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識薛家(十三)蘇定方差點滅了高句麗,卻被薛仁貴坑得功敗垂成

驚心鳥 發佈 2020-02-26T17:41:31+00:00

唐朝征遼東滅高句麗是《薛仁貴徵東》故事的歷史原型,雖然小說中被大量的神話改編,歷史上卻也對當時的東亞局勢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唐朝征遼東滅高句麗是《薛仁貴徵東》故事的歷史原型,雖然小說中被大量的神話改編,歷史上卻也對當時的東亞局勢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小說將滅高句麗的功勞都歸結於薛仁貴,顯然是小說家杜撰的結果。實際上唐朝滅高句麗的過程前後經過幾十年時間,數次東征,跨越了兩個皇帝,算得上非常艱難和曲折。除了最後李勣率領大軍滅高句麗之外,在此之前蘇定方三路大軍圍攻平壤城是距離勝利最近的一次。可惜的是由於薛仁貴在平定鐵勒九部的叛亂中惹出大亂,迫使唐朝調兵西顧,使得蘇定方的布置功敗垂成。

唐朝的軍事之所以強盛,便是因為有著一批在對外戰爭中取得勝利的滅國級名將。除了大名鼎鼎的李靖、李勣以外,蘇定方也是這批名將中的佼佼者。他前後滅三國,為唐朝開疆擴土立下赫赫戰功,是中國古代名將中的典範。從個人能力和功績上看,他是唐朝第二代名將中排名第一的強者,受到很多古代軍事家的推崇。他雖然很早就參加了隋末農民起義,在竇建德、劉黑闥等大軍中作戰,卻沒有在亂世結束後加入唐軍。在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後,他才成為唐軍中的中層將領,可以說是一代的年齡,二代的資歷。

蘇定方加入唐軍初期最大的功勞便是隨同李靖滅了東突厥,以戰功被授予左武衛中郎將。此後他二十多年未得重用,直到唐高宗李治派兵救援新羅是才作為營州都督程明振的副手出兵作戰。由此之後他便一發不可收拾,成為前後滅三國的蓋世名將。

對於蘇定方的粉絲來說,蘇定方最大的遺憾便是沒能在滅了百濟後繼續滅亡高句麗。如果完成這一壯舉,蘇定方便成為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滅四國的名將,其地位可與李靖媲美。而滅高句麗這場戰爭之所以沒有成功,卻是因為後來參與滅高句麗的薛仁貴在西域引發亂局所致。

唐朝滅高句麗的戰爭可謂是曲折多變,在唐太宗和唐高宗年間打了多次,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甚至唐太宗李世民還御駕親征,都因為各種原因未能完成這個目標,被他引為憾事。蘇定方滅了百濟之後,高句麗勢力大為削弱,於是李治開始策劃東征高句麗的事情,希望蘇定方能一舉拔掉東北這個大患。當時李治任命蘇定方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契苾何力為浿江道行軍大總管、劉伯英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程明振為鏤方道總管,分三路大軍攻打高句麗。然後李治又調夫餘道行軍總管蕭嗣業支援,以回紇諸部的軍隊出兵平壤。

這場戰爭的初期唐軍非常順利,取得了不少打勝,殲滅了高句麗的有生力量。蘇定方的進展最快,在浿江大破高句麗軍隊,第一個兵臨平壤城下。然後契苾何力借著鴨綠江結冰的機會突破鴨綠江防線,大破淵蓋蘇文長子淵男生的守江部隊,斬首三萬人,淵男生僅以身免。

可以說這種情況下南北兩軍夾擊平壤城,只要戰術上執行無錯,滅高句麗是十拿九穩的事情。可惜的是即將總攻平壤城前發生了兩件坑人的事情,讓蘇定方的這次出兵鎩羽而歸。一方面是薛仁貴平定西域鐵勒九部失敗,引發回紇大亂。另一方面是為南路軍提供補給的新羅方面,遲遲未能將補給送到。

對於南路軍的補給問題,蘇定方還可以在高句麗本地籌糧,採取以戰養戰的方式解決。實際上他用這種模式堅持了很長時間,知道冬季實在沒法堅持,才不得已解除平壤城的包圍,班師回國。而對於薛仁貴引發的回紇亂局,對東征高句麗的影響就難以扭轉了。

在唐朝東征高句麗的戰爭打得如火如荼時,西域鐵勒九部也發生了叛亂。當時回紇首領閏婆去世,侄子比粟毒搶奪了比粟的繼承權,聯合鐵勒其它部族發動叛亂。李治以右屯衛大將軍鄭仁泰為主將,左武衛將軍薛仁貴為副將出兵回紇,平定這場天山腳下的叛亂。

這場戰爭就是傳說中大名鼎鼎的"三箭定天山"的原型,也是對薛仁貴吹捧得厲害的戰爭。實際上戰爭初期唐軍的確擊潰了鐵勒九部的十幾萬軍隊,也有著"三箭定天山"的原型。可發展到中後期局勢就越發對唐朝不利,鄭仁泰和薛仁貴分兵兩路都出了問題。鄭仁泰帶兵追殺比粟毒的殘餘去了沙漠,結果遭遇暴風雪,全軍覆滅,只有八百人回到回紇。薛仁貴帶兵占領了回紇首府瀚海都督府,卻坑殺鐵勒降軍,縱兵劫掠回紇和草原各族百姓,搶劫當地的女子做妾,還收受鐵勒貴族賄賂,引發了回紇和草原各族起兵反抗。

對於回紇和鐵勒其它部族的混亂局面,薛仁貴無力從政治方面解決,只能採用血腥鎮壓的殘酷手段。可這麼一來矛盾進一步激化,亂局越來越大,整個回紇局勢糜爛,一發不可收拾。而當時唐朝還在全力支援對高句麗的戰爭,後院著火讓李治非常惱怒。

為了平息回紇和鐵勒九部的亂局,李治不得已招回了平壤城下的回紇軍隊,讓這些軍隊回到回紇去平叛。這些軍隊包括北路軍統帥浿江道行軍大總管契苾何力、回紇軍主將夫餘道行軍總管蕭嗣業。這兩位高麗前線的主要指揮官帶著軍隊撤離,便讓蘇定方南北夾擊平壤城的戰略部署落空了。

這樣不但讓唐朝在高句麗的軍隊大為縮減,戰鬥指揮能力也直線下滑。再加上新羅方面的補給遲遲未到,於是平壤城的攻防戰就從大兵壓境,變成了膠著的持久戰。入冬後高句麗冰天雪地,氣候及其它因素再次成為唐軍進攻的羈絆,使得唐軍在戰爭中損失很大。先是浿江道行軍總管任雅相在軍中病逝,然後是沃沮道行軍總管龐孝泰所率嶺南水軍五千餘人在蛇水被淵蓋蘇文擊敗,龐孝泰與其子十三人一同陣亡。如此一來,形勢變得對讓軍非常不利,蘇定方最終不得不解除平壤城包圍,帶領軍隊退回唐朝。

可以說蘇定方的這次攻打高句麗失敗完全是被薛仁貴坑的,在此之前蘇定方距離攻破平壤城只有一步之遙。如果沒有薛仁貴引發的回紇叛亂,唐朝不必調回紇軍和契苾何力去西域平叛,那平壤城根本不可能堅持到冬天。如果沒有冬天的氣候和自然環境幫忙,淵蓋蘇文又怎麼會守得住平壤城?

薛仁貴在鐵勒九部引發的亂局雖然輕易就被契苾何力平定了,可這引發的戰略和政治影響很大。只是唐高宗李治和朝廷大臣們都沒有重視這個不利因素,反而為後來薛仁貴的大非川之敗留下了隱患。從這一點上來看,李治比起他爹李世民,在執政的全局掌控能力上還是差那麼一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