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移動支付在中國如日中天,卻在日本栽了大跟頭?原因尷尬

海社長 發佈 2019-12-15T14:11:14+00:00

在我國,移動支付的支付方式已經很成熟了,而且也很安全。如今你去買東西用現金付款的話,買家都不一定願意收現金呢。 我國不論是大型市場還是街邊小攤,普遍都使用微信或支付寶進行支付,這讓我們在支付時便利了不少。我國移動支付應用可以說是做得風生水起,可為啥在日本卻栽了個大跟頭? 說來尷尬,主要原因竟是日本境內使用的支付軟體存在漏洞等的問題。

日本很多支付軟體的公司也想占據日本的支付市場,一時間湧入許多支付軟體,但由於軟體眾多,這也導致漏洞也存在很多。以7-seven的手機漏洞為例,人們通過提供的支付程序「7pay」,進而進行支付,但就在短短几日的時間裡,用戶就損失了5500萬日元,約人民幣350萬元,大概造成了900名用戶被盜刷,也就是說,每個用戶被盜刷的金額就有將近4000人民幣。不得不說,這個數目確實有點大。

但是追究原因,還是軟體的本身安全問題。根據日媒的調查,「7pay」是以郵箱作為帳號的,輸入生日就可以輕鬆找回密碼,這對黑客來說已經是很的入侵了。但帳號的安全問題不止於此,因為如果用戶沒有生日密碼,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另一個郵箱密碼發送驗證碼,從而找回密碼。 而更尷尬的是,當記者問及「7pay」負責人關於帳號安全,手機號碼的「二次驗證」問題的時候,其負責人竟然不懂什麼是「二次驗證」。

本來就因為有盜刷事件發生,讓公眾很失望,如今「7pay」的負責人竟然對支付程序的帳號安全缺乏基本的知識,日本消費者對移動支付瞬間失去了信任不說,也產生了很多的負面情緒。 對標我國,我國在對支付市場的把控和監管都相對比較嚴格和到位,並且我們在支付系統方面也是很成熟的。

日本表示要在2025年實現40%的非現金支付目標。但以目前的現狀來看,可能還很難。 雖然日本其它科技公司也正在慢慢推出新產品,例如聊天軟體Line,推出了LinePay,但日本民眾對移動支付還相對的缺乏信心。如果日本加強對支付市場的合理監管和隨著日本移動支付的越來越成熟,日本人還是有很多人願意使用移動支付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