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繼任者蔣琬,對於蜀漢北伐是怎樣的態度?

江湖小百科 發佈 2020-01-10T01:53:46+00:00

煮酒論三國前面都在說曹魏方面、司馬懿平遼東與曹叡託孤的事情,當然對於蜀漢方面也有自己需要解決的事情,諸葛亮死後先是爆發了魏延與楊儀之間的權利鬥爭、最終兩個人都失敗、蔣琬成為諸葛亮新的接班人,蔣琬作為蜀漢第二代執政者,雖然才能方面不如諸葛亮、但善於總結前人經驗,取長補短,仍然為蜀漢

煮酒論三國前面都在說曹魏方面、司馬懿平遼東與曹叡託孤的事情,當然對於蜀漢方面也有自己需要解決的事情,諸葛亮死後先是爆發了魏延與楊儀之間的權利鬥爭、最終兩個人都失敗、蔣琬成為諸葛亮新的接班人,蔣琬作為蜀漢第二代執政者,雖然才能方面不如諸葛亮、但善於總結前人經驗,取長補短,仍然為蜀漢今後的發展貢獻了重要的力量。

無論是演義還是正史里,蔣琬都是諸葛亮接班人選中的第一順位。其實早在蔣琬剛入仕時,諸葛亮還曾扮演過他的伯樂一角。三國演義小說之上有一個故事是說、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投奔劉備時候,劉備因貌輕之,任為耒陽令。龐統到任上每日喝酒並不理政事情,後劉備大怒遣張飛往責,張飛看到龐統的才能再次推薦給劉備,其中這個喝酒懶政這個典故,實際上它出自於蔣琬。


當時蔣琬處於基層為廣都縣長,在任上喝酒沉醉、不理政事,結果碰到劉備突然巡視,當場勃然大怒,便要殺他。這時諸葛亮看出蔣琬的才華,站出來為他說情:「蔣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願主公重加察之。」


劉備向來敬重諸葛亮,於是饒了蔣琬一命,但為了明法,還是把他免職了。而後,在諸葛亮的起復和重用下,蔣琬一路從什邡縣令、尚書郎、東曹掾……升遷到丞相長史,最後成為諸葛亮的繼承人。



與劉備去世造成的影響一樣,諸葛亮的逝世對蜀漢的震動可謂巨大,史載:時新喪元帥,遠近危悚。這種時候,正是蜀漢內部人心惶惶、一向喜歡占便宜的孫權聽說諸葛亮去世後,立即在漢、吳邊境增兵,企圖趁火打劫,關鍵時刻如果處理不當,蜀漢勢必將陷入一場新的動亂,面對吳國的增兵行為,蔣琬的回應是在邊境同樣增兵,做好隨時開戰的準備。這種強硬卻不莽撞的做法,最終使漢、吳雙方彼此心照不宣,維持了原有的和平。


在內,諸葛亮的突然離世,當時許多人不禁對蜀漢的未來感到憂心忡忡,同時觀望著蔣琬將如何應對。如果蔣琬因為上司的離世而愁眉苦臉,就會導致底下人心更加不穩,而如果喜笑顏開,則會被大家指責為沒有良心。在這種「哭笑不得」的情形下,蔣琬出類拔萃,位處百官之上,既沒有憂傷的表情,又沒有歡喜的臉色,言談舉止如同平常一樣,於是眾望漸服,到了238年,劉禪加封蔣琬為大司馬,命其開府治事,標誌著蔣琬獲得了劉禪的完全信任,以及他的前任諸葛亮一樣的最高權力。


諸葛亮因為劉備的知遇之恩、在劉備死後繼承劉備的遺志,為蜀漢鞠躬盡瘁,人非草木,諸葛亮對蔣琬的知遇之恩與諸葛亮對他的感情。蔣琬也是很認可的,因此在諸葛亮去世後,作為接班人,蔣琬便以同樣的方式來回報諸葛亮的知遇恩情,士為知己者死,他將北伐的擔子擔到自己身上,繼續為興復漢室籌謀劃策。


諸葛亮作為蜀漢官員與百姓的精神領袖,一些蜀漢官員與百姓對諸葛亮的崇拜達到了盲目。認為諸葛亮是無所不能的。雖然諸葛亮在政治、軍事、文學、書法、發明創造等領域都取得不少的成就、但現實情況是,諸葛亮生前五次北伐都未能成功。這讓蔣琬不得不考慮,諸葛亮的進軍方略,是否行得通。


諸葛亮性格謹慎、蔣琬被陳壽評為「方整有威重」的人物,是說蔣琬這個人舉止端莊,品行正派,而且穩重有威嚴。但是蔣琬早年擔任縣令時,不但不理政事,而且還喝的爛醉如泥,一方面可以看出,蔣琬骨子裡有古代文人通有的傲慢性格,另一方面也說明蔣琬這個人,有時候其實也不是那麼嚴肅,甚至有些放蕩不羈。能同時擁有穩重和放蕩兩種性格的,想來就不是那種死板的人。行為作風不拘一格,蔣琬的性格如果選擇一位來對應,應該說他與三國小說之上的龐統類似。


關羽失荊州之後,蜀漢無法履行「隆中對」兩線同時出兵的規劃,諸葛亮不得不將目光投向涼州,以涼州為依託由西向東進軍。從諸葛亮幾次北伐來看,明顯帶有這種意圖的。但是諸葛亮北伐中面臨著一個重要問題,運輸線崎嶇險峻,糧食運不上去。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和第四次北伐,均因糧草告罄撤軍。因此,既然祁山、斜谷等道路行不通,不妨嘗試改走其他路線。


當初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取得勝利後,曹操敗退時留張郃等駐守陳倉,防備劉備趁機襲擊關中,而劉備卻不攻關中,反而派遣劉封、孟達攻打漢中以東的上庸等三郡,並順利降服上庸守將申耽、申儀等。諸葛亮北伐多次攻打雍涼、關中,曹魏方面,早就在這些地方加強守備,再向這些地方用兵,結果與五次北伐差不了太多,於是蔣琬便想著不如趁魏國重點防守西線時,不如沿漢水、沔水東下襲擊魏國的東線三郡,或許能夠成功。


蔣琬的計劃是有一定道理了。一、水路運輸非常發達;二、可以聯絡東吳從荊州出兵,集中兵力共同伐魏;三、如果蜀漢成功取得「東三郡」,就可以繼續攻打襄陽、樊城、宛城、洛陽,繼續履行「隆中對」;四、中國地勢西高東低,由漢水攻打上庸,占天然地理優勢。


正所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襲擊戰雖然風險大,但獲得的回報也大、如果蜀漢占據東三郡後,便可以向魏國的襄陽、宛城等地用兵,襄陽又與吳國領土接壤,東吳攻魏時,蜀漢便可以從東三郡出兵,近距離響應吳國,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東西并力」。



蔣琬想走水路攻打東三郡的想法不被認同,那就還是只能攻打雍涼或者關中。而攻打關中走秦嶺山脈的斜谷、子午谷等也是危險的。既然蜀漢官員大都不支持冒險的行動,那麼蔣琬就根據當下的形式,制定了一條更為穩妥的策略,於是經過敵我利害關係的權衡,蔣琬將蜀漢的用兵目標,對準了雍涼。


尤其蔣琬回想起當初諸葛亮時,只有魏延率領偏軍西入羌中取得了非常大的戰果,那麼乾脆,將這一戰略發揚光大。因此蔣琬仿效諸葛亮當初吸納魏延一樣,蔣琬開府治事後,將姜維入府擔任司馬,讓姜維來管理軍隊,並表其遙領涼州刺史。姜維便像當初魏延一樣,率領偏軍西入羌中,尋找戰機。蜀漢採取的進攻的姿態、姜維雖然沒有取得像魏延那樣大的勝利,但應該還是有一些收穫的。



雖然蔣琬和諸葛亮同稱為「蜀之四相」,但他的光芒無疑被諸葛亮掩蓋過去。在北伐意向上,蔣琬無疑是一個積極的態度,甚至到了激進的程度。可惜蔣琬不是諸葛亮這樣的全才、並且蜀漢話語權上蔣琬也不是一人說的算、襲擊東三郡這樣的冒險策略被否定之後、蔣琬再次制定出蠶食雍、涼這一相對穩妥,並且成為蜀漢之後幾十年發展目標的策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