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心理醫生,90歲寶藏奶奶:心情不好的時候,就讀讀這本書吧

斑馬讀書 發佈 2020-01-17T19:01:34+00:00

想和別人親近的時候就親近,想要聯繫的時候就聯繫,但同時,也要明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軌跡,每個人都市獨立而自由的個體,無論是同事、朋友,還是伴侶、孩子,「來則歡喜,去則放手」,這對彼此來說是最輕鬆的。

「我是個年輕人,我心情不太好。」

這句話,簡直是當代人的寫照。焦慮、恐慌、壓力、社恐……甚至有人調侃,現在沒點精神疾病,都不好意思出門。

更何況還有無措不在的販賣焦慮。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聲招呼都不會打」「月薪3萬,撐不起孩子暑假班」「30歲之前,實現財富自由」「看見別人的娃那麼優秀,我扭頭給孩子報了5個班」……每天被這些捶打,焦慮和恐慌如影隨形。哪怕知道只是有人在「販賣焦慮」,也忍不住惶恐不安:


我怎麼還沒成功?我是不是在混日子?是不是除了我大家都已經功成名就,只剩我自己還是個loser?又是一年沒對象,過年回家怎麼給父母交代?


「我好難啊」,甚至成了2019年的關鍵詞。

難在哪兒?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他那本著名的《自卑與超越》中提出,人生困難和問題,其實歸根到底,是三大方面的:職業問題、人際交往問題,和性別問題。

關於職業,從我們出校門開始,就不斷有人教導:你要實現人生價值,你要不斷成長,你要力爭上遊,升職加薪,你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如果你在職場半年都沒有成長,那麼就應該考慮離開了……太難了。

人際交往會好一點嗎?也並沒有,「社恐」簡直已經成了當代年輕人的通病,在熟悉的人面前動如瘋癲,在陌生人面前安靜如雞,連早上出門都要等門口完全沒聲音了才安心走出家門,避免跟鄰居打照面……

婚姻呢?似乎也讓人看不到什麼希望,「不行就離」,離婚率已經連續15年下降了。

太難了。

除了這些,還有滿世界都在告訴我們,要「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做更高效的自己」。

怎麼說,就是一種全社會、所有人包括你自己,都在鞭策著你往前跑的感覺。你不能自滿,不能停下來,因為「你努力的程度還不足以拼天賦」「比你有錢的人還比你更勤奮」,似乎必須一刻不停地奔跑、拚命,必須按照社會的觀點,長成所有人期待的樣子才算「成功」和「優秀」,才值得被愛、被接納、被肯定,才算人生不虛度。

如果你也正被這些「必須」和「不能」「高效」束縛得喘過不氣,那麼推薦你這本溫暖又治癒的小書:

《人間值得:90歲心理醫生寫給生活的哲理小書



放心,這不是一本心理學皇皇巨著,沒有晦澀難懂的專有名詞,也沒有戳心的販賣焦慮,讀起來,更像是一個上了年紀、很平靜的老太太在太陽底下跟你聊天的感覺。她的人生經驗娓娓道來,溫暖、踏實的感覺緩緩流進心裡。

生活的困難不會因此而消失,可是你從她這裡,似乎得到了源源不斷的力量,換一種視角看待工作、生活、朋友和家庭。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心理醫生中村恆子,90歲了,仍未退休。

在這本書里,這個擁有70年心理工作經驗的奶奶,把自己在工作和生活的經驗總結了出來,關於工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家庭,我們面臨的這些問題,恆子奶奶似乎擁有神奇的治癒力量。

當你覺得「我太難了」的時候,就讀讀這本書吧。


01.沒關係,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也是可以的

有個朋友調侃,自己上班就像《情深深雨濛濛》裡面趙薇去陸公館,「每次來到這個地方,我都心情不好」。

「要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要做能實現自己價值的工作」「我現在的工作,到底是不是我擅長的/能做出成就的/能實現理想的」……關於職場的書、文章,很多都在試圖把「工作」的意義定位到實現人生價值和自我成長。

這沒什麼錯,但也帶來了更多的焦慮和內心的折磨,我現在所做的,是對的嗎?

恆子奶奶卻認為:從本質上來說,人是為了生活而工作的。通俗地說,就是為了養活自己、養活家人而工作。

理想的工作就像中彩票一樣,可遇而不可求。

「當你工作時,就盡力去享受它,別想太多,也別賦予工作太多的意義。工作不過是為了養活自己,承擔起照顧家庭、贍養父母的責任而已。」

當你面對「為了什麼而工作」感到迷茫時,你就乾脆而果斷地告訴自己「工作只是為了賺錢養活自己而已」。這就是人為何要工作的根本。

所有,不要把自我價值全部建立在工作上,只要帶著「為身邊的人略盡綿力」的想法去工作,或許會更好。

飲食足以溫飽,有工作需要自己,這樣的生活,本身就是美好的啊。

至於「人生價值」「自我成長」的實現,人生路這麼長,閒暇的時候,慢慢思考就好。



02.你不是「必須幸福」,也不必與別人比較

你幸福嗎?這個多年老梗總能讓人「如鯁在喉」。除了「王子和公主永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似乎其他的時候,生活更多是一地雞毛。

可是在恆子奶奶看來,「幸福與不幸福的說法,並無太大意義。」

因為很多時候,幸福來源於比較——我比你收入高,我的房子比你大,我孩子成績比你好……

這樣的比較之下,你真的快樂嗎?

記得林志玲婚禮上,小S發酒瘋,事後解釋「只是想讓氣氛好一點」,新郎黑澤良平的回應讓人印象深刻:人生不需要做這麼太辛苦的事情。

讓人覺得溫馨而體貼。

恆子奶奶也說,無論你做什麼,只要自己喜歡就可以,如果以「別人做什麼,我也必須那樣做」,一定會變得辛苦。

「必須這樣做」「必須在30歲之前結婚」「必須有大房子」「必須……」一個又一個的「必須」和「應該」,都是在用別人的標準衡量自己啊。而且,當你背負著「必須」「應該」這些沉重的包袱艱難前行的時候,究竟真的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好,還是為了「看起來很厲害」?

不管是金錢,還是生活方式,對自己來說適度便好。

出人頭地的人生、沒賺到大錢的人生,有孩子、沒有孩子,大房子、小房子,普通車、豪車……如果只去和別人比較,那永遠沒有正確答案。

如果已經每天都感覺很痛苦了,那就別再強加給自己什麼,而是要告訴自己「這樣也是可以的」。

如果實在說服不了自己怎麼辦?

那就從自己的實際和能力出發,一點點去嘗試新的事物吧。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接納自己,把重要的事情作為中心,然後一步一步積極行動。


03.不要讓對未來的不安,毀掉你當下的生活

「總之,只要活著,人生總會有辦法的。能吃飽,能睡好,有一份維持最低限度生活的工作,一定沒問題。 即使有什麼不順心,也不要太在意。」

恆子奶奶總有一種一往無前的力量,踏踏實實地往前走。

其實很多關於焦慮的心理學書籍都揭示了這一點:人的不安和焦慮,大多數情況下,是因為對未來考慮太多。

對未來的不確定和焦慮,壓垮了很多人,那個深夜逆行被攔崩潰的小伙子,那個地鐵站里痛哭的銷售,都讓人心酸又感同身受。

而恆子奶奶認為:

大多數事情都會得到解決,人生只能笑著走下去。

人生的結果,不會馬上顯現。但是在每個瞬間,都有必須珍惜的事情。

即使再不如意,也不要讓自己的生活和家變得凌亂;

接連發生不順的時候,也不要停下腳步;

逆境的時候,按部就班地好好工作和生活,按照正常的步伐認認真真地去做,就會逐漸步入正軌,在不知不覺間走出低谷。

預測未來並做出相應的,適當的準備十分重要,但是你要知道,「你擔心未來解決不了的問題」,現在也解決不了。更何況,人大多數的煩惱,很多時候是把像「1」一樣的簡單事情,想到了「10」或「20」的複雜程度。與其擔憂未來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情,不如好好睡一覺吧。明天是新的一天,等你一覺醒來,新的想法、積極的角度,會讓你更有智慧和力量。


04.人生而孤獨,接受孤獨的美妙,享受生活的樂趣

恆子奶奶有家庭,有子女,有孫輩,但是她反覆強調:「人的一生基本上是一個人在生活」。

也只在每周日和兒子一家共度晚餐,平日裡不見面也不打電話。

在恆子奶奶看來,孤獨不是壞事,也不等於寂寞,只是一種自然的狀態。

所以,她不會因為害怕孤獨,就去迎合別人,或者對別人妥協,從而使自己痛苦不已。

「孤獨是一件好事」的立場,也讓她給周圍的人帶去了更多自由和歡樂,羨慕她的人越來越多。

因此,若想人際關係變好,就更應該珍惜一個人的時光。也許,這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事情。

享受孤獨並不是放棄和別人建立親密、可信賴的關係,而是你可以尊重內心去選擇。想和別人親近的時候就親近,想要聯繫的時候就聯繫,但同時,也要明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軌跡,每個人都市獨立而自由的個體,無論是同事、朋友,還是伴侶、孩子,「來則歡喜,去則放手」,這對彼此來說是最輕鬆的。

《人間值得》擁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讀完,是一種「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的信念感和力量感。

如果你覺得累了,如果你對生活失去耐心,對工作充滿無奈,對未來沒有信心,那麼請看看這本書吧。

最後想說:

願你眼中總有光芒,願你活出想要的模樣。

關鍵字: