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酒市脯不食」:古人如何看待食品安全?入手西周,談古人想法

煙寒若雨 發佈 2020-02-07T18:38:45+00:00

孔子可以說是中國飲食安全的第一人,孔子認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貽而鍋,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品安全已經深入到了現實生活中的千家萬戶,但這並不是近幾年才存在,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周時期就已經存在,可見食品安全是一個多大的問題。

從一些古代的文章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西周人的飲食已經比較的豐富多彩了,當時雖然還處於青銅時期,但是種植一些生活基本所需的瓜果梨桃,蔬菜水果還是可以的,有豐富多樣的糧食作物,有蔬菜有水果,可以通過當時人民經歷出來的一些保存方式去保存,比如在太陽下晾曬,放入冰層中保鮮,還有釀造,醃製之類的手段都可以延長保質期。

在西周的宮廷,王室享用的食品更是花樣繁多,御廚更是得將這些珍饈美味做出細緻的規劃分類,安排好多人對他們進行分別保管,比如「庖人」、「烹人」、「膳夫」、「漿人」等等職位,這些都是為了保存食材而設立,從這可以看出在兩千多年前的西周人就已經明白了食物的分類,對事物認識已經相當清楚,對食材的管理相當清晰。

一日三餐,西周時期的人民就已經對著三餐有了明確的規劃,對於不同事物的不同口味已經進行了區分,也已經在不但的摸索中探究出了調節食物口感的方法,比如他們懂得將水果泡在蜂蜜中可以是的水果口感更好,保質期也可以得到一定的延長。再比如他們的醬等醃製技術,將肉類等食品首先進行風乾,然後再加入鹽再浸泡到酒里醃製起來,從而製造出一些食用的調味品。

這些不僅僅可以看出對於平時入口的東西口味的挑剔,還可以看出他們在每一步中對於食品安全的謹慎,他們研究出來的那些保存方法,比如醬,這些都是為了延長食物的保質期,讓他們可以更持久的存放,與此同時儘量的增加食用的舒適度。因為要考慮到平時食用的食品味道品質,所以就有了孔子的「沽酒市脯不食」的說法。

中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飲食的潔凈及衛生是傳統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孔子可以說是中國飲食安全的第一人,孔子認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貽而鍋,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材和加工的選擇

「沽酒市脯」這個詞的含義主要就是指那種在市場上售賣的東西,因為當時的工藝限制當時的酒都是糧酒,都是由糧食加工而成的,這種技術都是有嚴格的要求的,必須嚴格把控糧食的品種,必須嚴格監控水質,要想造出好酒來,必須得是優良的糧食,純凈的水質。

西周的人使用的肉分成兩種,分為鮮肉和干肉。而且當時的釀酒是歸國家統一規劃的。當時的王室貴族的酒都是由專門的部門監管的,有專業的管理部門,專業的釀造部門和專業的供應部門,以及製造部門,所以當時的酒的質量都是有保證的。

但是到了東周時期隨著當時奴隸社會的崩潰,奴隸們有了自己的權力,都成了自由民眾和手工業者,釀酒也由國家統一管理漸漸的轉到了民間,不僅僅是當時的各路諸侯有了自己釀酒的權力,在民間也有了自己開酒店的權利,在這種魚龍混雜的情況下,各種各樣的酒層出不窮,這時候這些酒的質量就會出現參差不齊的情況。

根據古書記載,當時的人們不是自己釀的酒都不喝,不是自己製作的脯,不知道是什麼肉,都不吃。可以看出人們不去街市上的酒館裡喝酒吃肉主要是因為怕東西不乾淨,對原材料不放心,人們會考慮他用的肉是否是健康的動物,他們用的糧食是不是正常的穀物。

所以,古書也有記載「衣服飲食,不粥於市,五穀不時,水果不熟,不粥於市。」翻譯成現代文就是不食用從市場買來的東西,不食用生的水果蔬菜,因為不熟的食物吃了是會傷人的。只有每時每刻都去注意食品安全問題,才能達到用吃來養人的地步。這跟「沽酒市脯不食」是一個意思。

對食品顏色和味道的的選擇

孔子在論語中曾經提到「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說明在當時的條件下,人們已經將食物的色和味跟食物的新鮮聯繫在了一起,周朝的禮儀十分複雜,關於食品方面的當然也不在少數。

在一些王室的祭祀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會有祭天的環節,那就會有一些動物被當作祭品被殺掉,而祭祀的時間不會很短,一般會在三天左右且不會少於三天,那麼這些祭品在這三天的風吹日曬里就可能會發生變質,發出難聞的味道,色澤也會變得難看。當時的人也意識到了祭肉擺放時間的過長會導致肉類本身質量的變化,經過風吹日曬,這些肉類祭品已經嚴重變質不能再被食用。

當時的人們為了長時間的保存肉類,開始不斷摸索,後來周人掌握了冰藏得方法,用冬季的冰來個祭肉致冷,從而達到肉類保鮮的目的,當時的人已經掌握了這種手藝,王宮裡也專門設立了凌人的職位來掌管冰政,管理有關製冰藏冰的一切有關大小適宜,而這些冰的一大部分都在夏季的食物保鮮當中被用去。

從此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已經注意到溫度是影響食物變質問題的一大原因,而基於當時的人民思想祭肉也不能壞,所以就有了一系列確保肉類食品安全的方式比如用冰去降溫冷藏。

從古文典籍中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已經意識到了肉類擺放時間過於長久的時候,就會腐敗變質發出腐臭的味道,這就是不乾淨的東西,祭祀給神靈就是對神的不尊重,是一種褻瀆,神靈必然不會接受這樣的祭品,當然也就不會庇佑這些祭祀的人,所以變質腐敗的東西一律丟棄。

失飪不食,是指食物在加工的過程中沒有達到應有的生熟程度,火候沒有達到製作這種食物的標準,該大火的火候不到,該小火的火勢太大,這種半生不熟的東西無論是在色澤還是在味道上都不能被接受。

相反,孔子樂於接受簡單但是不失乾淨的食物,有一種盛在瓦器中的美食,曾經深受孔子的喜愛,原因就是這是一種難得的潔凈的美味,而且在這種美味中也含有黎民百姓對於賢人的敬仰和尊重所以孔子很喜歡這種美味。

食品和調味品的搭配以及葷素的搭配

在人們基本上都明白了食物的養生價值之後,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種飲食習慣也就越來越多的開始被人們所追求,開始追求食物的精細程度,不僅將就食物的色香味俱全,也開始追求食物和調味品的搭配。

就拿食物蘸的醬來說,周朝人的習慣中特別重視食物和醬的搭配。在西周的宮廷也設立了專門的只為來掌管,以便能夠在進食的時候可以使用恰當的醬,宴席上吃什麼樣的肉就一定要按規定使用什麼樣的醬,孔子也是主張「不得其醬不食。」食肉時不搭配上適當的醬更是會影響到飲食的感覺。

這其中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當時的肉的來源,其中很多都是來自野生動物,不搭配合適的醬,肉性溫涼寒熱不定,容易吃壞肚子。

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猶如一條璀璨的星河,而這種優秀的飲食文化就是這條長河中最璀璨的繁星之一,中華民族,泱泱大國,物產豐富,的大物種,不同地域都有不同的飲食文化,這些文化也因食物種類而不同。

比如《黃帝內經.素問》中就提到這樣一句話東方之域,「其民食魚而嗜咸」;西方者,「其民華食而脂肥」;北方者,「其民樂好處而乳食」;中央者,「其民雜食」。到了周朝,其實中華民族的發展已經到了一種經濟發達,政通人和的地步,飲食文化得到了不斷地發展,這個朝代的生產力得到了大幅提高,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安逸。

在這種平穩的社會環境之下,人們才有精力有能力去追求飲食的更高境界,比如去提升它的文化感和安全感,所以才會有這一系列的冠以食品安全的問題,透過這些古人的生活經驗看當時的社會,人們不僅可以看到周朝人的社會痕跡。

更主要的是可以看出周朝人無處不在的智慧以及其暗藏在飲食和食品文化中的生活哲理,和中國主流飲食文化中的文明元素,非常明顯的體現出了中華傳統飲食中與眾不同的文化內涵和審美特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