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色差」才是真紅木?帶你揭開色差的真相

上海藝尊軒紅木家具 發佈 2019-12-30T10:04:17+00:00

對於紅木,我們目前普遍都認為:紅木家具是存在色差的,也將之視為正常現象。再比如說邊材和心材,這兩個部位的顏色就非常明顯了,邊材顏色淺,水分多,材質比較差,心材顏色深,水分少,材質比較好。

對於紅木,我們目前普遍都認為:紅木家具是存在色差的,也將之視為正常現象。

確實,據專家的說法,也表明了「真正的紅木家具必然是存在色差的」,但這也是要分情況來說的,因為造成色差的原因數不勝數,這些原因當中,有正常現象,也有不正常現象,那麼我們該如何區分呢?

那就要看造成色差原因的「合理性」介於什麼程度了。


所謂的「合理性」指的是無法通過後續的技術來控制色差甚至是達到「0色差」的原因,這就是正常的現象,合情也合理。

所以會有「真正的紅木家具是存在色差的」這一個說法,「0色差」的估計也就只有那些印刷的、貼皮的「紅木家具」才能達到。

1樹木所處部位不同,產生色差的合理性

我們常說: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

同理,紅木也不例外,一款紅木家具可能是用同一棵樹的材料製作而成的,也可能是用兩棵樹甚至是三棵樹的材料製作而成,你覺得它們的顏色會一模一樣嗎?

樹木的不同部位的顏色是有區別的,樹根和樹心屬於吸收養分的主體部位,這些部位的色素沉積的比較多,顏色會偏深一點,而像分支、樹梢或者靠近樹皮的地方色素沉積比較少,顏色會偏淺一點。

再比如說邊材和心材,這兩個部位的顏色就非常明顯了,邊材顏色淺,水分多,材質比較差,心材顏色深,水分少,材質比較好。


總之由於所處的部位不同、樹齡不同或者紋理不一所造成的色差是屬於正常現象來的,這些我們都可以把它歸結於木材的天然屬性。

2加工切出來的切面不同產生的色差

一個物體(立體的)你從不同的視角去看你會得到不同的畫面,同樣你從不同的方向去切割木材所得到的木板也會不同。

我們說視角主要分主視角、俯視角和側視角三個,而切割出來的木板一般我們會說橫切面、徑切面和弦切面三種,(注意我們所說的色差不單單指顏色這一部分還有紋理等等),不同切面它們的紋理不同自然存在色差。

比方說一張電腦桌,桌面用的是橫切面,側板用的是徑切面或者弦切面,最後出來成品,你用肉眼就能看出它的紋理不順暢,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視角色差」。


3紅木拼板產生的色差

紅木拼板這個在大件的紅木家具上比較常見,拼板是個技術活。

如果家具需要拼板一般都會選用材質、材色、紋理相對一致的材料進行拼接,後續通過燙蠟和油漆工藝把這個色差消除(降到低點)。

但是如果選擇拼板的材料在材質、材色、紋理方面相差太大的,除非是掩蓋式的處理(就是直接覆蓋,不選用燙蠟、上漆這個透明式的處理),把整個都掩蓋住了,存在色差也無所謂了,反正表面的顏色都統一了。

4擺放位置所造成的色差

一件紅木家具擺放,一般來說靠近窗戶(光源)的部位在顏色上明顯比其他地方的說亮,這種是屬於陽光照射所造成的視覺色差,屬於正常現象。

紅木木材為多孔材料,不同部位的密度有所出入,不同部位吸收光線的多少不一,所以有著輕微的視覺色差合情合理,不屬於產品質量的問題。

5工藝所造成的色差

木料經過表面處理後,下一步通常會進行 表面漂白和素材修色,前者為了消除太過於明顯的色差,後者則是為了統一色差,兩個工藝都是為了減少色差。

再有就是進行 修色和擦色處理,這些工序都是為了讓家具的顏色統一起來,如果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或者處理不到位的話就很容易造成成品存在明顯色差的現象。

紅木家具存在色差不可避免,但是又不會存在太明顯的色差。


「殘缺也是一種美」,既然這樣,紅木家具的色差現象很正常,但是很多東西都很講究,我們常說「凡事都有一個度」,過了這個度就屬於不合理了,紅木家具的色差我們都會務必降到低點,不然也對不起這個價錢。

不管怎麼說,在尊重自然特性、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把握好工藝,處理到位,抓住每一個細節才是關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