔚州800莊堡中最為獨特,

保存最為完好的一例。


位置:蔚縣暖泉鎮


6.上蘇莊村

至今已有450多年,

堡牆、堡門和堡內建築大部分保存完好,

俯視上蘇莊古堡,

其形狀恰似打擊樂器的鏞鑼模樣

(用木框做架,界成若干方格,

方格內掛有小銅鑼)。



東西南北交錯的街道是鏞鑼的框架,

一幢幢方方正正的四合院

好象一隻只鏞鑼掛於框架之上。

所能,上蘇莊堡也叫「鏞鑼堡」。


位置:蔚縣宋家莊鎮


7.水西堡村、水東堡村


位於蔚縣西北10公里處,

兩村內有真王廟、

文昌閣、觀音殿等古建築。

位置:蔚縣南留莊鎮


8.開陽村


戰國時期的趙國代郡安陽邑,

泥河灣盆地的「樓蘭古城」。



它保留了千年古城整體風貌,

荒蕪與繁榮中隱秘著古老的神秘,

歷史與現代中流淌著固有的傳統。

站在村外兩側高地,

開陽村美景一覽無餘,

是影友們非常喜歡的拍攝地。


位置:陽原縣浮圖講鄉


9.黃花坪村


黃花坪村歷史上是

軍事重地和商道節點。

黃花坪村的古長城,

不過是張北縣六代長城的縮影。



時移世易,

如今黃花坪村域內的古長城

已是殘垣斷壁,

只留下雄偉輪廓,

還有一個個烽火台,

依然孤獨而倔強地屹立在那裡,

見證著那個年代烽火硝煙的歷史。

位置:張北縣油簍溝鄉


10.白後堡村

白後堡村是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村落,

有著300多年歷史。

有傳統民俗文化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拜燈仙」

「逗火龍」。



每年元宵節,

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為活動日,

為配合拜燈仙、逗火龍

還有活馬、旱船、老翁背髒婆、

推車、洋鬼子樓、秧歌隊等社火。

同時還是多部影視劇的拍攝地。



11.曹疃村

曹疃村人喜歡秧歌戲的傳統流傳至今,

而蔚縣唯一的

一支傳統秧歌的村級劇團就在曹疃村。



曹疃傳統秧歌也屬蔚縣秧歌的一支,

有著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和生存價值。

從清代以來,逐步完善,

充分體現了地方戲的歷史價值。


位置:蔚縣南留莊鎮


12.東沙城村


土城牆

成了東沙城村的一個地理標誌。


歷史上是防禦元蒙殘餘勢力

而修建的一座軍事民用為一體的城堡,

也是全國罕見的生土建築的城堡,

具有重要的軍事防禦作用。


位置:懷安縣西沙城鄉


13.石坡底村

石坡底村的歷史是厚重的。

先民們就地取材,

切坡挖洞建成「崖打窯」,

或夯土築牆碹成「網碹窯」,

這些歷經千年的古窯洞成為了歷史的活化石。


石坡底村的古寺廟、

古戲樓韻味十足。

明清時期,該村有多座龍王廟、老爺廟。

歲月更迭,

這些廟宇現保存完整的僅剩一座,

村西口的老爺廟早已變得斑駁陸離。

古戲樓位於村中心,飽受風雨侵蝕,

坍塌嚴重,風韻不再。


位置:懷安縣左衛鎮


提示:

目前,正處於特殊時期,

本文發布,

不代表鼓勵您立即出行。

您只做一般性閱讀即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