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盛唐"之道:關鍵是人才

走遍大江大河 發佈 2020-01-06T09:06:12+00:00

要想將國家治理好,光靠皇帝一個人是不行的。李世民自然明白"一個好漢三個幫"的道理,更何況治理一個國家,那可不是一件小事,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越多越好。作為一代明君,李世民在選用人才方面的標準就是"唯才是任"。

要想將國家治理好,光靠皇帝一個人是不行的。李世民自然明白"一個好漢三個幫"的道理,更何況治理一個國家,那可不是一件小事,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越多越好。

作為一代明君,李世民在選用人才方面的標準就是"唯才是任"。也就是說,只要你是個人才,不論門第高下,甚至是跟自己結過什麼"梁子",我都讓你施展所長。當然了,這種人除了有才,品德還必須高尚,要不就成了歪才,如若重用,雖然不會成為庸吏,但必定會是一個"狗官"。

如此一來,在李世民身邊就圍繞著一大批忠臣良相,輔佐著他治理天下。這些人當中就有敢於直諫的魏徵、身為國舅的長孫無忌、隋朝舊臣房玄齡。

說起魏徵大家都知道,有才幹又有膽量,敢於向皇帝"提意見",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諫臣。魏徵死後,李世民把他比喻成鏡子,可以照得見自己的功過是非,對他的死深表痛惜。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受到李世民器重的人才,當年卻想要治他於死地。

原來當年李世民和他兄弟李建成爭皇位的時候,魏徵就是李建成的謀士,他極力勸說李建成要殺掉李世民。待到李世民當上皇帝後,不僅沒有殺掉昔日的仇人魏徵,反而任命他為諫議大夫。

李世民認為魏徵雖然是自己的"仇人",但那不是私仇,魏徵只是各為其主罷了,況且他確實是個人才,也是個忠臣,這樣的人理當受到重用。為了報答李世民對自己的"栽培",魏徵在後來還給李世民提出了好多治國方面的建議,並不斷提醒他要"修己正身"。

長孫無忌是李世民的宰相,又是他的"大舅哥"。在古代雖然沒什麼"裙帶關係"一說,但也十分忌諱外戚干政。在李世民剛做皇帝的時候,就決定任用這位"大舅哥"做宰相,但有一個人堅決反對,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長孫無忌的妹妹長孫皇后,她為了避嫌,一再請求李世民給自己的哥哥一個沒有實權的官兒就行了。

但李世民用人不避親,他很了解這位"大舅哥",不僅博通文史,而且很有計謀,是一個難得的相才,有這樣的人輔佐自己,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果不其然,長孫無忌確實是一個文武全才。

他曾主持修定《唐律疏議》,奠定了唐朝兩百多年的律法根本;還曾跟隨李世民遠征高句麗,立下赫赫戰功。

此外,李世民用人也不計較出身和經歷。房玄齡曾經做過隋朝的官吏,但還是得到李世民的重用,封他做了宰相。房玄齡在位期間,裁撤冗官,提高政府辦事效率,為國家節省開支,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讓李唐王朝呈現出一派清明的氣象。

李世民唯才是用,在他周圍聚集了一大批能臣武將,他們都為"貞觀之治"立下了汗馬功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