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忌恨湯和能逆轉,為何又不給情面將其女凌遲?

以禮觀書 發佈 2020-02-28T17:13:19+00:00

向敬之1洪武三年十一月,朱元璋已經一統關內,於是大封功臣,進封李善長為韓國公、徐達為魏國公、李文忠為曹國公、馮勝為宋國公、鄧愈為衛國公、常遇春之子常茂為鄭國公。

向敬之

1

洪武三年十一月,朱元璋已經一統關內,於是大封功臣,進封李善長為韓國公、徐達為魏國公、李文忠為曹國公、馮勝為宋國公、鄧愈為衛國公、常遇春之子常茂為鄭國公。

這就是朱元璋的開國六公爵。

然而,元至正三月十九日與徐達同為淮興鎮江翼元帥府統兵元帥的湯和,卻只被封為中山侯。

湯和同徐達一樣,最早投效朱元璋,是患難兄弟,是朱元璋最早重任的統軍元帥之一。在他們封帥之前,僅廖永安在八天前,被封為天興建康翼統軍大元帥府統軍元帥,而常遇春成為統軍元帥則是在六個多月後。

不僅如此,湯和很快升任樞密院同僉,駐守常州,節制元帥。


不承想,在朱元璋大封勛將時,廖永安已於元至正二十八年被張士誠囚死,常遇春也在洪武二年暴卒軍中。他們或生前被遙授國公,或死後被追授王爵。

湯和與徐達,仍舊是追隨朱元璋的主要大將。只是,封賞時,區別雲泥之別——

徐達獲授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右柱國、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改封魏國公,歲祿五千石。

而湯和,只被授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爵封中山侯,歲祿一千五百石。

雖然都被授與子孫世襲的憑證,但是殊榮、品秩、爵位、官職與歲祿,不再如前同日而語。

2

獲賞懸殊,不能說湯和的戰功不及徐達。

徐達征戰四方,湯和也是功勞卓著,都是盡心盡力給朱元璋打天下。

湯和多次擊敗張士誠和方國珍,且通過海道進入福州,俘獲占據福建八郡、遙尊蒙元天子的陳友定。

而在最初,朱元璋起兵時,很多人因與其同輩,有不服的情緒,是年長朱元璋三歲的湯和一直忠順侍主,起了榜樣作用,深得朱元璋的喜歡。

湯和與朱元璋相處得很融洽,卻沒想到一次慶功宴,一頓開懷暢飲折斷了湯和的遠大前程。

《明史·湯和傳》記載:湯「和沉敏多智數,頗有酒過。守常州時,嘗請事於太祖,不得,醉出怨言曰:『吾鎮此城,如坐屋脊,左顧則左,右顧則右。』太祖聞而銜之。平中原師還論功,以和征閩時放遣陳友定餘孽,八郡復擾,師還,為秀蘭山賊所襲,失二指揮,故不得封公」。

湯和一次酒瘋,招來了朱元璋的忌諱!


好在湯和及時醒酒,任勞任怨,甘願給徐達做副手,最好保住了侯爵和身家性命。

直到洪武十一年,湯和才被進位信國公,歲祿只有三千石。朱元璋還把他的常州過失鐫刻鐵券丹書。朱元璋厚此薄彼,懷恨一個人可謂持久。

恨就恨吧,湯和也算是功成名就。他看到了朱皇帝的忌諱更多了,於是主動辭退。

《明史》本傳稱讚他:「東甌乞身歸第,以明哲自全」,「卓然非人所能及」。他最早洞察到朱元璋集權的帝王心術,第一個主動釋兵權,告老還鄉:「臣犬馬齒長,不堪復任驅策,願得歸故鄉,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

大將主動交權,讓朱元璋龍心大悅,「立賜鈔治第中都」,並給他一個監工防倭戍海城的肥差,還讓第十子朱檀娶了湯和的女兒做王妃,使湯和也同徐達一樣做了皇親國戚。

湯和晚年更加恭謹,「入聞國論,一語不敢外泄」。湯和遠離是非,不攙和拉結,自然就沒有了朱元璋最怕的培植私黨了。湯和的老部下潁國公、兒女親家傅友德就是因為與藍玉走得近,被朱元璋賜死,全家流放。

湯和難得糊塗,樂在其中,養了「媵妾百餘」自娛自樂。湯和沉迷酒色,朱元璋毫不忌諱他的老婆多,還對湯和夫妻覲見時各「黃金三百兩、白金二千兩、鈔三千錠、彩幣四十有副」,「並降璽書褒諭,諸功臣莫得比焉」。

3

若干年後,湯和患病失聲,朱元璋聞訊即日探視。

湯和病重,「帝為流涕,厚賜金帛為葬費」(《明史·湯和傳》)。

湯和死後,皇帝追封東甌王,諡襄武。如此的死後哀榮,也算比徐達高了一等。雖然他死後,其子其孫其曾孫都已早逝,不能襲爵,其玄孫在英宗朝求襲爵不得,直至嘉靖十一年,其五世孫湯紹宗以功臣後續爵靈壁侯,傳至明亡。這也算湯氏殊榮與明朝共存亡。

雖然徐達死後獲授王爵與美評,但是他死得離奇,也難以蓋棺論定。

相較與徐達的之外的開國五公,湯和更是幸運。

李善長雖為大明首相,但坐大相權,威逼皇權,不得朱元璋信任。即便他是朱皇帝的長女公公、首席元勛,終被牽連至胡惟庸謀逆案,連同妻女子侄七十餘人被誅殺,因此爵除。

鄧愈死於洪武十年,追為河間王。其子鄧鎮襲爵衛國公,陷身妻外公李善長案,被處死爵除。


曹國公李文忠的死,也與朱元璋有關。《明史·李文忠傳》記載:李文忠「嘗以客言,勸帝少誅戮,又諫帝征日本,及言宦者過盛,非天子不近刑人之義。以是積忤旨,不免譴責。十六年冬遂得疾。帝親臨視,使淮安侯華中護醫藥。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帝疑中毒之,貶中爵,放其家屬於建昌衛,諸醫並妻子皆斬」。如若沒有朱元璋對這個外甥兼養子表現出不滿,華中怎敢暗中毒殺這位通天的大人物?更使人唏噓的是,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是一個草包,受任大將軍損兵數十萬,但以開城迎降之功耀武揚威,包藏禍心,圖謀不軌,最後被永樂帝褫奪爵位、幽死家中。

宋國公馮勝雖然也是朱元璋的親家,但因與女婿周王朱橚走得近,而且是徐達之後的大將軍,功勞大,招致猜忌被朱元璋賜死。

鄭國公常茂雖然是太子朱標的大舅哥,但因冒功,被朱元璋流放而死。襲爵的兄弟常升雖然死因有多種,但還是死於朱皇帝手中。

湯和很聰明的,躲過了生死劫。只是,其次女做了朱元璋的媳婦、老十魯王朱檀的正妃,也被朱元璋秘密處死。

湯氏女教子有方,成就了兒子繼承王位六十四年,但相夫有罪。朱檀喜好詩文,禮賢下士,美名在外,而於內荒唐,愛吃金丹,毒發傷目。湯妃投其所好,夥同老公在民間抓來不少十歲、七八歲童男閹割,為他們燒金丹,就連軍營的幼兒也不放過,弄得當地天怒人怨。

洪武二十年二月十六日,明太祖發給諸王的敕令:「魯至無禮,其妃當凌遲處死。這等潑東西,一日著內官召回宮來凌遲了。如何將民間十歲,七八歲將在宮中玩耍,三五日才方將出,閹為火者,怒及當境人民,此二夫妻死不可迯。又將軍家營里的小孩兒拿入宮中,有放的,有不放的,嚇得軍家小孩兒見火者去都藏在床下。如此教人難過,這夫妻倆個死罪絕不可迯,合當凌遲信國公女。」(《御製紀非錄》)

其時,湯和還在世。湯和死於洪武二十八年,終年七十歲。朱元璋毫不留情地將湯氏女凌遲,無非是湯氏女害了皇子。湯和也只能忍氣吞聲。

朱檀為朱元璋的郭寧妃所生,其母在馬皇后與李淑妃死後攝六宮事,而其本人出生五十天便被封為魯王,足見母子深得朱元璋的寵愛。但不料他年紀輕輕,誤入歧途,二十歲而死被老爹賜諡為「荒」!

湯和以荒淫保住了榮華富貴,而其女暗助朱檀荒唐而被千刀萬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