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舉行新春扶貧展銷會「以購代捐」讓扶貧更溫暖

四川經濟網 發佈 2020-01-20T17:38:57+00:00

「以購代捐」讓扶貧更溫暖五糧液集團公司發出倡議,在質量、價格等同等條件下,員工食堂採購可優先選購貧困群眾生產的蔬菜水果、畜禽肉蛋、五穀雜糧等農產品,簽訂長期購銷合同,建立穩定購銷機制;公司員工可通過電話訂購、實地採購等方式,主動購買貧困群眾生產的農產品;鼓勵員工發揮個人優勢,利用

四川經濟網宜賓訊(記者 楊波 文/圖)1月17日至19日,五糧液集團公司組織開展新春扶貧展銷會,來自興文縣的原生態土豬肉和土雞蛋,以及甘孜州理塘縣的香菇、氂牛肉、小番茄等扶貧產品,深受公司員工喜愛。同時,通過「以購代捐」,讓扶貧變得更加溫暖。



五糧液集團公司發出倡議,在質量、價格等同等條件下,員工食堂採購可優先選購貧困群眾生產的蔬菜水果、畜禽肉蛋、五穀雜糧等農產品,簽訂長期購銷合同,建立穩定購銷機制;公司員工可通過電話訂購、實地採購等方式,主動購買貧困群眾生產的農產品;鼓勵員工發揮個人優勢,利用朋友圈、微博、微信等,動員身邊人購買,以實際行動幫助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




「這款藏香菇鮮肉醬,原材料取自五糧液幫扶的宜賓市興文縣產出的土豬肉和甘孜州理塘縣產出的香菇,結合兩地扶貧產品開發研製而成,今年春節,公司把香菇醬作為年貨給每位員工發放了一罐,大家的反響很不錯。」回「娘家」參加新春扶貧展銷會的五糧液集團公司派駐理塘縣扶貧幹部張聞告訴記者,2019年春節以來,甘孜州理塘縣的農副產品已先後五次走進集團開展「以購代捐」,累計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000萬元。通過幫扶產品銷售和「以購代捐」,已為理塘縣下木拉鄉和德巫鄉百姓共計分紅151萬元,其中上馬岩村貧困戶人均9000元,非貧困戶人均4000元。



而距離理塘縣數千公里外的興文縣青山岩村,1100畝竹林(苗圃)基地一片青翠。五糧液駐村工作組在利用連片的荒山荒地發展紙漿竹、景觀竹苗圃的同時,積極發展林下竹蓀、赤松茸種植和生態黑豬、土雞養殖產業,以「幫扶單位+村資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產業發展,促進農戶持續增收。

五糧液集團公司派駐興文縣青山岩村扶貧幹部朱奎說,集團自2018年6月幫扶青山岩村以來,號召43個基層黨組織,定向向青山岩村貧困戶開展全覆蓋結對幫扶,通過「以購代捐」等方式,累計採購特色農產品近400萬元,有效幫助該村89戶貧困戶增收。同時,通過資金變股權方式,為每個貧困戶分紅1000到2000元。



「以購代捐」是五糧液集團踐行國企擔當,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2015年以來,五糧液組建了以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挂帥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並選派得力扶貧幹部掛職蹲點,因地制宜,積極建立產業基地、安置貧困戶就業、開辦扶貧車間等多渠道、多樣化、創新型、見效快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新路徑,同時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脫貧致富的內在動力,積極帶動當地貧困群眾踏上脫貧致富之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