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友收藏了1000件元青花,拿出1件來鑒寶,專家:為真品,很稀少

胖胖弓的歷史課 發佈 2020-01-07T10:21:50+00:00

藏友收藏了1000件元青花,拿出1件來鑒寶,專家:為真品,很稀少雲南青花瓷器元青花以其稀有程度,成為收藏家們熱衷的對象。隨之而來的就是形形色色的元青花,出現在各大古玩市場,從幾十到幾十萬不止,但民間所藏元青花極其稀少,大部分是出土文物,在博物館珍藏。

藏友收藏了1000件元青花,拿出1件來鑒寶,專家:為真品,很稀少

元青花以其稀有程度,成為收藏家們熱衷的對象。隨之而來的就是形形色色的元青花,出現在各大古玩市場,從幾十到幾十萬不止,但民間所藏元青花極其稀少,大部分是出土文物,在博物館珍藏。但卻有這樣一位藏友,據說家裡收藏了1000件元青花。

藏友收藏了1000件元青花,拿出1件來鑒寶,專家:真品

這位藏有家裡收藏了1000件元青花,他自己估計應該有十幾件是真品。為了確認自己的想法,就拿出一件元青花,來到鑒寶節目,讓專家幫忙鑑定下。

專家稱,這種罐子從器型上看,是和景德鎮元青花盤口雙獸耳大罐相同,主題紋飾是鳳穿花紋飾,一邊繪畫的是帶尾羽的鳳紋,一邊繪畫的是纏枝菊紋,符合元末明初時期特點。

大罐的胎比較粗,顆粒很大,與景德鎮的胎體並不一樣,所以應該是元末明初雲南的青花瓷器。


雲南是元青花的第二大產地

提及元青花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元代景德鎮而忽略了國內其他窯場的元代青花瓷,考古發掘資料表明:在元代,除了已知的景德鎮外,江西樂平、浙江江山及雲南建水、玉溪也曾燒造過青花瓷。

至元十三年,元世祖忽必烈派賽典赤·贍思丁以「平章政事行雲南中出省事」來雲南建立行省,置郡縣,建水改臨安路。由此,建水成為滇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被譽為「滇南鄒魯」和「文獻之邦」。來自內地的軍民將先進的手工業技術也帶到雲南。


建水窯燒制青花瓷器的初期,應該為元中期至明洪武時期,此時期的雲南青花瓷器的器形、紋飾、布局、繪畫都比較單一,此時期的裝燒工藝單一,器形較少,胎體厚重,胎質疏鬆,施釉極薄,有的器物不帶釉,紋飾簡單。青花玉壺春瓶與青花碗圈足無釉,下腹露胎,碗心有乳突,有的玉壺春瓶與青花碗無圈足。

此外也有極個別的紋飾較精美的青花瓷器出土,青花瓷器身紋飾布局多達五層,繪畫筆法具有內地景德鎮元青花風格,如所繪的蕉葉紋中莖空白,牡丹紋採用平塗技法,大葉大花瓣的畫法,花瓣間不填滿色,留有白邊。同時,此時期的青花瓷又有明朝初期的特點,如有的碗底外有鐵紅色的護胎釉,變形蓮瓣紋為明朝時期特有樣式,兩片蓮瓣之間無空白,相鄰的邊界線重合,蓮瓣內部為如意雲紋。


雲南玉溪窯出土青花瓷器,有一部分器物胎體厚重,胎質疏鬆,器物圈足有乳突,有的為實心足,釉層厚薄不均,青花色澤濃淡不一,有鐵鏽斑痕,具有典型的元代遺風,應該是元末明初所燒制的青花瓷器。

由此可見,在元代中晚期,雲南燒制元青花的數量不比景德鎮少。

雲南元青花價值遠遠不及景德鎮元青花

最後,專家對藏友說,景德鎮生產的這類型的元青花價值都在3000萬以上,但云南生產的元青花,價值遠遠不如景德鎮生產的元青花,價格應該在百分之一。

藏友聽了後雖然有些意外,但也沒有太多的失落,只因家裡還有十幾件可能是真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